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巍
摘要:財務管理與控制是企業一項重要的經營管理工作,對提高企業資金利用效率、防范經營風險、改善經營環境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市場經濟條件下,國有企業要轉變財務管理觀念,強化財務控制,提高資本運行效率,不斷增強市場競爭力。本文對國有企業財務管理與控制存在的問題以及應對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企業;財務管理;財務控制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4-000-01
一、企業財務管理與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預算控制作用弱化
國有企業尚未落實全面預算管理,嚴重弱化了預算控制的指導作用,具體表現在:國有企業對預算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沒有準確預測預算年度內的市場變化;企業對全面預算形成片面認知,將全面預算替代為財務預算,難以發揮全面預算科學預測、全面控制的作用;預算編制方法欠缺科學性,執行力度不足,并且預算考核結果沒有與部門、個人利益掛鉤,難以調動起全員參與預算控制的積極性。
(二)風險管理不到位
市場經濟環境下,國有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日益加大,但是國有企業受計劃經濟體制的經營觀念影響,未對風險管理引起足夠重視,具體表現為:財務管理人員的風險意識較為薄弱,致使企業的財務風險進一步增大;有的國有企業在對外投資上,沒有進行科學的可行性論證,盲目決策使企業投資風險有所增大;在當前的新形勢下,國有企業的經營、投資日趨復雜化,這就要求企業必須加強資金管理,但由于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不順暢,致使對資金流向的管控不到位,從而使資金風險管控成為薄弱環節。
(三)財務信息有效性差
在國有企業中,信息是財務管理與控制的基本要素之一,有價值的信息對于經營決策具有重要意義,能夠大幅度提升企業創造價值的水平。但從目前的總體情況上看,企業財務信息普遍存在失真和溝通不暢的問題。由于國有企業一直沿用著口頭匯報和財務報表上報的方式,由此所反映出來的財務狀況,存在失真的可能性非常大。同時,企業內部的信息系統不完善,加之領導對系統建設的重視程度不夠,影響了信息的暢通性,嚴重制約了企業經營效率的提升。
(四)財務監督力度不足
國有企業的特殊性決定了監察、審計等職能部門與企業內部的其他部門之間存在著隸屬關系,由此導致了監察、審計的獨立性受到了極大程度地削弱,致使評價與監督等職能無法正常行使,未能充分發揮出內部審計的作用,財務監督流于形式。此外,由于部分國企的領導沒有認識到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要性,造成了內部審計的開展受到多重阻礙,有的國有企業未對內審機構的職能進行明確劃分,查賬和財務報表成為了內審的工作重點,未能有效監督內部控制的實施。
二、做好企業財務管理與控制的具體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預算控制體系
國有企業應提高預算約束力,落實全面預算管理,強化對資金活動的有效控制。首先,國有企業要成立預算管理委員會,明確預算管理委員會的職能,健全預算管理制度,突出預算在內部管理中的地位。其次,企業應采取上下結合的方式編制預算,先確定預算目標,從銷售預算開始編制,而后依次進行成本、采購、財務、現金流預算的編制。再次,強化預算執行,保證預算執行的剛性,對預算執行差異進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彌補或控制差異,并結合實際情況對預算進行適當調整。最后,建立預算考核體系,從多個角度出發對預算執行結果和企業經營狀況進行綜合性評價,將考評結果與部門利益、員工薪酬掛鉤,落實相應的獎懲措施。
(二)強化風險管控
國有企業要加強風險管控,避免企業陷入經營危機,提高國有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首先,企業應加大風險管控力度,在投資上除了要做好調研工作之外,還應采用科學的方法進行預測,為決策提供依據。同時,要不斷提升財務管理人員的風險意識,并針對高風險投資業務進行內部監督和控制。其次,國有企業應結合實際情況,構建完善的資金管理體系,對資金進行嚴格管控,杜絕資金體外循環的情況發生。企業的所有收入均應當納入到財務統籌管理范圍,并由專人負責對各業務部門的資金使用情況進行檢查。再次,應對生產經營中的資金余缺進行調劑,以此來確保資金在企業內部的均衡流動,使資金保持良性循環。
(三)加強財務信息溝通
國有企業想要做好財務管理與控制工作,就必須對信息的重要性予以足夠的重視,并結合當前的現狀,加快信息化的建設進程。企業應確定信息化的建設目標,據此提出合理可行的方案,引進相關的專業人員,對其職責加以明確,為信息化建設打好基礎。在具體建設的過程中,要加大管理力度,并將財務內部控制的需求傳達給信息化專業人員,使建設的信息化系統有助于財務管理和控制工作的開展。同時,國有企業可將戰略部署與信息化進行緊密結合,借助信息化的優勢,推動企業價值的提升。此外,為確保信息的通暢性,企業應建立起一個符合財務控制要求的信息溝通渠道,在渠道的選擇上,要充分考慮信息的特點,避免信息在傳遞中丟失。
(四)強化財務監督管理
國有企業必須不斷提升內部審計的地位,保障其獨立性與權威性。企業應圍繞內部審計與財務檢查這兩項工作,構建完善的財務監控體系,從而使財務與審計兩大部門聯手對企業的生產經營等活動進行監控,通過監督檢查,及時發現企業內部存在的各種問題,采取有效的方法和途徑加以解決處理,確保企業能夠按照既定目標穩步發展。同時,企業還應對內部審計制度予以強化,可按照相關規定,并由單位領導或董事會等權利機構對內審工作進行組織和管理,確保內審機構在企業內部的獨立性。此外,企業要不斷加強內審隊伍的建設,提高內審人員的素質和水平,打造一支專業素質高的內審隊伍,借此來提升內部審計質量。
三、結論
總而言之,財務管理與控制直接關系到企業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的優劣,所以企業必須將財務管理與控制作為經營管理的重要內容,健全財務管理與控制體系,維持企業良好的運營環境。企業要從預算控制、風險管理、財務信息化建設以及財務監督等方面強化財務管理與控制,從而不斷提高財務管理水平,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陳金香,康紹大.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成本管理與控制探討[J].財會通訊,2014(7):48-49.
[2]林曉玲.基于企業內部管理控制視角的財務風險預警研究[D].南華大學.2014.
[3]高岷,黃重慶.企業財務管理與財務管理風險控制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4(4):66-68.
[4]陳忠兵.淺談我國企業財務管理控制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中國商貿,2013(8):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