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平
摘要:在大數據背景下,探索出精準扶貧貧困戶臺帳共建共享模式,對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既全面扶持又因戶施策,提高扶貧政策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最終建立貴陽市精準扶貧貧困戶臺帳共建共享“大數據”資源庫,實現精準扶貧貧困戶臺帳實時查閱,精準扶貧對象實時動態管理,精準扶貧資金實時公開監控,精準扶貧脫貧經驗在線分享與借簽,從而達到精準扶貧。
關鍵詞:精準扶貧;大數據;共建共享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4-0000-02
一、引言
近年來,貴州省“彎下腰來拔掉窮根”,實施精準扶貧“六個到村到戶”,探索出了“摘帽不摘政策”“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等扶貧措施,初步形成了一套可信可行、可學可用、可復制可推廣的“貴州經驗”,創造了全國扶貧開發的“省級樣板”,取得了很好的成績,貧困率逐年下降,但總體來看,貴州的扶貧攻堅任務還很艱巨。
本課題研究將在大數據背景下,探索出精準扶貧貧困戶臺帳共建共享模式,對扶貧對象進行精準識別,動態管理,對每個貧困村、貧困戶建檔立卡,專項扶貧措施與貧困識別結果相銜接,深入分析致貧原因,逐村逐戶制定幫扶措施,并在此基礎上,全面實施的精確長期扶貧機制,引導資源的貧困優化配置,通過準確識別實現了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全面準確的支持,不斷提高扶貧成效和精度。對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既全面扶持又因戶施策,提高扶貧政策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最終建立貴陽市精準扶貧貧困戶臺帳共建共享“大數據”資源庫,實現精準扶貧貧困戶臺帳實時查閱,精準扶貧對象實時動態管理,精準扶貧資金實時公開監控,精準扶貧脫貧經驗在線分享與借簽,從而達到精準扶貧,確保貴陽市到2020年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二、研究現狀
聯合國(認為經濟增長并不會自動有益于貧困群體,而需要建立配套的機制和制度來保證貧困人口受益,尤其是賦予貧困人口獲得健康和教育的權利。美國經濟學家認為,評判發展的焦點應該是以人的發展核心,包括人的健康、教育水平等。財富、收入、技術進步等物質財富增長是為人的發展和人的福祉服務的。人口貧困的關鍵是自助能力的缺失,也就是貧困是對人們的基本行為能力的剝奪,而不僅僅是他們收入水平的低下。這種觀點為不發達國家反貧困活動提供了新的研究視角。世界銀行(研究報告指出,減貧重點應該在貧困人口集中的社區增加他們參與經濟、社會和政治的機會,包括參與市場經濟的知識技能培訓、教育發展、醫療衛生服務、提高地區自主治理能力等關鍵方面,為貧困居民創造脫貧發展的條件。并且可以通過社會和醫療保險計劃,增加他們獲得信貸、進入本地市場和參與基礎設施項目的機會,增強他們低于風險和擺脫貧困的能力。
三、“大數據”精準識別幫扶對象機制研究
針對前些年技術水平以及禁錮的傳統思維模式,對貧困對象的辯識只是停留在縣、村一級。本研究將運用“大數據”精準識別思維,實現了對各個貧困村寨貧困戶建檔立卡,將每個扶貧對象的基本信息、生活動態情況錄入到大數據平臺。從而建立起一整套可信可用的扶貧對象大數據網絡信息平臺及數據庫。指定的數據采集小組通過由上而下按照逐級劃分走基層、錄數據。有關部門將同時協助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論證和匯總,確保采集到的基礎數據準確無誤,并且對采集到的扶貧數據分析要做到村不漏戶、戶不漏人。同時再發動廣大基層群眾自主性組織的社會監督管理力量,給予廣大老百姓權利,充分發揚基層民主,鼓勵他們自行辯別身邊的人是否屬于精準扶貧對象。通過自我管理、自我監督,大大的提高了扶貧對象定位的瞄準效率,精確定位,一步到位。扶貧變革模式就由小樣本數據的分析轉變為了全覆蓋式精準的大數據分析。改變過去沒有數據支持的粗放型扶貧模式為以“大數據”為支撐的集約式扶貧模式,從而實現大數據精準扶貧。
四、“大數據””精準扶貧貧困戶臺帳建立機制研究
推行大數據精準扶貧管理模式,就是在綜合利用網絡寬帶技術、遙感遙測技術、多媒體及虛擬仿真等數字技術的基礎上,深入統計分析扶貧人口、產業、環境等相關數據資料,整合農村、環境、交通、資源、基礎設施等領域的信息,了解和掌握扶貧對象的生活需求和利益訴求,為扶貧攻堅工作提供貧困地區人口、經濟、社會、地質災害、資源、生態環境、氣候等綜合信息的數字化、信息化、仿真化、網絡化、可視化等決策依據,提高扶貧攻堅工作的科學化和精確化。在這一工作過程中,要高質量高標準的建設好精準扶貧大數據信息平臺,客觀公正的采集貧困戶的數據信息,平臺數據要確保準確、實用、全面,并且要兼顧重點和一般,平臺數據要實行動態實時更新管理,相關部門要協同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論證、匯總,確保貧困戶數據精確無誤,對扶貧數據采集分析一定要做到村不漏戶、戶不漏人。
五、“大數據”精準扶貧對象預測機制研究
通過把數學算法運用到海量貧困戶數據上來預測事情發生的可能性。對扶貧對象的動態信息管理系統在大數據的支持下也能有效實現準確預測評估。通過合理的預測評估,我們完全可以精確了解扶貧對象的真實需求,妥善處理扶貧攻堅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有針對性地引導扶貧資金的流向,解決貧困農戶最急需的困難。“好鋼用在刀刃上”,從而有效地避免“手榴彈炸跳蚤”的現象。同時,通過合理的預測,極大避免了扶貧資源的浪費,提高了精準扶貧的效率。但不可否認的是,人的作用依然沒有辦法被大數據的作用完全替代。大數據預測的結果,我們只能作為參考結果。精準扶貧決策的制定還需要在工作中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充分發揮扶貧工作的主觀能動性,結合大數據的合理預測,最終作出最科學的決策。
六、“大數據”精準扶貧扶貧對象動態管理機制研究
廣泛采集扶貧數據的基礎上建立科學系統性的貧困戶和貧困戶識別臺帳并對其進行實時信息化管理,并建立扶貧對象數據臺帳,從而減少從前扶貧目標偏離的問題,提高貧困戶的定位準確性與完整性。這種實時動態調整管理,可以極大解決以往瞄準扶貧目標靜態、滯后、偏離等弱點。在動態數據管理中,對扶貧農戶的基本信息、動態信息進行全方位的把握與管理。同時還可以對扶貧資源進行全面管理,精準管理每一筆扶貧資金的流向,確保專款專用,落到實處。在進行實時動態管理的同時,我們還可以實現扶貧對象動態調整,因為扶貧對象本身就是在動態變化。不可能一部分人永遠是貧困戶。在通過大數據對扶貧對象信息的定量分析之后,我們就可以準確無誤把握哪部分扶貧對象已經脫貧摘帽,哪部分貧困戶還處于貧困線以下。這樣做法就及時更新了大數據庫,既省去了工作人員的反復統計的繁瑣,也極大地節省了扶貧資源。
七、“大數據”精準扶貧貧困戶臺帳共建共享機制研究
縣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通過統一協調組織各相關行業部門開展扶貧信息采集工作,建檔立卡貧困村由同步小康駐村工作組、駐村干部完成信息采集工作,非建檔立卡貧困村由駐村干部進組入戶采集農戶信息。信息采集員要向貧困農戶認真講解各類采集指標涵義,通過查看一折通、戶口簿、土地證、住房等情況,詢問教育、健康、產業收成等情況,了解貧困戶的現實困難、生活需求、發展意愿等情況的方式逐表逐項據實填寫收集。紙質版農戶信息收集完成后,村級要妥善保存信息表格檔案。村級將紙質版信息檔案提交鄉鎮政府扶貧工作組,鄉鎮政府逐一對數據檔案的規范性和完整性進行審核,審核無誤后上報縣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縣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組織相關行業部門再次審核數據信息,對有問題的數據,由相關行業部門負責指導重新采集。縣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統一組織協調,抽調相關工作人員開展精準扶貧大數據平臺信息錄入工作。
八、結論
大數據背景下,對扶貧對象進行精準識別,動態管理,對每個貧困村、貧困戶建檔立卡,專項扶貧措施與貧困識別結果相銜接,深入分析致貧原因,逐村逐戶制定幫扶措施,并在此基礎上全面推行精準扶貧長效機制,引導扶貧資源優化配置,實現精準扶貧貧困戶臺帳實時查閱,精準扶貧對象實時動態管理,精準扶貧資金實時公開監控,精準扶貧脫貧經驗在線分享與借簽,從而達到精準扶貧。
參與文獻:
[1]維克·邁爾-托舍恩伯格.大數據時代[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邱仁宗.大數據技術的化理問題[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4(1):36-48.
[3]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2015-10-29.
[4]習近平.堅持精準扶貧,不能手榴彈炸跳蚤.2015-3-15.
[5]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肯尼思.庫克耶.大數據時代:生活、工作與思維的大變革[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3.
[6]公衍勇.關于精準扶貧的研究綜述[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5,3.
[7]嚴俊凱.“大數據”助力精準扶貧[J].經濟管理,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