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浩志,黃 雪
(1.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學報編輯部,湖北 武漢 430073;2.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經濟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3)
?
尋租、政府補貼與民營企業績效*
胡浩志1,2,黃雪2
(1.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學報編輯部,湖北武漢430073;2.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經濟學院,湖北武漢430073)
本文利用我國2009—2014年滬深兩市民營企業數據,以民營上市公司尋租活動為視角,探討尋租、政府補貼與民營企業績效之間的關系,研究發現,民營企業的尋租行為顯著增加了企業獲得政府補貼,而政府補貼則顯著提高了企業績效,但總體來看,民營企業通過尋租獲得的政府補貼的使用效率不高,從而對企業績效產生不利影響。
尋租;政府補貼;企業績效;民營企業
政府補貼是彌補市場失靈的一種重要手段,有調節經濟運行、促進產業升級的作用。在我國,政府補貼作為宏觀調控的途徑之一更是被廣泛使用。據《21世紀經濟報道》統計,2011—2014年我國A股市場上市公司獲得的政府補貼金額高達3 414億元。可見,政府補貼對公司經營和發展有著重要影響。然而,不同公司間所獲得的補貼金額卻有著較大的差異,政府補貼明顯向國有企業傾斜。鑒于政府補貼的現實利益及存在的歧視,如何獲取政府補貼對民營企業來說是一項不可避免的議題。
以人民群眾批評為動力。人民群眾在不同時期、同一時期的不同群體,對文化工作需求是不同的,這對我們文化工作的改進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省委書記婁勤儉強調,要注重提質增效,更好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將精準化把握需求和高質量創造供給緊密結合起來。如浦口區順應人民群眾需要,率先在全省建設的文化浦口云平臺,就是成功范例。各類演出、講座、展覽等活動何時在哪個場館舉行、剩余多少票、剩余位子在哪里等信息,群眾一目了然,同時通過在線訂票,實現了從“文化活動找觀眾”到“觀眾選擇文化活動”的成功轉型。□
尋租是一種非生產性尋利活動,現有研究認為,企業尋租行為雖然能使企業得到遠超成本的收益,但對市場整體而言,原本可以投入到價值創造活動中的資源卻陷入了無效率的租金分配爭奪戰中,對市場長期發展有負面影響。然而,我國民營企業普遍受到一定的政策歧視,其可能需要通過尋租行為來獲取本應擁有的優惠政策支持。在此背景下的民營企業尋租行為是否仍然是一種無效率的經濟活動呢?其會對企業績效產生怎樣的影響?目前尚未有此方面的研究。
關于尋租與政府補貼關系的研究認為,政府補貼一般致力于創造就業、改善市場環境、扶持企業發展以及維護本土企業利益。與政府關系密切的企業更容易得到政府補貼,而其他企業則需通過尋租才能獲得對應的待遇。Faccio[1]發現,與政府保持緊密聯系的企業更容易得到補貼。Khwaja和Mian[2]認為,由于官員掌握著分配政府補貼資源的權力,民營企業有動機通過尋租獲取這部分資源。余明桂等[3]發現,在制度環境較差的地區,公司更有可能通過尋租的方式賄賂具備補貼分配權的政府官員。胡旭陽[4]指出,當地方政府的補貼資金比較充沛時,民營企業更可能通過尋租的方式來獲得政府補貼。陳冬華[5]發現,上市公司管理者與政府之間的關系會顯著影響到公司獲取補貼的能力。
關于政府補貼對公司績效的影響,目前研究尚沒有定論。Faccio和Masulis[6]發現,具有政治關聯的企業雖然獲得了更多的政府補貼,但這類企業的經營業績卻顯著偏低。鄒彩芬等[7]的研究顯示,由于尋租行為的普遍存在,政府補貼對企業績效并沒有起到應有的積極作用。唐清泉和羅黨論[8]發現,獲得政府補貼公司的經營績效并沒有出現應有的增長。潘越等[9]發現,政府補貼在長期內并不能提高企業績效。另有一些研究認為,獲得政府補貼對企業績效是有利的。Tzelepis和Skuras[10]認為,政府補貼能有效提高企業的償債能力,有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陳曉和李靜[11]發現,政府補貼有利于公司提高經營業績。陳冬華[5]指出,有政府背景的公司董事能使企業獲得更多補貼,從而使企業更具競爭優勢。邵敏和包群[12]采用廣義傾向評分匹配方法,發現政府補貼顯著地提高了公司生產效率。
(3)對建筑工程的施工進度進行制,在這個過程中,首先需要確保施工的科學性,必須按照相關的規定進行施工。然后是對合同中的各項條款進行研究,根據合同對施工進度進行確定,最后按照實際情況對施工項目與施工隊伍之間進行分配。在施工現場中,進度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節點,合理的進度控制能夠對項目施工的順利完成起到及的推動作用,因此必須站在科學合理的角度對工序進行規劃,從而對施工進度進行有效的把控。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將所有節點的實際施工進度與計劃施工進度進行對比,一旦發現二者之間存在較的偏差,則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對計劃進行合理的調整,確保施工的正常進行。
Subsidy=λ0+λ1Rent+λ2Size+λ3FC+λ4Loss+λ5Industy
由上述文獻可知,現有研究對尋租與政府補貼、尋租與企業績效以及政府補貼與企業績效之間的關注較多,且研究結論并不一致,而鮮有研究同時關注尋租、政府補貼與企業績效三者之間聯系。另外,現有研究尋租與企業績效之間關系的文獻,更多的研究是從政治關聯的角度間接探討兩者之間的關系。本文基于尋租理論,納入政府補貼這一變量,以民營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實證分析尋租、政府補貼與企業績效之間的關系,從而彌補現有研究的不足。
1.尋租與政府補貼
政府補貼是政府為達到宏觀調控的目標而向社會中的經濟體無償投放的資產。首先,在目前我國政府補貼發放力度較高的背景下,政府補貼是企業的一項可觀收入;同時,我國市場經濟體系尚不完善,政府對財政補貼對象、補貼金額以及補貼形式等缺乏明確的法律規定,導致政府官員在確定補貼對象時有較強的自由裁量權,政府部門樂于通過分配手中的公共資源,以謀取單位或個人的私利[20]。這導致企業管理者有動機通過尋租的方式去迎合政府部門的利益取向,以盡可能多地獲得政府補貼。其次,政府部門在發放補貼的過程中,由于缺乏專業人員,對企業生產經營和未來發展前景的了解相對有限,其與企業之間存在著較高的信息不對稱,對補貼的發放去向并不明確。尋租能拉近企業與政府間的距離,顯著降低信息不對稱程度,提高政府對補貼使用效率的信心[21]。同時,企業通過尋租,能提升企業與政府聯系的緊密程度,而據此加強的政企關系則有助于企業獲得更多的政府補貼[22]。最后,我國特殊的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二元經濟體制使民營企業天生在獲得政府補貼方面處于劣勢地位,民營企業通過尋租能迅速建立政企關系,降低信息不對稱程度,從而使獲得政府補貼的數量大幅增加;而國有企業本身就與政府有著緊密的聯系,尋租對其獲得政府補貼的影響可能并不明顯。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設如下:
H1:民營企業的尋租行為有助于其獲得政府補貼。
2.政府補貼與民營企業績效
政府通常通過給予企業補貼,以期促進企業投資、推動技術創新和創造就業機會。通過對企業注入資金,可以直接增加企業的現金流量,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業的財務實力,緩解企業的融資約束,進而改善企業績效。同時,獲得政府補貼的企業,一方面,可以擴大生產與投資,從而形成規模經濟,進而促進企業績效的提升;另一方面,可以增加企業的研發投資,引進先進的技術與設備,促進技術更新和產品創新,增加對人力資本的投資力度,促進專用性人力資本的積累,從而有利于企業績效的持續提升。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設如下:
加藤弘之是建立近代日本學術、思想的領袖之一。他出生于1836(天保7)年、但馬國出石藩(今日的兵庫縣)甲州流兵學師范的家庭。1843(天保14)年,8歲便開始修習文武。1845(弘化2)年,10歲時進入藩校弘道館。1852(嘉永5)年,17歲隨父到江戶,學習甲州流兵學,并進入佐久間象山的蘭學塾,這是一間研究西洋學術、講授西洋知識的學塾。返鄉一趟之后,1854(安政元)年,19歲時再到江戶,跟坪井為春學習蘭學。后因父親過世而歸鄉,但1856(安政3)年,21歲時三訪江戶,繼續于坪井的學塾學習。1860(萬延元)年,25歲時充當蕃書調所手傳一職,在此首次學德語。
H2:政府補貼對民營企業績效有正向促進作用。
主要研究變量之間的Pearson相關性分析結果如下:Rent與Subsidy在1%水平上顯著正相關,說明企業尋租強度與所獲得的政府補貼之間存在正向聯系,企業通過尋租能獲得更多的政府補貼,初步證實了H1。Rent與Tobin’s Q也在1%的水平上顯著正相關,說明企業尋租的收益大于其尋租成本(企業尋租的收益除政府補貼外還有其他收益,例如特許經營權、稅費減免和行業準入等,這些均對企業績效的提升有積極影響)。從而可能激勵企業進一步的尋租行為。Tobin’s Q與Subsidy在1%水平上顯著負相關,沒有證明H2,說明政府補貼與公司績效之間的關系較為復雜,需更進一步的研究。
3.尋租、政府補貼與民營企業績效
政府在向企業分配補貼的過程中,與企業之間存在著一定程度的信息不對稱,這將導致政府難以確定哪些企業真正需要補貼、哪些企業有能力高效使用補貼。此時,通過尋租與政府部門建立聯系的民營企業,一方面,向政府傳遞了自身符合相關條件并能有效使用補貼的信號;另一方面,政府部門在獲得民營企業的“租金”后,也會傾向給予其更多的政府補貼,因而企業的尋租行為可使其在申報政府補貼時更具優勢。然而,在民營企業進行尋租以獲得政府補貼的過程中,可能存在以下四個問題:第一,民營企業為獲得政府補貼而進行尋租,其尋租收益(政府補貼)可能小于尋租支出,導致得不償失。第二,民營企業為獲得政府補貼而進行的尋租具有擠出效應,擠占了企業其他生產性的支出,從而對企業績效產生不利影響。第三,由于存在信息不對稱,導致政府對發放補貼的使用情況缺乏有效監管,企業可能將補貼用于限定范圍外的事項,造成較低的使用效率,從而影響政府補貼的效用,最終對企業績效產生不利影響。第四,一些通過尋租獲得補貼的企業可能并不具備相應的資質,沒有能力有效使用所獲得的政府補貼,從而導致政府補貼使用效率低下。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設如下:
H3:民營企業通過尋租得到的政府補貼,由于尋租成本或補貼使用效率等問題,可能對企業績效產生不利影響。
1.樣本選取與數據來源
本文選取2009—2014年滬深兩市民營企業為研究對象,以超額管理費用衡量企業的尋租行為,研究尋租、政府補貼與企業績效之間的關系。政府補貼數據從企業年報中營業外收入明細下的政府補助條目手工收集得到,Tobis’s Q值來自色諾芬經濟金融數據庫(CCER),其他數據來自國泰安數據庫(CSMAR)。對于初始數據,本文進行了如下處理:第一,剔除金融業公司,剔除ST、PT公司。第二,剔除各變量中有缺漏值及其他有異常的數據。第三,為了減弱極值對回歸結果的影響,對所有連續變量在1%和99%分位上進行縮尾處理。完成上述處理后,總計得到3 900個觀測樣本。
2.模型設計
3.回歸結果及分析
(1)
(2)

(教學心得:按層計算是學生之前的魔方活動經驗使然,因此得到27塊也是順理成章。不過,聽到這名學生“于無疑處生疑”的回答,筆者心里非常開心!教育培養的不是聽話的學生,而是有自己獨立見解的人。這名學生的發言不僅有質疑,而且還有自己的推斷理由。這樣的批判性思維值得鼓勵,這也是數學實驗課要落實的重要目標。)
導師(通訊作者):胡宗福(1959-),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光載無線通信、光纖傳感和光纖通信等.Email:huzongfu@tongji.edu.cn
將模型(2)得出的Rent代入模型(3),用于研究尋租與政府補貼之間的關系。以Tobin’s Q為被解釋變量,將Subsidy及Subsidy×Rent作為解釋變量,建立模型(4),用來探究尋租、政府補貼與企業績效之間的關系,并且利用交乘項,考察尋租是否影響了政府補貼的使用效率。
近年來,關于尋租與公司績效關系的文獻較多,但并沒有得出一致的結論。Hellman等[13]發現,企業向政府官員的尋租行為可得到豐厚的回報。Cooper等[14]以捐贈作為尋租的代理變量,發現公司股票的后續收益與捐贈次數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汪偉和史晉川[15]指出,由于目前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非市場因素較多,中小企業的尋租對其業績有顯著的積極影響。王海珍等[16]發現,企業高管的政府工作經歷會顯著影響企業績效,企業能從管理者與政府之間的關系中得益。羅黨論和劉曉龍[17]以民營上市公司為樣本研究發現,通過與政府建立政治關聯,民營企業的績效能夠得到顯著提高。但另一些研究表明,尋租對公司績效有負面影響。Faccio[1]的跨國研究顯示,雖然尋租能夠為企業帶來一定的優勢,但這些企業的績效要低于其他未參與尋租的企業。鄧建平和曾勇[18]發現,民營上司公司的政治關聯程度與其經營績效呈顯著負相關關系。倪昌紅和鄒國慶[19]發現,政治關聯程度不利于企業創新,從而降低了企業的財務績效。
+ε
(3)
(4)


(5)
1.描述性統計
主要變量的描述性統計結果如下:Tobin’s Q的均值為2.431,標準差為1.451,說明民營上市公司間的公司成長性也存在一定的差異。Rent最小值為-1.918,最大值為3.410,均值約等于-0.005,表明一些企業的超額管理費用大大超過了平均水平。Subsidy的最小值為0,最大值為0.054,均值為0.010,標準差為0.067,說明政府補貼并不是平均發放給各個民營上市公司的,少部分民營公司奪得了大部分的政府補助。Shrcr1和Debt兩項指標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較大,說明民營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存在較大差異。Presmn的均值為0.270,表明有27%的民營企業董事長和總經理兩個職位由同一人兼任。Loss的均值達到0.110,高于一般研究的統計,說明民營企業的經營狀況普遍較為不理想。
“但是這些錢太過精致了吧,古錢哪有純手工打磨,精雕細刻的道理?”孟導拿起一枚陸教授的古錢,用老賈的話來問陸教授。
2.相關性分析
灶灰洗麻線:把煮好的麻線用灶灰清洗,洗的過程中要不斷敲打麻線,讓它更好吸收,如若敲打,會使麻線漂白和軟化。
地下水中離子比例系數特征,可以有效判斷地下水的可能成因以及地下水化學成分的主要來源及其形成過程[11]。表3為榆林市礦區潛水含水層離子比例關系匯總。
參考杜興強等[22]的研究,本文建立模型(1)和模型(2),用于估計企業的超額管理費用,并將其作為尋租活動的代理變量。


表1 尋租與政府補貼的回歸分析
注:***、**和*代表在1%、5%和10%的水平上顯著,表2同。

(概述參考:媽媽答應包餃子給出差回來的爸爸吃,因生病住院要“我”買現成的餃子煮給爸爸吃,爸爸卻直奔醫院;爸爸在醫院為了照顧好媽媽伏在床沿而睡,媽媽為了讓爸爸睡好,手腳麻木了也不愿驚醒爸爸。)
4.穩健性檢驗
為了增強本文實證結論的可靠性,本文選用了ROA替換原被解釋變量Tobin’s Q帶入模型(4)進行重新回歸,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尋租、政府補貼與民營企業績效的回歸分析及穩健性檢驗
從表2可知,回歸結果與上文基本一致。列(4)中Rent與ROA在1%水平上正顯著,說明民營企業的尋租行為能提高其經營績效。列(5)中Subsidy與ROA在5%水平上正相關,說明政府補貼使企業盈利能力得到提高,H2再次得到驗證。列(6)是將Rent和Subsidy的交乘項加入模型中進行回歸分析,結果發現Subsidy×Rent與Tobin’s Q的回歸系數在5%的水平上顯著為負,說明通過尋租獲得的政府補貼的使用效率可能有待提高,其顯著降低了民營企業的盈利能力,H3再次得到證實。以上結果說明,本文的實證結果是穩健的。
本文基于尋租理論,利用我國2009—2014年滬深兩市民營企業數據,研究尋租、政府補貼與民營企業績效之間關系,研究發現,民營上市公司的尋租強度與其獲得的政府補貼以及企業績效均顯著正相關,尋租不僅可以增加民營企業獲得的政府補貼,還可以提升企業的經營績效;同時,民營企業獲得的政府補貼又與企業績效顯著正相關,獲得的政府補貼越多,企業績效越高;但民營企業通過尋租獲得的政府補貼與企業績效之間的關系不顯著甚至為負,這說明企業通過尋租獲得的政府補貼的使用效率有待提高,尋租的強度會影響政府補貼的使用效果,從而對民營上市公司績效產生負面效應。
從表2中可以看出,隨著磨礦細度的增加,無論是一段選別還是二段選別,精礦品位均逐漸增加,弱磁選與強磁選的鐵綜合回收率僅略有下降。根據生產指標要求,精礦鐵品位必須達到62%以上,因此,綜合考慮選擇一段磨礦細度-0.07 4 mm占72.96%,二段磨礦細度-0.045 mm占74.58%。此時試驗綜合指標為:精礦產率51.41%、鐵品位62.61%、回收率88.12%,尾礦鐵品位8.92%。
根據上述發現,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議:第一,對民營企業來說,雖然尋租行為在短期內對企業的績效有積極影響,但是通過尋租獲得的政府補貼從長期來看對企業的發展不利,因此,民營企業還是應該注重自身“內力”的修煉,減少尋租行為,通過正當競爭的方式獲得政府補貼,以有利于企業績效的提升。第二,對政府來說,應當設法避免尋租行為的發生,通過完善政府補貼的相關法規政策減少政府官員的設租機會;加大監督和懲處力度,使尋租的成本大于收益。第三,政府部門還需要加強對政府補貼資金的監管力度,使政府補貼能夠落到實處,提高政府補貼的使用效率,真正發揮政府補貼的效用。
[1]Faccio,M. Politically Connected Firms: Can They Squeeze the State[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6, 96 (1): 369-386.
[2]Khwaja, A.,Mian, A. Do Lenders Favor Politically Connected Firms? Rent Provision in an Emerging Financial Market[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5,120(4):1371-1411.
[3]余明桂,回雅甫,潘紅波.政治聯系、尋租與地方政府財政補貼有效性[J].經濟研究,2010 ,(3):65-77.
[4]胡旭陽. 民營企業家的政治身份與民營企業的融資便利——以浙江省民營百強企業為例[J]. 管理世界,2006,(5):107-113.
[5]陳冬華. 地方政府、公司治理與補貼收入——來自我國證券市場的經驗證據[J]. 財經研究,2003,(9):15-21.
[6]Faccio, M., Masulis, W. The Choice of Payment Method in Europea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J]. The Journal of Finance, 2005,60(3): 1345-1388.
[7]鄒彩芬,許家林,王雅鵬.政府財稅補貼政策對農業上市公司績效影響實證分析[J].產業經濟研究,2006,(3):53-59.
[8]唐清泉,羅黨論.政府補貼動機及其效果的實證研究——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金融研究,2007,(6):149-163.
[9]潘越,戴亦一,李財喜. 政治關聯與財務困境公司的政府補助——來自中國ST公司的經驗證據[J].南開管理評論,2009,(5):6-17.
[10]Tzelepis, D., Skuras, D. The Effects of Regional Capital Subsidies on Firm Performance: An Empirical Study[J].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2004,11(1):121-129.
[11]陳曉,李靜. 地方政府財政行為在提升上市公司業績中的作用探析[J]. 會計研究,2001,(12):20-28.
[12]邵敏,包群.政府補貼與企業生產率——基于我國工業企業的經驗分析[J].中國工業經濟,2012,(7):70-82.
[13]Hellman, J. S., Jones,G., Kaufinaim, D. Seize the State, Seize the Day: State Captures, Corruption, and Influence in Transition[R]. Wor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2003.
[14]Cooper, M. J., Gulen,H., Ovtehinnikov, A.V. Corporate Political Contributions and Stock Returns [R]. SSRN Working Paper,2009.
[15]汪偉,史晉川. 進入壁壘與民營企業的成長——吉利集團案例研究[J]. 管理世界,2005,(4):132-140.
[16]王海珍,劉新梅,張永勝,等. 高管團隊政府工作經驗、政治網絡與企業績效的關系研究[J]. 軟科學,2008,(7):59-63.
[17]羅黨論,劉曉龍.政治關系、進入壁壘與企業績效——來自民營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管理世界,2009,(5): 97-106.
[18]鄧建平,曾勇.政治關聯能改善民營企業的經營績效嗎[J].中國工業經濟,2009,(2):98-108.
[19]倪昌紅,鄒國慶.高管團隊的政治聯結能改善企業績效嗎——基于戰略視角的分析[J].財經科學,2010,(7):79-86.
[20]郭劍花,杜興強.政治聯系、預算軟約束與政府補助的配置效率——基于中國民營上市公司的經驗研究[J].金融研究, 2011,(2):114-128.
[21]劉俊,曹向.信息披露、尋租與政府補貼有效性[J]. 財經理論與實踐, 2014,(3):92-98.
[22]杜興強,陳韞慧,杜穎潔.尋租、政治聯系與真實業績:基于民營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金融研究,2010,(10):135-157.
[23]李禮,呂鑫.基于演化博弈視角的融資平臺公司尋租行為研究[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15,(4):80-87.
[24]張中華, 杜丹.政府補貼提高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企業投資效率嗎?——基于我國A股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投資研究,2014,(11):16-25.
(責任編輯:徐雅雯)
2016-07-21
胡浩志(1979-),男,湖北新洲人,副編審,博士,主要從事公司治理研究。E-mail:xxxyyy715@126.com
黃雪(1991-),女,河南商城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公司治理研究。E-mail:325149166@qq.com
F276.5
A
1000-176X(2016)09-01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