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蓮
摘 要:伴隨著我國國內市場經濟制度的持續完善,國家的整體水平也在飛速發展,事業單位在這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管理模式方面對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要求就更加嚴格。進一步加強對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有利于實現事業單位的可持續發展。但是,對于內部控制這方面來說,我國事業單位資產的管理模式還存在些許的不足,造成了事業單位在開展過程中有些工作不能很好的開展。在這種背景下,本文分析了在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方式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基于內控的管理措施。
關鍵詞:內部控制;事業單位;資產管理
DOI:10.19354/j.cnki.42-1616/f.2016.17.33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水平不斷提高,但是在實際工作中,還是存在許多問題,諸如資產流失問題、資產閑置浪費問題等等,因而事業單位對資產的管理在方法還要不斷完善,以加強對單位資產的管理和控制。本文擬從內部控制的角度,探析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模式。
一、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及內部控制概述
事業單位的資產主要包括貨幣資金、應收及預付款項、存貨、短期投資、長期投資、在建工程、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2006年,財政部發布了《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就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資產配置及使用、資產處置、產權登記與糾紛、資產評估與清查、資產信息管理與報告等方面的內容做出了相應的規范。從會計角度來看,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則主要包括對資產配置及使用、資產處置各階段的科學核算、管理和控制。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主要指事業單位為實現控制目標,通過制定制度、實施措施和執行程序,對經濟活動的風險進行防范和管控。2012年,財政部頒發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以期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水平,規范內部控制。更重要的是,該規范的試行,為事業單位加強廉政風險防控建設提供了制度保障。正因為有了這些強有力的制度,給公權力套上了制度的枷鎖,濫用權力的現象得到有效治理,為我國當前積極開展的反腐、防腐工作立下了汗馬功勞。
縱然如此,事業單位在資產管理方面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權力濫用雖有減少但并沒有杜絕,一些不和諧的行為事件依然經常發生,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制度尚需完善,另一方面雖有制度,但執行不力,違規、違法成本低,導致一些人有恃無恐、以身試法。下面將從內部控制的角度分析當前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
二、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方面比較突出的問題主要是資產流失、資產閑置的問題。(1)資產流失問題。《瞭望》雜志曾報道,西部某省事業單位利用單位資產出租,取得收入20多億收入而不入國庫。這只是冰山一角,事實上,當前事業單位存在的公車私用、小金庫等更是普遍現象。(2)資產閑置問題。我國事業單位資產閑置問題到底有多嚴重?這從各級財政部門官網上經常發布的諸如閑置資產公開招租及處置拍賣服務采購會、行政事業單位閑置國有資產拍賣會、事業單位閑置資產委托經營管理暫行辦法等消息中可以窺見一斑。
無論是資產流失還是資產閑置,背后的原因較多,但一個重要的原因則是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及執行不力造成的。以資產閑置為例,事業單位為何會有大量閑置資產?原因在于:在實際操作層面,事業單位資產主要由財政無償調撥和購置,所以各單位在購置資產時,多只從本部門利益出發,缺乏統一、嚴密的科學論證。而財政部門則只注重經費預算,對事業單位已有資產使用狀況、急需購置資產等基本情況不甚了解,在這樣的資產配置過程中,資產錯配幾乎就是必然,極易導致一些單位資產購置隨意、重復購置,造成資產閑置,嚴重浪費國家財產。《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第三十四條指出,事業單位要根據實際需求和相關標準編制政府采購預算;第四十四條又指出,單位要加強對實物資產和無形資產的管理,強化對配置、使用和處置等關鍵環節的管控;要建立資產信息管理系統,做好資產的統計、報告、分析工作,實現對資產的動態管理。如果事業單位嚴格按照內部控制規范做好相關的內部控制措施,做好采購預算,對資產的配置、使用和處置等關鍵環節管控到位,對資產實施動態管理,可預見,事業單位資產閑置問題將會大大改善。因而,對事業單位而言,要提高資產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勢在必行。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僅從業務層面探討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
三、完善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提高資產管理水平
事業單位應該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按這六方面建立適合單位管理需求的內部控制制度。具體到資產管理,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和預算管理要有效結合。(1)事業單位要精細編制預算。首先,在編制預算之前,單位要對資產進行盤存,摸清家底,以準確確定存量資產的數量和內容,在此基礎上方能明確增量資產的數量和內容。其次,在預算內容構成上,要合理設置預算項目,明確資產的來龍去脈。預算表中要反映資產購置明細、分配使用明細、處置明細,以準確反映資產預算增減情況,這樣才能準確確定單位到底需要的資產是哪些、需要多少,從而防止資產投入過多導致資產閑置,還防止資產投入不足影響正常辦公和業務開展,進而不斷優化資產配置結構。(2)要嚴格執行預算。通過資產價值在預算管理機制和渠道中的合理配置與轉移,保證預算目標的實現,是整合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的關鍵環節。政府采購部門采購資產時,要對照預算認真審核,簽字確認符合預算的購置項目;對超過資產編配標準的,一律不予采購,由于工作的變化,確需調整資產購置預算的,要按照規定程序報批后才能準予采購。
(二)實現資產管理內部控制流程化。流程化就是將資產管理流轉環節進行梳理,依照相關的制度,從購置、持有、處置各個環節的具體程序進行規范化、日常化。事實上,《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在第四章第四節已經為單位資產管理內部控制做了詳盡的規范,比如要求單位要加強貨幣資金的核查控制:指定不辦理貨幣資金業務的會計人員定期和不定期抽查盤點庫存現金,核對銀行存款余額,抽查銀行對賬單、銀行日記賬及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核對是否賬實相符、賬賬相符。對調節不符、可能存在重大問題的未達賬項應當及時查明原因,并按照相關規定處理。事業單位只需要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制定出適合本單位的各項資產購置、驗收、使用和處置等各個環節的內部控制流程即可。
(三)全面推進信息化,對資產實施動態化管理。信息化使資產管理變得實時而全面,能夠共享各項資產的數據,一方面能夠促進事業單位內部信息充分溝通,另一方面還能夠把資產的購置、使用、處置和預算管理等集成到一起,保持存量資產和增量資產之間的信息平衡,實施資產動態化管理,可以有效防止資產流轉過程中因為信息不對稱而出現的管理上的縫隙,一定程度上能夠解決資產重復購置、資產閑置等問題。
(四)完善績效評價體系。績效評價是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模式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具體應該從哪些方面進行評價、度量指標是什么、應當如何評價以及與個人升遷、薪酬之間的關系,都應進行科學考證。只有個人的績效評價與單位的資產管理相關聯,資產管理才能夠關系到每個職工的自身利益,才能提高他們參與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的積極性,防止出現“說起來人人有份,做起來無人去管”的局面。
結束語: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是一套科學、系統的管理制度,它能夠對事業單位經濟活動的風險進行有效防范和管控。由于水平有限,本文僅僅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利用內部控制從資產管理方面做了零星的探討,尚不成體系,筆者期望以此拋磚引玉,希望事業單位都能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提高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水平,也希望結合當前反腐形勢,為我國制度防腐、反腐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 潘紅.內控視角下的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模式探析[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5,41(35):8-9.
[2] 蘇志剛.基于內部控制的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模式研究[J].中國鄉鎮事業單位會計,2015,23(8):204-2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