張玲玲
摘 ? 要:當前高校為了配合教育結構的調整,專業教育由傳統的重理論轉向重實踐、重應用。這一調整能夠滿足如今快速發展的社會經濟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影視視聽語言課程是高校影視專業基礎理論課程。并且在影視制作中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為了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目前高校的培養模式不再受限于傳統的教學方法和考核手段。更注重培養學生獨立學習、創新意識與能力。對現有的考核手段和方式進行合理有效的調整以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
關鍵詞:創新;視聽語言;考試改革;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30-0223-01
當前高校為配合教育結構調整,將傳統的理論研究型高校向應用型高校轉型。盡力做到不放松理論的基礎上,加強實踐與應用。視聽語言課程作為影視制作的基礎內容一直以來都是被深受重視的一門基礎課程。隨著當前視覺表現領域的拓展,對其它視覺表現形式也有極大的基礎支撐作用。例如目前比較普及的宣傳片制作、娛樂節目制作、廣告設計、企業媒體形象設計等。因此在考核內容上需要針對綜合應用型高校的培養目標有所修訂。在考核形式方面也嘗試由單一模式的考核形式向多角度的綜合考核方式轉化。在理論的理解掌握上加入對理論的實踐與應用比例。考核對于課程的促進作用也將在考核改革之后有所凸顯。
一、對目前視聽語言課程模式的分析
應用型本科院校及綜合性大學的藝術專業學生與專業藝術院校學習特點有所不同。學生的學習狀態更加傾向于應用和實踐操作。而有別于藝術院校的學術性、藝術性的表現。單純理論性的課程設置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并造成了學生對基礎知識吸收轉化效率低的情況。而恰恰因為這樣的課程定位,以往影視基礎理論課程側重期末試卷的考核方式也存在弊端。試卷重點考察的是學生對書本知識的掌握情況,對理論與實際的關聯則放在實踐環節中解決。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實際問題不夠重視,只關心試卷的分數。考核結果也無法突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理念。理論課程只關注理論知識的考核對于目前強調應用型的專業發展也存在不足。現在依據近兩年學生的接受程度和改革經驗進行了循序漸進的改革。針對專業特點對考核內容、考核方式、考核時間進行較為深入的改革。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督促學生自主學習。充分發揮考核應有的反饋與引導、激勵作用。
二、創新型試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考試改革
1.針對綜合應用型高校的創新試點專業培養目標進行考核內容修訂。以往的考核內容是根據教材的內容和范圍為中心進行理論知識的考核。這樣使學生在上課和考試時容易產生惰性情緒。認為考核內容都在教材上,臨時準備就可以。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且淡化了知識的理解與應用能力。改革方案為針對本專業強調應用性培養目標,將考核內容改革為影視分析、討論和影視剪輯實踐操作等。著重考核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將考核內容由教材化向綜合化轉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考核內容涉及到教材外的實踐影視作品、新的電影剪輯與制作技術等內容。這樣做一方面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督促學生拓寬視野和學習范圍。另一方面讓學生的知識學的更靈活,考試內容由傳統的識記型向開放型變化,培養學生融會貫通,真正的做到學以致用。
2.改革為多種考核方式并存的多元評價方式。此前的考核方式單一。學生往往忽視了非常重要的學習過程。并且無法體現出學生的潛在能力,如對課程自主學習能力、理論知識到實際操作的轉化能力等。考核方式改革為體現應用與實踐能力的多元化形式。方式包括課堂抽查、小組討論、視聽操作實踐等。其中,課堂基礎知識抽查考核學生基礎理論知識掌握情況。課堂小組討論反映學生的分析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口頭表達能力。視聽實踐考核學生理論知識轉化、具體操作與實踐能力。三個部分從基礎、分析、實踐三個環節進行考核。系統考察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掌握情況。
3.凸顯對學習引導和促進作用的階段考試安排。以往的期末考試成績只能作為一個最終成績進行反饋。對于本門課程的學習并沒有促進作用。造成不能全面、客觀、準確的反映整個學習過程。改革之后,將平時成績比例提高,并且制定學習過程中的幾個重要考核點,通過階段性的考核時間安排,為學生提供改進學習狀態與方法的信息。也為教師提供調整和改進教學內容的信息。在教學中選取與講授知識點內容關聯密切的影視案例進行分析說明。然后針對案例進行場景復制。不但利用案例進行講解,還要補充進行實踐。這樣將練習和小作業分布在課程的過程中,通過每次的案例實踐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將其中幾次比較重要的環節實踐作為考核環節,以此強化學習過程。真正體現出考核價值。
總之,成績體現出的是教師和學生的雙方面收獲。對優秀成績的向往應該成為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一個有效手段。分數的激勵作用應該得到重視。得到低分數的學生往往會在之后的學習及考核中加大力度,努力追趕。得到高分數的學生往往由于得到鼓勵而越戰越勇。通過此次考試方法改革,爭取做到以考促學,以考驗學。考核結果更加公平、有效。并且充分發揮考核對學習的引導和促進作用。力爭做到教、學、考和諧統一,使學生對考試不抵觸、不恐懼,能考核出學生真正的學習情況和水平。在學與考的過程中,督促學生學習。體現考試作用,達到考試目的。
參考文獻:
[1]張澤一.以考試改革為導向,切實提高教學實效[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