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芳
“智力落后兒童的教育,應該是一種生活教育。是一種經由生活,為了生活的教育。”在特殊教育學校,特別是在中重度智力落后兒童的教育教學中,老師把主要精力和時間放在培養(yǎng)他們的生活能力、社會適應能力上,希望通過教育使這些兒童能夠適應將來的生活。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常出現這樣的現象:學生不理解,聽不懂老師簡單的指令、常用的語言;學生的需要、愿望等不會用恰當的語言表達,學生和學生之間、學生和老師之間無法用恰當的語言進行很好的溝通,由此造成課堂教學效率低。
《培智學校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中也指出生活語文——著眼于學生的生活需要,以生活為核心組織課程內容,使學生掌握與其生活緊密相關的語文基礎知識和技能,具有初步的聽、說、讀、寫能力;針對智力殘疾學生的語言特點,加強聽說能力的訓練,把傳授知識與補償缺陷有機結合,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和社會交往能力,形成良好的公民素質和文明的行為習慣,為其自理生活和適應社會打下基礎。
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我發(fā)現中重度智力落后兒童說話斷斷續(xù)續(xù),語不成句,令人費解。仔細分析發(fā)現其語言存在著以下一些常見問題有:詞匯問題,主要有詞匯量較少,已有的詞匯在運用上有缺陷、抽象詞匯難以理解、對有相關意義的詞理解上有困難、一些代詞掌握較困難運用時發(fā)生混亂、時間詞匯運用混亂或根本沒有時間觀念;語言表達方式問題,表現為:表達時容易走題、邏輯順序混亂、常出現以自我為中心說話的現象、對聽者的感覺和要求缺乏反應……
一、增強智力落后兒童學習語言的興趣
智力落后兒童語言能力的發(fā)展與他們學習語言的興趣分不開的。在我們的學生中,絕大部分沒有言語的障礙,他們的呼吸系統(tǒng)、構音器官和發(fā)聲系統(tǒng)并沒有問題。他們能夠順利地唱完一首歌但是不愿開口說話。通過觀察,我發(fā)現智力落后兒童語言學習的興趣首先來源于與人交流的意愿。在日常教學中我們可以發(fā)現,學生總是圍繞在他喜歡的老師身邊,跟老師聊天、說家常。其次,智力落后兒童語言學習的興趣還來源于周圍人對他的關心。因此,在教學中,我應盡可能地和兒童保持良好的個人關系,使他們時刻感受到教師對他的愛護和關懷,對于他表現出的任何語言上的進步和學習語言的積極性,都及時予以表揚和鼓勵,以增加其語言上的成就感。這樣,通過實際的語言實踐,兒童學習語言的興趣就會逐漸發(fā)展起來。
中重度智力落后兒童的感知覺都相當遲鈍,課堂上老師單一的聲音,刻板的教學環(huán)境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因此將集聲、光、形于一體的多媒體引入課堂中,通過熒屏上可愛的卡通形象刺激學生的視覺,同步的聲音刺激學生的聽覺,將學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在歡樂輕松地氛圍中激起學生表達的欲望。事實證明,多媒體的視頻教學比老師單一的授課效果要好。我班有一名患有自閉癥的小姑娘,來學校一個學期只有在她高興或不高興時聽到她發(fā)出的沒有語義的聲音,其他時候從來沒有聽到過她說話。但是在通過觀看vcd學習《小花貓》這首兒歌時,她清晰地發(fā)出了“小花貓”這個三個音節(jié),并且整堂課眼睛專注于畫面。
二、豐富智力落后兒童的常用詞匯
1、圖片輔助
花花綠綠的圖片最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是最經濟實惠的教具。我將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做成圖片按類別分好,比如:食物類、日常生活用品、學習用品、常見動作……每周學習一個主題。例如:在教學早點這類詞語時,我在課堂上把生活中我們經常吃的早點拍下來,制作成ppt,在課堂上集體教學讓學生認識并學習說這些早點的名稱。然后把照片打印成圖片,貼在教室里作為本周主題學習的內容,使學生每天都能說一說這些詞語,得到鞏固。這樣一段時間下來,學生能夠記住很多詞匯,特別是與他們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詞語。
2、走進自然
陳鶴琴先生指出“大自然是我們最好的老師。大自然充滿了活教材,大自然是我們的教科書,我們要張開眼睛去仔細看看,要伸出兩手去縝密地研究。”對智力落后兒童來說,大自然是不同于教室的學習環(huán)境。大自然這個學習環(huán)境能形成一種輕松、愉快的氣氛,學生的各個感官同時接受刺激,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3、結合生活
運用圖片進行記憶詞匯,走進大自然、結合生活學習詞匯,是最真實的體現,既能幫助中重度弱智兒童建立形成和完善各種表象,豐富知識經驗,促進他們運用各種感官參與學習,又能有助于開發(fā)他們的智力,幫助他們有效地獲取知識、掌握技能。
三、為智力落后兒童創(chuàng)造豐富的語言環(huán)境
如:經常帶兒童到各種社會服務設施好的車站、碼頭、工廠、田野、兒童樂園、游泳池、博物館、展覽館等參觀訪問,讓他們和各類社會機構和人員廣泛接觸,在直接的活動中了解社會認識社會,擴大他們的生活經驗,從而引發(fā)其語育交往的興趣,豐富說話的內容,擴大詞匯量。
在對中重度智力落后兒童語言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中,我感覺到只有與學生生活經驗相結合,根據正常語言發(fā)展順序,為他們提供系統(tǒng)的語言訓練,有計劃地指導兒童學習發(fā)音、字、詞、句以及不同情況下語言的不同運用,采用的方法盡量形象化、多樣化,并且不斷鼓勵他們學習并運用語言進行交流,才能使他們掌握“語言,這一重要的交際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