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煦 馬燕
如果不是被逼無奈,聯通也不愿展開如此不留情面的“絞殺”。近年來聯通的“苦”,是業內有目共睹的。
近日,中國聯通發布“利潤下滑80%”業績預警的同時,開始著手整頓全國IDC(數據中心)業務。由此在IDC相關行業掀起了一場行業地震,產業鏈多家公司受到波及。
“2016年上半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止跌回穩。”在日前發布的中期財報中,聯通如是說。其最新的決定是,從10月1日起,取消集團統一套餐漫游費。
殃及池魚
包括脈脈、A站(AcFun)等在內的互聯網公司都“躺槍”了。
本月初,國內知名二次元網站A站出現連續兩日無法訪問的情況,用戶投訴不絕于耳。8月4日,A站在自己的官方微博發布公告稱:“由于運營商線路故障,A站躺槍,導致網站目前無法登錄,猴子們(工作人員)在盡全力想辦法讓網站盡早恢復正常!對此給大家造成的不便表示深深的歉意。”
而更早些的時候,擁有龐大用戶的行業交流平臺脈脈,出現了將近15個小時無法登錄的情況。隨即脈脈也于其官方微博發布了公告:“受機房光纜線路中斷影響,脈脈APP暫時無法訪問。”據悉為脈脈提供服務的是知名CDN公司藍汛,而藍汛正是因為這次聯通的清查而被斷網。
于是有人發現,這場突如其來的“運動”,像極了6年前電信的“流量穿透”事件。業內人士表示:“很多互聯網公司,以IDC業務(互聯網數據中心)的名義從運營商申請到低價的骨干網帶寬,接入到自己的機房,但僅其中一部分帶寬自用,而另一部分則分批出售給一些第三方寬帶企業,包括中國移動。”
而業內估算這其中的差價接近40倍。這樣巨大的漏洞,無論是6年前的電信,還是如今的聯通,根本無法容忍。所以,時任電信董事長,而如今接管聯通的王曉初,用同一招數——清理不合規的網絡接入——兩次重挫競爭對手。
所以,無論是脈脈、A站,還是藍汛,都只是聯通“放火”被殃及的池魚,而聯通,包括6年前的電信真正的目標是誰,不言而喻。
清洗“流量穿透”
是什么讓聯通不惜傷及產業鏈小伙伴也要發動“洪荒之力”?
事實上,若非境況不妙,此等殺招也不會輕易祭出。
電信、聯通與中國移動的差距持續拉大,連一直深耕的固網市場都岌岌可危。三大運營商近日公布的2016年6月份運營數據顯示,中國移動除了在4G用戶上繼續領跑外,在固網寬帶業務上也狂飆突進。中國移動有線寬帶用戶6月份新增318.9萬,相當于電信、聯通之和的3.8倍,而2016年上半年更是大增1080.7萬,用戶數量達到6583.6萬,與固網寬帶市場排名第二的中國聯通只有810萬的差距,業內預期,中國移動年底趕超中國聯通的可能性很大。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聯通日前發布盈利預警,聯通在公告中指出,盈利下跌主要是銷售費用相比去年同期明顯上升,以及鐵塔使用費增加和能源、物業租金等成本投入加大,導致網絡、運營和支撐成本明顯上升。
在業內人士看來,除了建設和營銷費用,中國聯通凈利下滑的原因與中國移動在固網寬帶方面的發力有關。為了與中國移動爭搶用戶,中國聯通不僅與中國電信聯合發布了《寬帶服務白皮書》,發力4K固網圍剿中國移動,在資費以及優惠策略上也下了不少工夫。業內人士指出,正是因為寬帶上的優惠擠壓了利潤空間,從而影響了中國聯通的利潤增長。
這家年收入2800億元的巨頭,再也承受不起因為管理漏洞帶來的利潤流失。整頓IDC一方面可以增加利潤,更加重要的一方面,是要遏制中移動。
一直以來,在固網寬帶資源上,中國電信排名第一,聯通第二,中國移動直到2013年12月份才拿到固網牌照。而拿到牌照后,中移動在固網領域開始攻城略地,電信和聯通開始承受越來越大的壓力。
有分析指出,如果聯通此次的整治行動取得成功,讓中移動無奈按規定支付巨額的網間結算費用,將導致成本的大幅度上升,或固網寬帶用戶的體驗大幅惡化。
事實上,在王曉初任中國電信總經理的2010年,就祭出過清洗“穿透流量”的大招,效果相當明顯。流量穿透的清洗極大地遏制了移動寬帶的增長速度。
不只是IDC
前有豺狼,后有虎豹的聯通不得不主動出擊,刮骨療傷。而之所以把目標聚焦到IDC業務,是因為在傳統語音業務已經處于下滑趨勢的今天,得IDC者得天下。
“對于聯通來說,甚至包括其他運營商在內,傳統語音業務早就不是利益爭奪的核心。真正給集團帶來高收入、高增長的業務,是IDC、云計算這樣的互聯網業務,畢竟現在每天打電話、發短信的人太少了,大多數人還是發微信,甚至是語音、視頻聊天。”一位不愿具名的聯通內部人士解釋道。
所以王曉初屢次把矛頭指向IDC業務整頓,也是情理之中。但事實上聯通的壓力不僅在此,面對業績的下滑,其他傳統業務部門的日子更不好過。
聯通人士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聯通內部開始給各部門施壓清查管理漏洞。比如對于集團用戶的催繳欠費,過去如果集團用戶到期沒有續費,聯通不會像對待公眾用戶一樣立即斷網,或者催繳,所以就造成了很多集團用戶長期拖欠資費,甚至有的公司已經人去樓空,卻并沒有辦理停網手續,這就造成了資源浪費和資金難以快速流轉。”
除此之外,由于高層施壓,基層人員背負的銷售壓力越來越重,“因為現在傳統業務的市場幾乎就是飽和狀態了,無論是固網業務,還是移動業務,想要再多賣出一張卡,多安裝一戶寬帶實在很難,銷售人員只能通過各種營銷手段迫使用戶開新卡,比如想要手機資費打折就多‘養一張副卡,想要優惠辦寬帶就多開2~3張手機卡。所以也有用戶跟我們反映,聯通現在是‘無所不用其極迫使用戶開新卡,事實也確實如此。”上述聯通人士表示。
止跌回穩
如果不是被逼無奈,聯通也不愿展開如此不留情面的“絞殺”。除了全面整頓數據中心業務之外,聯通開始探索新的合作方式進行業務的深度融合。
就在前不久,中國聯通與國內最大民營電信運營商鵬博士共同宣布,雙方將建立全面戰略合作關系。鵬博士結合自身的寬帶業務融合銷售聯通品牌的移網產品,全力協助聯通發展移網用戶,提高市場份額。
雙方除了在現有主業上開展戰略合作外,還在未來戰略級業務上展開合作,占據市場先發優勢。在決定運營商是否會被管道化的OTT上,雙方通過合作,將深挖沃TV+大麥盒子潛力,最大化提升雙方的OTT視頻傳媒價值和單用戶廣告收入,并成就行業最出色的OTT視頻用戶體驗。在SDN/NFV方面,聯通與鵬博士均在積極部署SDN網絡。雙方通過合作、交流、研究、實踐SDN網絡重構,共同穩定提高網絡效率,快速降低SDN部署成本,大幅節約網絡維護成本支出,推動網絡服務與管理能力升級。
在物聯網方面,雙方基于中國聯通4G及未來的5G網絡,積極開展物聯網應用的研究、創新和推廣,在物聯網技術標準制定、智能硬件研發、應用領域及客戶群拓展方面建立全面合作關系,共同促進物聯網應用的規模化發展。
盡管同比看聯通業績出現下降,環比來看已經大為改善。“聯通最困難時期即將過去,預計今年年底收入向‘令人高興的方向發展,明年也將保持良好勢頭。”王曉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