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加鋒
摘 要 產值利潤率與貢獻率之間不成正比,工程責任落實不到位,豆腐渣工程、偷工減料現象頻發。建筑行業實行"營改增"稅制的目的在于合理減稅,促進建筑業行業技術、設備以及資產更新改造,激發建筑行業發展潛力。本文將對建筑企業"營改增"稅制實施以后產生的影響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就如何進行有效的控制,談一下個人的觀點和認識,僅供參考。
關鍵詞 建筑企業 營改增 影響 對策
營改增稅制實施以后,對建筑行業企業產生的影響非常的大,不僅影響稅負,而且對資金管理、工程管理以及會計核算等產生較大的影響。在新稅制實施過程中,建筑企業應當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積極適應和應對,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一、營改增稅制實施以后對建筑企業產生的影響
(一)影響建筑企業稅負
以某建筑企業2015年施工模塊收入、成本信息數據為基礎進行測算為例,若按11%進行計算,企業應當繳納的增值稅額4062.41萬元,其中可抵扣進項稅額為2098.63萬元,建筑企業應當繳納的增值稅為1963.78萬元,不考慮附加稅種,則繳納增值稅在原營業稅經營收入中的占比4.79%。通過對比分析當前的建筑企業實繳營業稅,則需交稅1229.80萬元,建筑企業流轉過程中的稅負增加59.68%。由此可見,按照11%的稅率進行稅改,可以有效提高建筑施工企業稅負。營改增稅制實施以后,對建筑企業不僅會產生稅負影響,而且絕大多數的建筑企業會因稅負的增加而負擔增大。
(二)影響建筑企業工程管理
第一,對投標工作產生的影響。作為價外稅,增值稅不包含在工程造價之中,建筑施工企業在投標文件編制過程中,不可按照現成定額、工程量清單報價,將其換算成不含增值稅的工程量,然后再逐項與增值稅率相乘,最后計算金額則為含增值稅投標報價。
第二,對建筑企業物資采購產生的影響。在此過程中,會對供應商的規模進行審查,比如甲方供應材料是建筑企業適應新稅制的常見方式;采購零星的輔助材料時,如何獲取增值稅專用發票。
第三,對成本歸集產生的影響。企業成本歸集能否與所得稅產生關系,改征增值稅以后,與流轉稅的增值稅密切關聯,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業管理難度。此外,營改增以后還會對工程建設進度、合同等產生影響。其中,工程進度決定了建筑企業增值稅銷項稅金,同時也對其應收賬款產生一定的影響;合同條款中約定的增值稅銷項發票提供時間,何時支付工程款等,均關系著增值稅額。
(三)影響建筑企業會計核算
第一,對核算方法產生一定的影響。增值稅與作為價內稅的營業稅存在較大的差別,因其是價外稅,所以會計核算會發生較大的變化。對于增值稅納稅人而言,通常包括一般、小規模兩種納稅人,在具體核算過程中差異較大。
第二,對財務指標產生影響。由于價內稅與價外稅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會造成財務指標出現變化。比如,成本、收入指標、固定資產額以及存貨金額等降低,導致存貨、資產周轉率以及產值利用率等財務指標發生變化。
第三,對發票管理工作產生影響。在傳統的營業稅稅制實施過程中,發票管理難度并不大,相對而言,因增值稅專用發票能夠用以抵扣,需由稅控機開具,而且必須有抵扣認證期限,發票管理過程中需有嚴格的規定。
二、營改增稅制下的建筑企業發展策略
基于以上對當前建筑企業營改增過程中的影響和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筆者認為要想減少影響,適應新稅制,并且實現建筑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聯動起來,降低稅負
第一,加強招投標管理,認真編制投標預算。在投標過程中,營銷部門應當嚴格編制標書,綜合考慮采購、能夠獲得抵扣進項發票,這些因素均應當綜合考慮。工程項目不同,施工地點不同,實際稅負均存在較大的差異,應在編制投標預算過程中留出一定的利潤空間。
第二,做好合同評審以及簽訂歸納規則。承包合同簽訂過程中,應當在質量、資金以及進度和結構等條款外,還要明確增值稅發票開具時間,開具何種形式的增值稅發票;同時,還要表明“甲供材”、設備的形式以及付款方式。在此過程中,若有使用不同增值稅率的事項,需分別約定;在此過程中,可約定了制作加工以及安裝金額,便于按照17%、11%增值稅率對銷項稅額進行計算。
第三,統一采購制度,嚴格審查分包合作方。首先,應當建立統一的采購制度,優化一般納稅人。建筑企業可統籌建立物資采購部門,從中選出一般納稅人作為材料供應商,這有利于提高企業可抵扣進項稅額。傳統模式下,主要從價格視角考慮,目前則從成本降低、稅負降低等視角綜合考慮,從中取得平衡點。其次,管理部門應當重新審視和優選分包合作方。實踐中,我們可以建立分包方名錄庫,切忌僅憑人脈選擇分包方,并且對其實力、資質以及信譽等進行認真分析。在此過程中,應當杜絕資質較差的分包方,因特殊原因必須分包的項目,也需留足稅費和獲利,然后確定結算價格,從而使營改增稅負得以消化。
(二)加大工程管理力度,減小增值稅負
實踐中,杜絕出現掛靠形式,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應當一視同仁,歸集成本、收入以及增值稅。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也是增值稅改革的益處,對市場規范化以及公平競爭有利。同時,還要加大成本管理,對進項稅發票進行歸集、管理。成本管理密切聯系流轉稅,建筑企業應當加強成本管理稅收籌劃。建筑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的材料費、人工費以及機械設備費等,均應當進行及時的歸集,獲得可用于抵扣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對工程進行科學量化也非常的重要,營改增以后不再向工程建設方報工程量,以免增加增值稅報銷項。同時,工程成本應當與收入匹配,這樣才能減小增值稅額,從而使工程利潤在竣工決算過程中繳納。采用該種模式,可以后移納稅時點,這有利于節約資金成本。
(三)采取有效措施應對會計核算變化
營改增以后,建筑企業財務管理難度更大。從整體上來看,建筑企業應做好兩個方面的財務管控工作,即加強會計核算、管理好發票。
第一,加強增值稅會計核算。財務人員一般對營業稅較為熟悉,對增值稅知之甚少。針對這一問題,筆者建議加大培訓教育力度,為財務人員創造溝通交流的機會和平臺,既要走出去,又要引進來。
第二,管好發票。建筑企業財務人員應對掌握好新稅制下的會計核算、增值稅納稅以及專用發票管理等方面的內容。需注意一般納稅人與小規模納稅人之間的區別,前者需注意使用范圍、稅務部門規定以及抵扣增值稅專用發票認證期間,以及可抵扣進項稅額的票價等。發票使用量比較大的建筑企業,應當提前申請領購新增發票,以免影響企業發展。同時,建筑企業應當嚴格控制增值稅專用發票,明確開票程序,確保發票合理應用。
三、結語
營改增新稅制的實施對建筑行業產生的影響非常的大,在當前形勢下,建筑企業應當立足實際,積極適應營改增新稅制,不斷提高企業內部財務管理水平;同時,還要不斷完善企業發展機制,改進管理制度和模式,主動迎接新稅制,并以此為契機來規范和強化內部管理。通過本次稅制改革,期待能夠對建筑行業魚龍混雜的局面進行一次徹底的清理,使建筑市場更加的規范,這有利于建筑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為哈爾濱市鐵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叢日爽.淺談“營改增”對建筑企業的影響分析和對策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6(04).
[2] 王梅.“營改增”對國有建筑企業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