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懷瑞
論國有企業會計監督體系的構建
李懷瑞
隨著全球經濟的不斷發生著巨大的改變,我國的經濟發展形式也隨之發生改變。國有企業作為我國重要的經濟支撐,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新時期國有企業同樣也面臨著會計及監督工作都發生著改變,過去的會計監督體系對于現有的國有企業已經不適應。國有企業應該對現有的會計監督體系進行研究,對于存在不足的地方進行優化改進,使會計監督體系能夠更加有效地保證企業的財會工作的開展。
國有企業 財務 監督體系
為了更好地推進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對現有的會計監督體系進行研究探討,總結其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不斷優化會計監督體系,保證國有企業的正常利益和財會工作的開展,使國家企業能夠在未來更為復雜的環境下繼續保持強勁的增長動力。
(一)會計監督制度不完善
現有的國有企業會計監督制度主要在過去幾年甚至是十多年制定的,在現有的經濟發展形式下制定的會計監督制度與國有企業實際的運營和管理以及涉及的財會工作的聯系程度較少,所以實際上只是有相關的監督機制存在但是并沒有發揮相應的作用。現在國有企業雖然不斷加強了對會計監督體系的重視,但是距離能夠保證會計監督體系發揮應有作用的程度還有一定距離,對于企業內的會計監督制度不匹配的問題沒有能力及時發現并解決。現有的會計監督制度對于財務工作的覆蓋不足,并沒有得到及時的更新和完善,所以取得的監督效果還有待提高。
(二)監督力度不足
為了保證國有企業的會計監督體系能夠在企業內有效發揮作用,企業一般是從內部以及外部來分別實施。但是國有企業對于內部和外部監督工作的認識不足,所以對于財務工作也只是采用簡單的監督工作。國有企業的管理人員通常認為會計監督體系的存在只能夠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而對于企業的管理和經營并不能起到什么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實施監督工作時并沒有注重實施的徹底性,很多時候只是要求簡單地完成相關的監督工作,并沒有對監督的結果處理和分析,對于企業工作的指導和安排并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甚至是阻礙了企業發現自身經營的不足進而解決相關問題。
(三)會計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國有企業的會計人員大多數都是在企業中工作了較長時間的員工,所以會計人員的數量一般較為固定,不會隨意發生變動,所以較為安定的工作環境造成了部門會計人員的工作態度較為懶散,工作積極性和熱情不高同時執行會計監督工作的能力不夠。由于國有企業的會計人員處在一個較為封閉的環境,所以對于一段時間內的經濟變化不能夠及時感知,對于會計監督體系不能夠做出相應的優化措施同時對原來的體系執行實施提升改進。再加上國有企業對于財會人員的培訓工作重視程度以及激勵機制的實施也不夠,導致企業內的財會人員長期不能夠提升自身進而帶動企業的會計監督體系能夠更有效地發揮作用。
(四)缺乏有效地披露制度
財務披露制度是國有企業的會計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門,同時企業內的財務信息進行披露可以確保相關的財務信息是真實有效的。沒有能夠對于國有企業的財務信息進行定期的披露,是現在會計監督工作沒有能夠有效發揮作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國有企業沒有定期對于企業的財務信息進行披露,不僅造成了企業財務的不透明,同時會計監督工作不能夠獲得真實可靠的財務信息,甚至部門企業因為信息不真實導致企業的會計監督工作失效,沒有能夠發現企業存在的問題,在長期積累后問題突然暴露而企業缺乏相應的解決辦法,對企業的正常運營和管理都造成了較為惡劣的影響。財務披露制度不健全同時也影響了在企業范圍內的財務信息流通和財務工作行為的監督,對于企業內各部門的工作并沒有起到推動作用。
(一)完善會計監督制度
有效地會計監督制度對于國有企業的會計監督體系的構建與實施十分重要,所以要想在國有企業中發揮會計監督體系的作用,需要在完善相應的會計監督制度。對于缺乏會計監督制度的企業,相應制度的建立需要企業領導、財會人員以及各部門的管理人員共同來制定,不僅需要保證該會計監督制度能夠有效地推進會計監督工作的實施,還能夠系統有效地將企業各部門工作聯系起來,將會計監督的范圍從財務方面擴大的各部門的工作上面,促進企業發展為一個整體來增強自身的競爭能力。對于已經有了但是不夠完善的會計監督制度,同樣需要根據企業現有的經營情況以及整個行業的發展需求來對會計監督制度進行完善,確保相關的機制能夠在工作中發揮監督作用,并對不適用于企業發展的部門及時去除,確保會計監督機制貼近企業的工作。會計監督機制對了對于企業的財務工作進行監督以外,還需要對制度本身進行監督,定期對該制度進行整理完善,確保能夠符合各個時期的企業發展情況。
(二)加強對內、外部監督力度
為了實現會計監督體系應該發揮的作用,國有企業需要依照相關的會計監督制度來實施監督工作,彌補以往監督工作中出現的實施力度不足的問題。國有企業需要對會計監督工作進行相應的研究,改變以往的混亂的監督模式,實施分為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新型監督模式。在內部監督工作上,企業需要對企業中的各個部門的責權都進行具體的劃分同時要加強對經營者的監督,確保企業的運營和相關財務都是真實并且符合規定的。在內部監督當中還應該加入對債權人方面和稅務方面的監督,使財務監督的范圍更加全面同時獲取的信息也更加真實。而對于外部監督則需要結合財政部門、國家審計部門以及對國家資金的監督等來實現,不僅可以依靠企業自身來完成相應的監督工作,同時也可以利用相應的外部手段來實現對企業的財會工作的監督和管控。
(三)對會計人員加強培訓教育
要想有效地構建并實行會計監督體系,國有企業中的會計人員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所以需要加強對會計人員的重視并提升會計人員的工作能力。企業需要根據會計人員的現有財務知識和能力不足的問題,為會計人員參加相關的財會培訓提供條件,系統地學習現有的財務知識和相關的財會法律法規,并在相關的學習中提高財務相關的工作能力,在提升自身工作素質和能力的同時也規范了相應的工作行為,實行會計監督工作時也更容易發揮作用。企業除了對財會人員的工作能力要有相應措施來提高以外,還需要通過相應的激勵機制來促進企業會計監督體系能有效地發揮作用。激勵機制需要對及時在監督工作中有相應貢獻并表現良好的員工進行獎勵,并對表現不良并存在違規現象的員工進行處罰,通過這些獎懲手段來提高會計人員的工作熱情與工作積極性。
(四)完善會計披露制度
國有企業需要完善會計披露制度,這對于構建企業的會計監督體系十分有效。完善會計披露制度并實施,可以對企業中各個部門的工作以及財務情況進行真實有效地披露,這對于企業中流通并使用的財務信息可以有明顯的保證。完善披露制度并建立相應的信息平臺,可以控制會計監督的信息的來源,在財會人員對相關的監督結果的分析處理下,可以及時解決企業各部門的存在的不足并做出相應的工作調整,使企業的運營和管理都朝著更加合理的方向發展。
(作者單位為晉中市陽煤揚德煤層氣發電有限公司)
[1] 吳晨菲.國有企業會計監督體系的構建研究[J].商品與質量,2016(11).
[2] 劉錦樂.企業會計監督體系構建研究[J].中國經貿,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