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霞
在國家扶貧工作開展的大潮流中,旅游扶貧作為一種新型的事物在我國實施了十余年,并且獲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旅游扶貧不單單使得眾多貧困地區人民群眾成功的脫貧致富,同時還開發了我國眾多高質量旅游風景名勝區。然而伴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旅游扶貧應該跟隨著時代發展腳步進行創新改革,利用自身優勢來幫助貧困地區實現經濟增長?,F文章主要針對旅游扶貧的原則與實施策略進行探析,以期能夠為貧困地區開展旅游行業提供一定的借鑒與參考。
地理位置偏遠、交通不便、人為影響程度輕等因素導致我國貧困地區與旅游資源集中區域呈現重合狀態。我國將近一半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均分布在經濟欠發達地區?;谶@一特點,旅游扶貧成為了扶貧的重要方式之一。旅游扶貧在實施的十余年來受到了旅游行業與國家的關注,因此對旅游扶貧的原則與實施策略進行研究對于拉動貧困地區經濟發展有著重大的實際意義。
一、旅游扶貧及其原則
旅游扶貧是在市場經濟繁榮發展背景下出現的一種新的扶貧形式。鑒于貧困地區要自主開發經濟,拉動經濟發展難度較大,因此扶貧則成為了拉動貧困地區經濟增長的外部力量。旅游扶貧即為在貧困或經濟欠發達地區,將當地旅游資源作為基礎,利用各種形式的外界力量來扶持當地旅游業發展,使得當地旅游業能夠得到繁榮發展進而拉動其他行業發展,從而實現地區脫貧致富的目的。
在針對貧困地區實施旅游扶貧的過程中需要遵循下列原則:第一,可持續發展。旅游扶貧是一項需要長時間堅持的工作,而對于被扶貧的地區來說,要使得當地真正實現脫貧則需要使得當地旅游業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進而使得旅游經濟能夠可持續的拉動其他行業發展,進而從根本上轉變貧困的現狀。因此,在旅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方面,則需要始終嚴格堅持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相統一的原則,在保護環境的基礎上進行改造,針對市場需求來開發多元化的旅游產品,以強化當地旅游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第二,居民參與原則。通常來說旅游開發過程中不論是開放商、管理者還是相關服務人員都可以是來自外地的,而旅游扶貧則需要更多的讓當地人參與進來,充分考慮當當地群眾的利益。因此,在實施旅游扶貧的時候需要始終堅持當地居民參與的原則,盡可能的為當地居民提供就業與創業機會,讓旅游資源開發與當地居民群眾的切身利益融為一體。第三,因地制宜原則。旅游扶貧最為關鍵的原則之一就是要充分考慮到當地的旅游資源與基礎設施建設條件,尤其要精準選擇旅游扶貧的地區。同時,還需要重點突出地方特色,切忌盲目跟風開發,要立足于當地的自然環境或人文歷史來打造旅游景區,以最大程度吸引游客前來旅游。
二、旅游扶貧的開發流程與實施策略
(一)旅游扶貧的開發流程
在旅游扶貧過程中開發流程是決定旅游扶貧項目是否能夠順利開展的重要內容,其中涉及到對扶貧地區旅游資源的評價、旅游扶貧目標的制定與策略的實施等。旅游扶貧的開發流程如下:第一,對旅游資源價值與開發價值進行評價。明確旅游扶貧的內容與項目,對扶貧的資源質量、社會環境情況、基礎設施建設、市場環境等進行整體評價,同時對旅游扶貧項目進行技術與經濟分析,給旅游扶貧項目的建設提供充分的數據支持與資料支撐。第二,明確旅游扶貧的綜合目標。旅游扶貧綜合目標體系包括經濟目標、環境目標以及社會目標。其中,經濟目標是站在旅游資源開發投資的角度來進行分析,以保證旅游扶貧的經濟效益,從而實現旅游扶貧項目實現可持續發展。環境目標是站在旅游項目的生態環境效益來考慮的,實現環境目標可以使得旅游扶貧項目實現長遠發展。社會目標即為站在開展旅游扶貧的根本目標來考慮,在旅游扶貧項目完成后可以為當地經濟增長做出多少貢獻,給當地居民提供多少工作機會,為當地經濟發展增加收入。第三,編制旅游開發規劃。旅游開發規劃主要分為整體規劃與詳細規劃兩大部門,其中整體規劃在考慮過程中要充分兼顧扶貧地區的當地特色,始終以旅游扶貧開發的綜合目標為準進行規劃設計,將旅游資源開發與改善社會經濟環境有機的融合起來,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旅游扶貧。而詳細規劃則是整體規劃的指導下,明確細節工作,凸顯當地的生態環境與鄉土特色,所使用的建筑材料、設備等盡量就地取材,以最大程度的保護生態環境,輔助環境目標的實現。第四,旅游扶貧的其他支持。在旅游扶貧項目立項開展后,不單單需要旅游扶貧的內部規劃,同時還需要大量外界資源的輔助與推動,以使得旅游扶貧項目可以順利開展。外界資源包括多種形式,例如資金支持、市場支持、政策支持、技術支持等。其中資金支持即為政府在旅游扶貧項目中投入的資金,以及政府在旅游扶貧項目開展過程中引導企業給旅游扶貧項目投入的資金;市場支持即為在政府引導下,媒介與旅行社發揮自己的力量,大力開展宣傳攻勢,為旅游扶貧地區旅游項目招攬客源,拉動旅游扶貧項目旅游景區的人流量;政策支持即為政府對旅游扶貧項目所制定實施的一系列政策,例如稅收、電費、稅費的減免等,以支持旅游扶貧項目景區的發展;技術支持即為政府對旅游扶貧項目進行科學規劃引導,提供信息化建設支持與生態環境保護支持等,以幫助旅游扶貧項目能夠實現綜合目標。
(二)旅游扶貧的實施策略
1.發揮市場經濟作用。目前在旅游扶貧過程中很多地區都是堅持著以政府為主導的發展模式,即為在政府的指導與規劃下制定政策、實施各項措施來引導旅游開發,打造旅游景區,有目的、有意識的發展旅游業,以拉動貧困地區經濟發展。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政府主導型的發展模式并不是完全正確的,在旅游扶貧過程中政府的價值與作用應該更多的體現在宏觀層面與整體經濟效益控制上,而并不是應該具體著手在微觀的細節運作上。當平困地區的經濟被拉動后,當地旅游業開始得到快速發展后,則應該更多的讓市場起作用。
2.保護自然生態環境。扶貧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工程,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在旅游扶貧的過程中雖然拉動當地經濟發展十分關鍵,但是還應該始終秉持著可持續發展的原則來進行旅游資源的開發,從長遠的角度來進行規劃,以實現旅游行業的長遠發展。近十余年來,在我國旅游扶貧已經獲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相對來說所付出的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的代價也十分沉重,部分貧困地區人們脫貧欲望強烈,在利益的驅動下做出損害大自然獲取短期經濟利益的行為,導致旅游行業無法實現長遠發展。因此,當前在實施旅游扶貧的過程中要有步驟、有規劃的開發旅游資源,抓住重點分階段進行、科學規劃、因勢利導。
3.開發地域特色的旅游產品。在旅游扶貧過程中要開發有地域特色的旅游產品,富有地域特色的旅游產品是開展旅游行業的獨特優勢,地域特色的旅游產品可以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來滿足游客的生理與心理需求。要開發地域特色的旅游產品要做到思維活躍,在帶著發現美麗事物的眼睛去發現美、追求美。例如,寧夏地區的華夏西部影視城原先是一個人煙稀少、瘡痍遍地的荒涼之地,但是某著名作家與導演合作在該處開發了富有西北特色的影視基地,吸引了大批游客前來旅游。
三、結束語
旅游扶貧在不斷實施的過程中必然將會逐漸完善、健全,旅游扶貧作為一種重要的扶貧方式需要始終堅持其原則,在實施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市場經濟的需求,在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基礎上開發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產品,建立能夠吸引游客的旅游風景區,以拉動當地經濟增長,實現脫貧致富。
(作者單位:河南工學院管理工程系)
旅游縱覽·行業版2016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