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宏 劉京華
市級供電公司精益化配農網物資供應管理研究
常 宏 劉京華
近年來,一方面外部經濟環境逐步趨嚴,物資供 應商資金鏈斷裂風險概率增大,帶來無法正常履約問題;另一方面地市公司電網投資不斷增長,基建、技改、配農網工程項目物資需求逐年上升。為保障配農網物資有序、及時供應,探索物資供應精益化管理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同時加強與項目需求單位、物資供應廠家的協同管理工作,確保物資供應工作按時按需完成;加強供應計劃內部管控工作,提高物資需求部門重視程度,保障物資供應工作的有序開展也極為重要。本文就深化配農網物資應用,促進配農網物資供應精益化管理展開了研究。
精益化 物資管理
(一)配農網物資供應管理現狀
配農網工程項目需求逐年增大,一方面供應商履約率不高,另一方面配農網工程具有數量多、建設周期短、物資需求大、工地分散、工期緊等特點,導致地市公司物資供應壓力較大。因此急需提升物資供應管理方法,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促進物資有序、穩定供應。
(二)精益化供應管理目標
配農網物資供應保障精益化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針對公司內各類配農網項目涉及物資,通過建立精益化管控機制,實現物資專業化、集約化、精益化的管理目標;二是加強綜合協調管理,有效銜接項目單位物資需求信息、供應商生產信息、物資管理部門采購供應信,形成物資全供應鏈上下游信息聯動機制;三是積極開展配農網物資供應商寄存業務與驗收業務,提升物資供應及時性與質量保障水平。通過分級負責、監控預警等手段,實現物資合同履約完成率100%。
泰州供電公司針對配農網物資供應管理的新形勢,不斷探索物資供應管理新模式,創新做法,建立精益化物資供應保障機制,全面提升公司物資供應保障能力。
(一)“季度控制、月度調整”集中管控機制
為保障配農網物資有序供應,避免協議庫存不能均衡執行以及訂單集中下達導致的供應商產能飽和,通過建立配農網物資全業務流程管控機制,預測計劃適度超前綜合計劃、執行計劃緊密關聯下達計劃、供應計劃直接對接生產計劃,“執行保障配農網物資計劃季度控制、供應計劃月度調整”,強化“動態跟蹤、集中協調、統籌調配”過程管控,制定配農網物資供應工作規范,確保配農網物資“計劃合規、排產合理、供應有序”。
對于配農網大宗物資來說,此類物資標準化程度較高,通用性較好,按照省公司統一部署,采用供應商寄存業務模式。項目需求部門(單位)根據寄存儲備物資目錄、農配網年度投資和項目執行進度需求,以及現場施工許可、征地賠償、土建施工進度、停電施工計劃等不確定性客觀因素,年初編制年度寄存物資需求計劃,每月編制月度寄存物資需求計劃。
對于其他配農網周轉物資,主要采取實物儲備的方式,存儲地點為周轉庫和縣周轉點,并按各單位全年配農網物資年度投資規模和季度資金執行需求按季度上報配農網物資需求計劃。
(二)“兩個現場”動態管控機制
“兩個現場”動態管控機制是以每月召開的省、市、縣三級供應計劃審核會為抓手,定期組織人員去項目工程施工現場需求和供應商生產現場情況進行協調對接,開展物資供應履約協調,確保物資供應計劃能夠滿足“兩個現場”(項目施工和供應商生產現場)的需求。
供應計劃履約協調工作流程,履約協調人員依據同業對標考核內容,從系統中導出每月需維護的供應計劃物資條目進行跟蹤、維護,并收集公司物資供應環節存在問題的物資,進行協調處理。
對于重點物資,履約協調人員根據工程里程碑計劃和現場實際需求,組織需求單位、供應商按照不同類別物資的合理生產周期,及時落實物資供應計劃,形成《物資履約跟蹤記錄表》;組織供應商編制圖紙交付、備料、關鍵工藝點、出廠試驗等關鍵節點時間計劃,及時跟蹤和核實供應商生產進度,及早發現和解決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對于存在問題的物資,通過電話催交、現場協調會、供應商約談等形式進行問題協調,填寫《履約協調記錄單》簡要描述問題的出處和關鍵信息,詳細記錄協調過程,每周至少進行一次跟蹤記錄。對市公司無法協調處理問題,通過調配平臺上報省公司,并根據問題嚴重程度及時通過電話、郵件、書面報告和當面匯報等形式向省公司領導匯報。
(三)物資到貨驗收監督機制
泰州公司結合自身管理現狀,優化物資到貨驗收流程,針對不同類型的送貨方式,嚴格執行物資驗收“兩單四簽字”制度,建立了有效的物資到貨驗收監督機制。
對于配農網通用物資,一般送貨到倉庫,倉庫人員負責物資交貨數量和外觀驗收,并及時組織物資需求單位、供應商等相關單位進行物資開箱驗收,驗收無誤后將物資進行ERP系統入庫,并要求項目單位、物資部門驗收人員和主管分別在《貨物交接單》和《到貨驗收單》上簽字蓋章。
對于送貨到現場物資,貨物送達現場后,物資需求單位負責組織物資中心、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及供應商進行到貨驗收,驗收合格,項目單位、物資部門驗收人員和主管分別在《貨物交接單》和《到貨驗收單》上簽字蓋章,并將物資進行ERP系統入庫。
(一)存在問題
1.供應商產能不足嚴重制約供應效率。隨著物資需求量逐步增長,尤其是配農網物資需求數量大,現場變更頻繁,交貨期又相對集中,供應商產能難以滿足項目現場的物資需求,導致物資延遲交貨的現象時有發生,嚴重制約物資供應的工作效率。
2.供應商資金鏈斷裂,導致物資無法按期履約。供應商由于自身資金鏈斷裂,導致物資無法按期履約情況時有發生,且呈上升趨勢,如何規避該風險尚無特效方法(寄售物資種類無法全部覆蓋公司所需配農網物資),對物資100%及時供應造成影響。
(二)改進措施
物資供應的時效性關乎電網工程能否按期投運,在新形勢、新環境下,泰州公司將按照“物力集約化、服務專業化”的工作要求,統籌全省資源,進一步提升配農網物資供應保障能力、應急服務水平和物流服務水平。
1.物力集約化方面。一是推進倉儲網絡建設,實行倉儲“一體化”管理模式;二是建立集體倉庫物資規范化管理監督機制;三是通過引入物聯網、移動互聯等技術手段,試點開展現代物流技術在物資供應中的應用,提高物資供應保障能力。
2.服務專業化方面。一是提升主動配送服務水平,主動響應物資需求配送運作機制,保障項目物資的準確性、時效性。強化季度控制、月度調整的常態化工作機制,統籌運用主動配送、自主領用、供應商配送與第三方配送等方式,監控配送全過程,全局掌控配送狀態,強化供應商交付物資運輸管控;二是進一步加大基層物資人員培訓力度,提高業務技能水平,有效提升物資隊伍整體素質,確保系統應用操作準確。
為適應國網公司、省公司精益化管理要求,泰州供電公司立足供應鏈全過程管理優化,以“創新、突破、規范、高效”為總體要求,從集約化、專業化、信息化三個方面全面深化物資管理,拓展管理范疇,發揮管理職能,完善管理流程,提升工作標準,強化考核措施,防范管理風險,建立了精益化物資供應保障機制,有效提高了泰州公司配農網物資供應保障能力。
(作者單位為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泰州供電公司)
[1] 聶衛國.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物資管理辦法[D].暨南大學,2012.
[2] 陳瑜.浙江電力運維物資集中供應模式研究與應用[D].華北電力大學,2014.
[3] 安曉東.優化電力企業物流管理問題研究[J].管理觀察,2008(6).
[4] 胡新艷.淺議電力企業基建物資管理[J].現代經濟信息,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