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智彬?王明舉
摘要:溪洛渡水電站是列入國家“十五”規劃、經國務院批準立項的“西部大開發”重點工程,是我國“西電東送”的骨干電源工程,是中國第二、世界第三大水電站,總裝機容量1386萬千瓦;是中國長江三峽集團(以下簡稱“三峽集團”)開發金沙江的第一個項目,工程自2003年8月開始籌建、2005年12月正式開工建設,2007年11月順利實現截流;2009年3月開始大壩混凝土澆筑;2013年7月首批機組投產發電;2014年6月全部機組投產發電,成為國內繼三峽電站后,第二個電站出力超千萬的水電站。
關鍵詞:打造“四好”領導班子;創建“四好”典范工程
三峽集團溪洛渡工程建設部(以下簡稱“建設部”)黨委2004年組建,一直著力打造“四好”(政治素質好、經營業績好、團結協作好、作風形象好)領導班子。2005年川滇兩省領導提出把溪洛渡水電站建設成為西部水電開發典范工程的要求,三峽集團根據這一要求提出了“四好”(工程建設好、移民安置好、環境保護好、綜合治理好)的目標。通過不懈努力,建設部黨委2009-2011年連續三次被三峽集團評為“四好”領導班子創建先進單位,2011-2013年連續三次被三峽集團評為先進基層黨委;2012年9月,被國資委評為“中央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2014年6月,被國資委評為“中央企業先進基層黨組織”。2016年9月,獲素有國際工程咨詢領域“諾貝爾獎”之稱的“菲迪克2016年工程項目杰出獎”,成為全球21個獲獎項目中唯一的水電項目,這是繼三峽工程之后,三峽集團在水電工程建設管理領域再次獲得世界認可。
一、鑄理想信念之“魂”,提升引領駕馭能力
(一)堅持抓好政治思想武裝
建設部嚴格堅持黨委中心組學習制度,每年制定詳細的學習計劃,每月安排一個專題學習。堅持開展理想信念教育、群眾路線教育、黨性黨風黨紀教育,強化理論武裝,嚴肅黨內政治生活。集中專題學習研討由黨委委員輪流主講,做到全年學習月度有安排,季度有重點,確保各項學習任務落到實處。班子成員每年結合工作實際撰寫學習體會文章,并多次在三峽集團組織的征文比賽中獲一等獎。通過多種形式的學習,領導班子成員提高了綜合素質,提高了對工程建設的引領和對復雜局面的掌控能力。
(二)堅持開展理想信念教育
溪洛渡水電站具有“四高四大”(高拱壩、高地震區、高邊坡、高水頭、大地下廠房、大隧道、大洞室、大泄量)的特點,地下工程規模居世界之最,在許多方面與三峽工程有很大的差異性,技術復雜、管理難度大,安全生產的風險和各種挑戰始終如影隨形。建設部黨委始終堅持對全體建設者開展理想信念教育,使大家的思想認識統一到積極踐行“四個一”(建好一座電站、帶動一方經濟、改善一片環境、造福一批移民)的水電開發理念上,嚴格按照“規范、有序、協調、健康”的管理要求,攻堅克難,推動工程又好又快建設。
(三)堅持傳承弘揚三峽精神
建設部黨委一直把弘揚三峽精神、傳承三峽文化作為工程建設管理的核心,作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載體。在推進安全文化、質量文化、廉潔文化的同時,主導三峽企業文化與參建單位優秀企業文化、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的相互融合,實現黨建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相結合。堅持開展安全文化建設“六進”(進單位、進班組、進崗位、進工點、進工區、進家庭)活動,為建設本質安全型工地起到推動作用。制定《溪洛渡施工區質量文化建設方案》,取得“數字大壩”等多項成果。積極傳承三峽和諧文化,創造了和諧的施工區環境。
二、聚干事創業之“氣”,激發建設各方熱情
(一)充分發揮黨委的政治核心作用
溪洛渡工程建設部黨委一直堅持“圍繞工程抓黨建、抓好黨建促工程”,切實做到服務中心做工作,進入管理起作用,把黨組織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科學發展的優勢,在“參與決策、帶頭執行、保證監督”等各個環節,保證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三峽集團黨組的決議決定在建設部的貫徹執行。“一崗雙責”、“三會一課”制度貫徹執行到位,“四好”班子創建向4個黨支部延伸,推動“五好”黨支部創建活動,充分發揮了黨委的政治核心作用、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二)認真遵守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
堅持把民主集中制作為管理的重要體制和根本原則,這是溪洛渡工程建設部黨委的一貫堅持。建設部領導班子按黨委議事規則和行政工作規則辦事,形成了大事講黨性、講原則,小事講風格、講理解的良好風氣。嚴格執行“三重一大”決策制度,按照“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凡屬重大決策、重要干部任免推薦、重要建設項目安排和大額資金使用,都要實行集體討論決定,營造了干事創業、求真務實的良好環境,不斷增強班子的整體合力。
(三)嚴格遵守黨內政治生活制度
建設部黨委充分發揮黨內政治生活的教育、改造、管理、監督和凝聚作用。每年認真召開主題或專題黨員領導干部民主生活會,通過批評與自我批評,開展積極健康的思想斗爭。會前,通過召開多種形式的座談會,廣泛征求職工群眾、參建單位等各方面的意見建議;領導班子成員相互之間逐一談心,做到問題談開、思想談通、意見談透。認真撰寫和完善個人發言材料,開門見山、直奔主題,不談成績、只講問題,并深刻剖析根源,提出整改措施。會上,既擺出問題的癥結所在,更找出問題的主觀原因,還提出問題的解決辦法。
(四)逐步形成“大黨建”工作格局
建設部作為業主單位在現場的代表,需要全面協調好設計、施工、監理、供貨商、設備制造商和地方政府以及移民的關系,充分依靠參加各方力量有序推進工程建設。2005年,建設部黨委牽頭建立黨組織負責人聯席會議制度,形成加強聯系、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大黨建工作機制。建設部黨委把沒有黨政隸屬關系的各參建單位和地方政府,利用國家重點工程建設這個平臺,成立了溪洛渡施工區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將精神文明建設、文明單位創建與施工生產同規劃、同布置、同檢查、同考核、同獎懲。
三、筑勤政廉政之“基”,營造氣正風清局面
(一)深化群眾路線教育改進工作作風
建設部黨委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集團黨組十八項措施,提早謀劃、提早準備,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活動緊緊圍繞“轉變作風,凝心聚力,努力創建西部水電開發典范工程,為建設國際一流清潔能源集團作貢獻”的主題,以整風的精神聚焦“四風”突出問題,取得了提高認識、轉變作風、教育干部、推動工程又好又快建設的顯著成效,保證了中央方針政策和集團黨組決策部署在溪洛渡施工區的有效落實。
(二)努力打造能打硬仗的領導班子
堅持開展“三聯系”活動,黨委委員聯系支部、支部委員聯系黨員、黨員聯系群眾,加強思想疏導工作。班子成員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忠于職守,勤勉盡責。調查研究在一線,及時掌握第一手信息;解決問題在一線,對一線反映或發現的問題,明確責任單位或部門,形成重點督辦事項。建設部領導在星期天或深夜,時常到工地現場督促檢查工作或協調解決問題。
(三)長期狠抓黨風廉政宣傳教育
勤政廉政是我黨一貫的優良傳統,也是一個企業領導班子帶領廣大員工克難奮進、立于不敗之地的法寶之一。建設部黨委堅持開展黨風廉政教育月活動,按季度開展黨風廉政教育日活動。在廉政教育黨課上為大家算“政治、經濟、名譽、家庭、親情、健康、自由賬”,使黨員干部在思想上自覺樹立廉潔從業的信條。組織員工及來工地探親家屬赴宜賓漢王山監獄警示教育基地參觀,全方位防控廉潔風險。長期堅持開展廉潔文化“四進”(進班子、進工區、進崗位、進家庭)等活動,召開廉潔文化進家庭座談會,已經形成傳統。提出《樹廉潔家風,建文明家庭》倡議,鼓勵家屬當好廉內助。
(四)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
建設部黨委始終秉承“兩壩同筑、建壩育人”與“開發清潔能源、塑造清廉團隊”的理念,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黨委書記每年初與11個部門負責人簽訂《黨風廉政責任書》,建立上下共同負責的責任網絡。每年分年中、年末進行兩次考核,把考核結果與部門業績考核、與本人的經濟利益和干部任用推薦掛鉤。領導班子成員帶頭廉潔從業,自覺執行《領導干部和管理人員廉潔從業規定》、《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廉潔自律七個不準》,做到依法辦事、謹慎為人。制定并落實《溪洛渡工程參建各方依法經營、廉潔從業規定》,不斷增強全體建設者的廉潔自律意識。
四、用真抓實干之“功”,成就“四好”典范業績
(一)“工程建設好”創造多項成果
經過超前規劃,科學論證,11年的建設,工程比計劃實現了“截流、發電、竣工”三提前。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廠房洞室群,開挖質量被專家組譽為“精品”。特高拱壩在建設中運用數字智能管理系統,實現了“無縫大壩”的建設目標,獲得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頒發的水力發電科學技術特等獎。機電安裝超計劃完成了機組投產發電目標,創造了單座電站年投產12臺機組共924萬千瓦的世界紀錄。形成40余種標準化、規范化的優質施工工藝(工法)和施工技術總結,獲三峽集團多項科技創新成果一等獎。
(二)“環境保護好”受到多方贊譽
在工程建設中,切實落實環保“三同時”原則,配套建設了4座生活污水處理場和國內先進的骨料生產廢水處理系統,電站進水口分層取水,維持下游河道的原有水生生態環境。加強了沿江、沿路、沿洞、營地的凈化、亮化、綠化、美化工作,促進人與自然、工程與環境的和諧發展。動態監測結果表明,施工區擾動土地整治率、水土流失總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攔渣率、林草植被恢復率、林草覆蓋率等指標全部達到水土保持防治目標。法國大壩會議主席白納·大迪優先生也發出由衷的贊嘆。
(三)“移民安置好”穩步有序推進
電站建設征地及水庫淹沒影響涉及搬遷人口6.1余萬人。2003年3月啟動移民搬遷,施工區移民8272人(四川3855人、云南4417人)于2004年4月30日全面完成紅線內所有移民的搬遷并通過階段性驗收。本著“依法規劃、實事求是、科學合理、留有余地”的原則,兼顧兩省利益平衡簽訂移民投資包干協議,實事求是地解決征地移民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問題。經過三峽集團移民工作局與多方面的合作,庫區移民工作突破瓶頸,圍堰、庫區移民搬遷推進有序,移民生產生活已全部得到妥善解決,確保了工程按節點的順利建設。
(四)“綜合治理好”實現內外和諧
為加強溪洛渡工程施工區管理,經四川、云南省人民政府和三峽集團共同協商,成立了由涼山州、昭通市、三峽集團溪洛渡工程建設部共同組建的溪洛渡工程施工區管理委員會。委員會依據授權和職責,積極推進施工區治安環境整治;發展創新農民工“七統一”(統一用工、統一食宿、統一培訓、統一勞保、統一支付、統一體檢、統一表彰)管理模式,保障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在確保滿足工程建設需要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對地方開放工程建設專用公路,盡可能滿足地方車輛的借道通行,營造了良好的周邊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