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華
【摘 要】本文對交通運輸專業《民航概論》課程當中機場跑道小節的教學進行了系統設計,分析了機場跑道的教學內容與目的,闡述了機場跑道的教學重點與難點,介紹了教學設計的思路,研究了機場跑道的詳細教學過程。
【關鍵詞】交通運輸專業;民航概論;機場跑道;教學設計
1 教學內容與目的
1.1 知識層面
了解機場跑道的形狀、功能、構成、分類,掌握機場跑道的多種標志、機場跑道的參數設置,理解跑道的數量要求及布置形式。
1.2 能力層面
通過討論跑道方向設置問題和多條跑道的布置問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利用機場跑道的知識,分析和解決機場跑道設計過程中的實際難題。
1.3 認知層面
認識到跑道是機場工程的主體,機場的構形主要取決于跑道的數目、方位以及跑道的相對位置。以機場跑道為認知切入點,對機場系統的脈絡有一個清晰的把握,為以后在機場工作奠定理論基礎。[1]
2 教學重點與難點
2.1 教學重點
跑道方位,跑道長度,跑道寬度,跑道平整度,跑道粗糙度,跑道坡度等。處理方法:重點講解;啟發主動思考;提供學生參與機會。
2.2 教學難點
跑道的參數要求及設置;多跑道的布置形式。處理方法:根據學生反映,把握講解速度;結合多媒體課件;利用提問方式,隨堂檢驗學生掌握程度。
3 設計思路
3.1 設計要點一
通過導入飛機沖出跑道的視頻,一方面有助于引起學習興趣;另一方面通過介紹沖出跑道的不安全問題,使學生體會跑道對于飛機起降的重要性。設計依據:創設問題情境,引起注意和好奇心理,是進行有效學習的重要因素。
3.2 設計要點二
利用飛機模型演示跑道的功能,通過生動形象的跑道圖片分析機場跑道的系統結構。在完成機場跑道的主體工程和附屬區域展示之后,引導學生對跑道的種類和跑道的標志進行歸類,從而完成從直觀感覺到認知水平的升華。設計依據:注重對原有知識的重新體認,對認知結構的重塑和提升。[2]
3.3 設計要點三
跑道方位問題和跑道布置形式問題的解決過程都遵循了“實際問題—分析討論—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通過這種方式的教學,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利用已有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設計依據:授課過程不僅要傳授知識,而且要注重能力的培養。
4 教學過程
4.1 提出問題,導入本課內容
觀看一架小型民用飛機著陸滑跑過程中沖出跑道的視頻。提出飛機為什么會沖出跑道?要想回答好這個問題,就需要學習機場跑道的相關知識。利用多媒體視頻,介紹問題背景,用問題激發學生興趣。
4.2 分析跑道的功能及組成,利用飛機模型進行形象演示,利用課件中生動形象的機場跑道圖片分析機場跑道的系統結構
機場的跑道直接提供飛機起飛和著陸的運轉場地。飛機在起飛的時候,必須先在跑道上進行起飛滑跑,邊跑邊加速,一直加速到機翼上的升力大于飛機的重量,飛機才能離開地面,實現起飛。飛機降落時速度特別大,必須在跑道上邊滑跑邊減速,飛機才能逐漸停下來。所以,飛機對跑道的依賴性非常大。如果沒有跑道,地面上的飛機無法上天,天上的飛機無法落地。因此跑道是機場上最重要的工程設施。一條完整的機場跑道,它是由長方形的機場跑道主體工程以及跑道的附屬區域組成,其中跑道的附屬區域可以分為三個部分:(1)跑道道肩;(2)跑道安全帶;(3)凈空道。[3]
4.3 機場跑道的分類,用對比講解和圖示的方式,對機場跑道的種類進行歸類
通常情況下,我們根據飛行的近進程序和助航設備的不同,可以把跑道分為非儀表和儀表跑道,非儀表跑道,沒有任何儀表引導設備,只能靠目視進行飛行,這對飛行員的駕駛技術要求比較高。儀表跑道根據助航設備的不同又可以分為非精密近進跑道和精密近進跑道,非精密近進跑道裝有提供飛機方向引導的助航設備,精密近進跑道不但裝有提供方向引導的助航設備,還裝有提供下滑引導的助航系統。
4.4 介紹跑道的主要標志,以接地帶標志為切入點,闡述引言中飛機沖出跑道的一個重要原因
為了讓飛機安全、便利的起飛和著陸,跑道道面都會設置若干白色醒目的標記,我們把這些標記稱之為跑道標志。按照機場跑道道面標志的分布秩序,逐一進行講解。
4.5 分析跑道的參數要求及設置,從跑道的方位角度揭示飛機沖出跑道的第二個重要原因,以數字的形式標注重要機場跑道的基本尺寸。
跑道的性能以及相應的設施決定了什么等級的飛機可以使用這個機場,而跑道的性能主要取決于跑道的參數。跑道參數主要有三類。(1)跑道的方位,跑道的方位應盡量與當地常年主導風向一致,最大限度的利用好主導風向。一般選定跑道方位是采用風玫瑰圖法;(2)跑道的基本尺寸,基本尺寸主要指跑道的長度與寬度;(3)跑道的道面參數,跑道道面需要一定的平整度。跑道除了平整度,還需要一定的粗糙度,以增加跑道的摩擦特性。跑道橫向應有坡度,并且應當盡量采用雙坡面,以便加速道面的排水。
4.6 進行跑道數量的需求分析以及多跑道布置的可行性探析
運輸量比較小,且常年風向相對集中的機場,只需一條跑道。運輸非常繁忙的機場,則需要兩條或多條跑道。多條跑道有幾種布置形式:第一種是平行布置;另外一種布置形式是交叉布置或V字形布置。講授與互動式方法相結合,對跑道的交叉布置和V字形布置進行課堂討論,分析這種布置形式是否會發生飛機碰撞。[4]
4.7 通過小結,概述本節課內容,并布置作業和預習任務
本節課通過引入飛機沖出跑道的實例,學習了機場跑道的功能、構成、分類;介紹了機場跑道的標志,分析了機場跑道的方位設置、基本尺寸、道面特性,最后集中闡述了跑道的數量和布置形式,從跑道設計的視角全面揭示了飛機沖出跑道的具體原因,本節課涉及到的機場跑道的知識和方法是進一步分析和研究機場系統的基礎。最后布置思考題與作業題:(1)跑道長度設置的影響因素有哪些?(2)增加跑道道面摩擦系數的方法有哪些?(3)擴建機場跑道需要考慮哪些因素?通過課堂總結,讓學生對本節課內容形成整體認識。
【參考文獻】
[1]岳瑞鋒.北京市高校第五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最佳教案[Z].百度文庫,2010.
[2]劉得一,等.民航概論[M].中國民航出版社,2013.
[3]汪泓,周慧艷.機場運營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4]趙洪元.機場規劃與管理[M].北京:中國民航出版社,2010.
[責任編輯:王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