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寒
2016年1月10日,山東黃金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山東黃金”)召開黨委常委會,研究通過《山東黃金集團有限公司“智庫”建設方案》,“智庫”建設正式拉開帷幕,標志著山東黃金以智慧引領的新時代即將開啟。
“要建立有山東黃金特色的智庫,通過借智借力提升科學決策的水平。” 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陳玉民說。
近幾年,黃金呈現風險資產特征,大幅波動成為“家常便飯”。尤其 2013年黃金價格的暴跌,給國內黃金行業帶來巨大的沖擊。
山東黃金積極總結經驗,反思教訓,認識到前期粗放式發展的模式必須進行改革。科學發展、制定前瞻性戰略和應對市場風險規劃需要發揮高端人才在企業決策中的作用,需要通過借智、借力提升科學決策的水平。
中國黃金產業來正處于全面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關鍵階段,招賢納士已成為形勢的迫切需要。
古德生和吳耀坤被請進智庫。
成立行業第一個智庫
古德生是何方神圣?
生于1937年的古德生是廣東省梅縣人,現為中南大學教授,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古德生歷任全國地礦類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中國礦業聯合會高級資政、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等職。他是我國著名的礦業工程科學技術專家,先后完成國家級與省部級重大科研項目31項,其研究成果多次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他是我國振動出礦技術和地下金屬礦連續開采工藝技術的開拓者,建立和發展了振動出礦技術與礦床連續開采技術的理論體系,被稱為“才足以教人,德足以潤身”。
據其家鄉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委宣傳部資料記載,古德生的少年時代還演繹過一段“傳奇”,彰顯出其愛思考、富才華的稟賦。14歲那年,在打谷場上,他饒有興致地琢磨著當時的腳踏式打谷機,并琢磨出了門道。他給縣農機廠寄去一張防打谷機傾倒且更省力的革新草圖,沒想到這方案竟然被采用了!廠方給他寄來了感謝信,并給予他3元錢的“重大”獎勵。
吳耀坤又是哪路豪杰?
生于1961年的吳耀坤可謂學界精英。曾經在中國山東礦業學院和中國中央煤礦研究所學習的他,1996年前往德國亞琛工業大學巖石力學專業,獲得博士學位。
吳耀坤曾先后擔任中國中央煤礦研究所巖石力學和微震監測方向研究員、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博士后研究員、ST有限公司和挪威巖土工程研究所合資公司的巖石力學專家顧問、薩德伯里Jennmar加拿大公司的巖石力學專家和工程副總裁職務,現為多倫多巴里克公司地下采礦巖土工程經理。到目前為止,吳耀坤已發表學術論文19篇,發明專利6項;于1991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項,并于1992年被中國煤炭學會授予青年科學獎。他在地下支護、錨桿設計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
現在,這兩位知名學者的共同身份是山東黃金 智庫的專家。
構建科技創新一張圖
“爭做國際一流,勇闖世界前十”,這是山東黃金集團有限公司十三五”的戰略目標。在這一宏偉目標下,山東黃金明確提出了“科技興金”戰略,繪就了科技創新的藍圖,拉開了新一輪創新驅動的序幕。
成立智庫之后,山東黃金又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努力做大做強“金”字號智庫,力爭形成有黃金特色的智庫體系和研究品牌。時機成熟。2016年7月12日,山東黃金在濟南舉行智庫揭牌暨專家聘任儀式,智庫正式成立。目前,山東黃金已初步引進了30余位海內外院士、專家、學者擔任智庫專家。
根據戰略規劃,“十三五”期間,山東黃金在科技發展上遵循“戰略引領、需求導向”的原則,堅持自主創新與持續改進并重,以“全面推進、重點突破、技術先進、效益優先”為戰略方針,以掌握礦業前沿核心技術為重點,以加強科研組織、加大科技投入、培養骨干人才團隊、開展重點科技攻關為舉措,以產學研及國際合作為保障,以增強集團礦業技術核心競爭實力為目標,通過健全集團科技投入、研發、轉化、應用的技術創新體制和機制,使集團自主創新能力和科技綜合實力不斷提高。
在這一戰略規劃指引下,山東黃金制定了具體而明確的科技發展目標。
根據“黃金業務板塊要‘做優做大、有色業務板塊要‘做優做強”的戰略部署,“十三五”期間的科技發展目標之一就是展開深井采礦系列關鍵技術的科技攻關,解決2000米內深井采礦所面臨的深井長繩提升、深井通風、深井充填及深井采礦過程中的高溫、地壓、巖爆等相關技術問題,為集團開發利用膠西北深部礦產資源打下技術基礎。
開展智能采礦技術研究與試驗,對采礦技術和工藝進行改進,引進大型智能化采礦、裝運設備,建設高速數字化礦山網絡系統。運用遠程控制技術,實現礦山遠程智能控制與調度,建成國內智能礦業示范工程,實現礦業技術產業升級。
開展金礦尾砂多級配細粒級膏體充填、全尾砂非膠結充填等技術與工藝研究,全面掌握高濃度尾砂充填技術與工藝,解決深井采礦的充填問題,成為行業技術的領導者。
在黃金大宗尾礦處理與綜合利用技術研究上獲得突破,在尾砂造田、尾砂建材、尾砂無害化農用等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使省內礦山全部達到綠色礦山標準,力爭成為大型無尾黃金礦山示范基地。
為確保集團“十三五”規劃目標的實現,在人才引進和培養上,集團一方面繼續堅持走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發展之路,繼續與國內大專院校、科研院所保持密切的科技合作,以戰略聯盟為框架,充分發揮智庫的作用,進一步提升企業人才的技術層次和創新能力。在此基礎上,積極探索新的高端創新型人才的激勵和保障機制,改善人才發展環境,為企業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打造良好的硬環境和軟環境。
逐步推進的智庫戰略
按照規劃,山東黃金智庫建立初期先設立3個分支機構:宏觀經濟研究組,重點關注世界和中國經濟走勢,關注全球礦業經濟走勢,開展房地產政策、房地產市場研究等工作,提出應對策略和建議;資本市場研究組,重點關注全球和中國資本市場動向,關注產融結合發展趨勢,開展相關的政策研究工作,提出應對策略和建議;礦業科技研究組,重點關注礦業、地產等行業內各領域的科技發展方向,研究并推廣與礦山企業地質勘探、采選冶、充填、機電設備等全產業鏈有關的科技成果。
為保證上述目標的順利實現,集團制定了具體的科技創新實施方案。
與此同時,山東黃金還積極參與國家重點科技支撐計劃,提高企業對前沿關鍵技術研究的層次和高度。對涉及礦業領域前沿的深部超深部探礦、深井采礦、智能采礦等關鍵技術課題,積極開辟國際化技術合作的道路,瞄準國際礦業前沿技術,充分利用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加強與國外礦業強國的技術交流與合作,縮小與世界水平的差距。
山東黃金的智庫是全國黃金行業首家省屬國有企業智庫,匯聚了宏觀經濟、資本市場、礦業科技等各領域眾多國內知名專家學者。相信它的成立有利于山東黃金整合內外智慧和思想,有利于觀念創新,打破固有的思維定勢和路徑依賴;突破自身資源和能力限制,拓展集團整合外部資源的立體界面;有利于加快實現自身發展的戰略目標,為打造行業領先、國際一流的現代化礦業投資控股集團提供了戰略性智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