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婧
【摘 要】針對《企業財務會計》中“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核算”這一單元的第一小節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初始計量,從教學分析、教學策略、教學課程和教學反思四個方面進行說課設計。
【關鍵詞】財務會計;交易性金融資產;說課
1 教學分析
1.1 教學內容分析
企業財務會計(上)是會計專業的核心課程,它上接會計職業基礎,下啟企業財務會計(下)。學生通過上學期“會計職業基礎”的學習,對會計核算的賬戶設置、借貸規則以及會計語言的表達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對具體的經濟業務的處理一知半解。而企業財務會計正是按照具體的經濟業務分項目闡述的。
本節課節選用《企業財務會計》(張衛平,李坤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項目二任務一。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核算屬于企業財務會計(上)授課計劃中較為重要的一章,它開啟了學生對股票投資和債券投資的認知。在授課安排上,交易性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到長期股權投資,知識難度由淺入深,與學生的理解接受能力相符。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初始計量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它的概念和劃分條件,初始入賬成本的構成和賬務處理。
1.2 教學目標分析
學生通過這一課時的學習,要能達到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明確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概念及劃分條件;2)懂得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初始入賬金額的計算以及賬務處理。
能力目標:1)能夠劃分金融資產;2)能夠讀懂交易性金融資產的相關原始憑證并從中提取有效信息。
素質目標:1)激發學生學習金融資產的興趣;2)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3)培養批判性思維。
1.3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的重點在于讓學生對資產的取得成本有深入的認知,并明白資產初始計量的賬理。
教學的難點在于初始計量時交易費用的處理,和支付價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的處理。
2 學情分析
本門課程是為我校會計專業學生大一下學期所開設,通過對所教授班級的學生的問卷調查我了解到,他們在學習會計的專業課時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生搬硬套。由于不理解會計準則的內容只能強行記憶,做題時生搬硬套會計分錄;
二是,缺乏思考。按“章”做事,缺乏對會計準則的思考,知其所然,不知其所以然。
三是,一知半解。對每一節內容的把握是零碎的,沒有形成一個知識網絡體系,對相關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缺乏清晰的認知。
這些學習的困惑追根究底源自對企業經濟業務活動的不了解,對準則的把握也僅限于表面的熟記。他們說出了自己在學習會計的困惑,同時也表達了對學好會計的強烈意愿。做一名高素質的技術技能型會計人才就是他們當初選擇會計專業的初衷。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正是以此為解決學生這些困惑出發點來進行的。
3 教法、學法
本節課主要采用任務驅動法,輔以講授法和演示法。交易性金融資產對學生而言,離他們的生活既遠又近。一方面,相比較于固定資產、存貨,學生對金融資產缺乏直觀感受;另一方面,股票、基金、債券等理財產品在生活中很常見。雖然這一節課講授的是全新的知識內容,但交易性金融資產屬于資產的一種,它的初始計量與已經學過的存貨、固定資產等有很多相似之處,所以啟發式教學的思想是貫穿始終的。并且,學生不僅要熟知會計準則,還要能了解這些準則制定的背景和原因。
刻苦是最根本的學習方法。當然,刻苦下可以有技巧可以有趣味。會計的學習內容很瑣碎,背后的賬理、會計思想又是出其的一致,從基礎會計、初級會計再到中級會計,關聯性不言而喻,它需要對比總結反思。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指導、鼓勵學生送被動的知識接收者轉變為積極的觀察者、思考者和總結者,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也是終身學習觀的要求。
4 教學過程設計
4.1 設計理念
財務會計是從六大會計要素入手,分項目分任務的講授如何去核算企業的各項資產、負債等。就資產而言,每一個子任務都闡述了一項資產的核算方法,互不相同,但其中體現的會計思想卻是一致的,即會計思想在不同情境下表現出了不同的會計處理方法。單純而表面的去學習不同資產的會計核算方法是舍本求末。在會計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對會計思想的領會,培養他們形成的會計獨有的邏輯思維,才是重中之重。這有助于學生深刻理解會計準則的內容;再輔以企業經濟活動過程的展示講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的困惑。
4.2 教學邏輯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顛覆了傳統的“準則內容講解——例題運用鞏固”的會計學習邏輯,鼓勵學生在了解經濟活動實質的基礎上,自我嘗試用所學的其他資產的核算方式方法,結合交易性金融資產的特點去編制交易性金融資產初始計量的準則規范。再將自我制定的和會計準則規定的核算方法進行異同辨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達到本節課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素質目標。
會計準則不是天衣無縫,它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趨于完善。高素質的會計人才不僅僅要求熟記會計準則,按章做事,擁有批判性思維、創新性思維和良好的職業素養更為重要。
4.3 教學過程
本節課以會計準則的思辨為主線,并吸取了翻轉課堂的一些經驗,教學從課前延伸至課堂。
4.3.1 課前準備
在課前準備階段,學生們登錄大學城空間,觀看兩個微課。
一是,觀看微課“現金股利的宣告和發放”,讓學生了解現金股利的宣告發放的流程,為解決本節課教學難點,支付價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的處理做鋪墊。
二是,觀看微課“債券的自我介紹”,讓學生明白債券的實質,為完成本節課的知識目標,金融資產的劃分做鋪墊。
4.3.2 課堂實施
經過課前的準備工作,師生一起走進課堂,1課時40分鐘的教學時間設置如下四個環節:
1)舊知識的復習回顧,大約5分鐘
由老師以表格的形式總結對比已學的典型資產,如固定資產、存貨的初始計量的原則、入賬金額的計算,交易費用的處理以及賬務處理。
2)學生思辯總結,大約15分鐘
案例導入,以某企業為例,展示原始單據——電子交割單,分階段拋出問題。第一個階段讓學生思考兩個問題:一是,企業購買這些股票實際上花了多少錢,該股票資產入賬金額是多少。二是,企業購買股票時所支付的交易費用該不該進成本,形成企業資產的一部分。第二個階段,讓學生思考,如果購買股票時,該股票已宣告發放現金股利,但該股利尚未發放,這部分股利的歸屬權屬于誰,又該如何處理它。最終學生將得出各自的結論。
3)教師總結講授,大約10分鐘
教師講解會計準則中相應內容,就學生的處理方式和準則規定的不同之處,全班參與談論。就學生不理解的知識點解疑答惑。
4)在線測評講解,大約10分鐘
可以嘗試使用云課堂在線測評功能或是大學城空間平臺進行課堂測驗。教師根據結果統計,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并據此布置作業。課后,學生訂正課堂錯題,并梳理所學內容,進一步自我學習。
5 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希望學生來主導課堂,教師只是起輔助作用。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這培養了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辯證性思維。這是這節課最大的特色。
會計專業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離不了題目的練習。在教學設計中考慮了學生對知識點的主動性,鼓勵學生嘗試自我制定交易性金融資產初始計量的規范,但在在線測評講解環節,學生依然是被檢測被考核的角色。題目萬變不離其宗,如果能夠在學習某一知識后,鼓勵學生自我編寫題目,將有助于學生深刻了解這一知識的考核方式、易錯點。
【參考文獻】
[1]郭會娜.糖的分解代謝說課設計[J].教育現代化,2016(4):114-116.
[2]陳海燕,李冰,六花東,梁李廣,賴廣森.高職高專《藥物化學》可勝說課設計[J].現代職業教育,2016(34):56-57.
[3]于海俠.對高職說課的認識與再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5(9):209-210.
[責任編輯:田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