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崖邊上的村莊——郭亮村

河南輝縣郭亮村位于太行山深處高200米的懸崖上。600年來,該村居民就靠720個臺階的“天梯”出入深山。郭亮村依山勢坐落在千仞壁立的山崖上,地勢險絕,景色優美,以奇絕水景和絕壁峽谷的“掛壁公路”聞名于世。這天塹之村與晉城市陵川縣古郊鄉昆山村交界,與錫崖溝相距不到10千米。
在未打通郭亮洞之前,要進郭亮村必得穿行太行大峽谷,走險峻崎嶇的天梯。這使郭亮村成為與世隔絕的山中村落。1972年,村內挑選了13名硬漢組成了施工隊,在他們艱苦卓絕的努力及全村老少的共同幫助下,用5年時間打通了一條長1 250米、寬6米、高4米的隧道。
郭亮隧道又稱郭亮洞掛壁公路、郭亮村絕壁長廊,是一條橫穿絕壁的長廊通道。郭亮絕壁與太行山斷層屬砂質沉積巖,硬度達到8.3級,整條隧道全憑手工打造,困難程度可想而知。在沒有電力、機械的情況下,十三條漢子用鋼釬、鐵錘,用力氣,用血汗,硬是鑿出了一條實現全村發展的出路。整條絕壁長廊蜿蜒盤旋,忽明忽暗,上下不一。有的洞壁整齊平坦,有的巉削凹凸。每隔一小段就會有鑿開的洞口,供人觀望洞外的奇特景致。
郭亮村事太行山中的明珠。這里到處秀峰突兀,石徑崎嶇,四季景色宜人。但郭亮村景區的發展是近十幾年來的事,雖非聲名顯赫,但親臨其境,必然會為其景、其人深感驚艷。

郭亮村的房屋依舊保持著明清時代的風格。石砌的房屋,幽靜的小院,房子錯落有致,石塊壘墻,白灰黏縫,木窗木門。最特殊的是那紅磚砌就的煙囪,在翠巒疊嶂的懷抱下顯得分外纖細精巧。這番景色讓人怎么也想不出位于海拔1 700米的高處。
如今,郭亮村現有83戶人家,共329人,村民大多姓申。申族先祖于元末時在南京做官,明初朱元璋清洗京都,將申氏家族發配到青海做苦役,途中申氏從山西逃離。全族幾百口人砸掉大鐵鍋,一戶分一塊鍋鐵,各奔東西,但愿來年能全族團圓,故稱“大鍋申”。當年一小部分申族人進入河南,躲進太行山中,隱居于郭亮村。多少年來,當地村民不論逢何災變,總是固守家園,遵循著祖先的遺訓。
站在郭亮村遠觀,從掛壁公路出來下山的路蜿蜒曲折。那矗立的絕壁,那屹立不倒的精神,永遠銘刻在當地人的心中。
來源:華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