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闖 王鶴
【摘要】 在通信網中,傳送網是一個承載網絡,在通信網中的每一類業務網的質量,均與通信網質量有關,對于傳送網,其規模大而分布廣泛,傳送網的網絡質量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所以,通過有效的方法來進一步優化傳送網的網絡質量,有著重大的意義。
【關鍵字】 傳送網 評價模型 優化方法
一、傳送網網絡質量評價模型
1.1評價模型要求
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與通信網的可靠性、網絡質量有著關聯。傳送網的服務質量影響著整個通信網的質量。傳送網的網絡結構十分復雜,服務質量因此受到不少因素的干擾。所以,評價傳送網的質量要做到全面、準確、量化,就需制定一個好的評價模型。而這個模型需要滿足以下要求:第一,對于模型來說,應對傳送網深入研究,從而找到影響傳送網服務質量的原因,同時,采用量化計算方法,從整體計算出傳送網的質量。第二,對于模型,應該結合有關的理論、網絡運維專家的運維經驗,來分析影響服務質量的因素,從而得出服務質量受哪些因素的影響情況,進而準確體現出傳送網的整體質量。第三,除了以上兩點,還應從網絡的規模、負載的情況、分布的地域等方面分析,即如何影響服務質量的評價,進而得到質量指標,再對不同規模和負載的傳送網實施質量評估與比較[1]。第四,對于模型中的每一種指標參數,可以選取一些較容易的方式,或者采用數學方法。
1.2傳送網質量評價模型
1.模型描述
以上提出了評價模型的要求,對于傳送網的網絡質量,有一個總體模型,即Q- a QRunning+(1-a)QConfigure。其中,QRunning代表網絡運行的質量指標。而QConfigure代表網絡配置的質量指標。a與(1- a)分別代表在整個服務質量中,網絡運行質量、網絡配置質量的權重。對于傳送網運行質量,包括運行質量、配置質量。而運行質量、配置質量[2],在傳送網運行過程中與服務質量的一些影響因素有關,所以,依據傳送網的特點,對因素進行量化計算。
2.參數分析
對于總體模型,包括運行質量、配置質量,其權值均需要在模型中計算得到,即結合傳送網的特點,利用專家法來確定這些參數。比如,從這個領域選取十名專家進行分析,由專家對其打分來研究。
3.模型特點
對于模型有以下幾個特點,其一,模型依據傳送網的特征,從網絡運行、網絡配置等兩個方面進行綜合分析,從整體對傳送網進行評價。其二,基于現有傳送網的評價指標,結合網絡維護經驗,不斷改進和創新現有工作指標,從而把指標的可用性提高了。其三,對于網絡模型的每一種參數,均采用數學方法,即在計算時,以網絡配置、運行情況為依據。在模型中,處理結果可以使用數學方法,這樣得到的結果更有可比性。
二、傳送網質量優化方法
2.1傳送網優化必要性與意義
對于傳送網來說,面對的環境極其復雜,受地理、氣候、人文等因素的影響。尤其中國的地域廣大、氣候不同、地質結構、人文環境也不同,導致網絡故障越來越多,另外,我國部分傳送網是給黨政軍、國家大型企業提供服務的。所以,一旦通信遇到障礙,會大大影響國家、大型企業的順利運轉。所以,對于各大運營商而言,要想辦法提高傳送網的服務質量。在傳送網運維領域中,大部分技術人員、專家對網絡維護積極進行研究、總結經驗,尤其對干線、本地網的某個方面進一步優化。這些方面具有一定的實用性,但是,從一定層度上分析,還有很多缺陷,尤其沒有對其進行詳細地分析;沒有理論的指導,取得很小的優化效果。所以,在網絡運行維護中,要實現高的網絡質量,需要采取一定措施[3]。
2.2傳送網優化方法
為了優化傳送網的網絡,從兩個方面開始著手,一是從網絡總體配置、拓撲結構等方面開始優化。從系統角度對其分析,這兩個方面屬于“面”的優化;二是優化傳送網的業務,從電路的角度對其分析,這屬于對“點”的優化。對于拓撲優化,從系統的角度進行優化的,也被稱之為“宏觀優化”;而對于業務優化,是從電路的角度進行優化,也被稱之為“微觀優化”。不論哪種優化,都要實施一定的方法來實現。
1.積極培養維護人員,確保傳送網維護隊伍的數量,一旦出現故障時,能夠及時分配人員進行處理,使故障歷時盡量最小。
2.通過加強網絡建設,來改善傳送網絡,并積累一定數量的資源,一旦發生故障之后,可以重新分配這些資源,確保通信工作的順利運轉。
3.對于一些重要的業務電路來說,需要有通道級、電路級的保護,這樣才能促進電路可靠性的提高。
綜上所述,通過優化傳送網,來提高傳送網的整體質量,這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最終實現網絡的連通性、傳輸系統、傳輸電路也得到優化。
參 考 文 獻
[1]金紅梅.哈爾濱本地傳輸網優化探討[J].通信管理與技術,2015, 1, 44-46.
[2]吳云峰;周和香.本地傳輸網的網絡優化[J].光通信技術,2013 (10), 35 -37.
[3]吳贊紅,李溢杰.電力光傳輸網規劃仿真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電信技術.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