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珍香+羅和平+張金萍+熊筱艷+楊芳



摘 要 目的:探討胸腺肽對復發性口腔潰瘍患者的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細胞亞群的影響。方法:選取復發性口腔潰瘍患者100例,依據隨機分配原則分為維生素組和胸腺肽組各50例。維生素組患者給予20 mg維生素B2 口服治療,胸腺肽組患者在此基礎上給予20 mg胸腺肽口服治療。采用免疫酶法檢測T淋巴細胞亞群(CD3、CD4、CD8)、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隨訪1年,統計分析所有患者臨床療效、淋巴細胞轉化率、紅細胞玫瑰花環形成細胞率、T淋巴細胞亞群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治療后,胸腺肽組患者治療有效率、CD3、CD4、CD4/CD8、淋巴細胞轉化率、紅細胞玫瑰花環形成細胞率、IgA、IgG、IgM水平均明顯高于維生素組(P<0.05),而2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無顯著差異性(P>0.05)。結論:口服胸腺肽治療可有效改善復發性口腔潰瘍患者的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增強機體免疫力,提高患者的臨床療效,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臨床作進一步實踐。
關鍵詞 胸腺肽 復發性口腔潰瘍 T淋巴細胞亞群
中圖分類號:R979.5; R781.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6-1533(2016)19-0031-03
Effect of thymosin on the levels of immunoglobulins and T lymphocyte subsets of 5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oral ulcer
CHEN Zhenxiang*, LUO Heping, ZHANG Jinping, XIONG Xiaoyan, YANG Fang(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Pingxiang City, Pingxiang 33705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thymosin on immunoglobulin and T lymphocyte subsets of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oral ulcer. Methods: One hundred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vitamin group and a thymosin group with 50 cases each. The vitamin group was orally given 20 mg vitamin B2 while the thymosin group was orally given 20 mg thymosin besides 20 mg of vitamin B2. The levels of Immunoglobulins (IgA, IgG and IgM) and T lymphocyte subsets (CD3, CD4 and CD8) were detected by immunoenzyme method. All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one year and their curative effectiveness, the lymphocyte conversion rate, erythrocyte rosette formation cell rate, T lymphocyte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CD3, CD4, CD4/CD8 levels, lymphocyte conversion rate, erythrocyte rosette formation cell rate and immunoglobulin levels were higher in the thymosin group than in the vitamin group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re were no prominent differences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Oral thymosin can improve the levels of immunoglobulins and T lymphocyte subsets of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oral ulcer, enhance immunity and improve clinical curative efficiency with good safety. So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further practice.
KEY WORDS thymosin; recurrent oral ulcer; T lymphocyte subsets
復發性口腔潰瘍又稱復發性阿弗他口炎,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口腔疾病之一,可導致潰瘍、燒灼感疼痛等癥狀,好發于唇、頰、舌緣等部位,影響患者的正常飲食,進而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1]。目前,藥物治療是臨床上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常用的手段之一,可有效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但由于其周期性、復發性、自限性等特征,仍有部分患者治療后出現復發,導致療效欠佳。有研究顯示,通過改善復發性口腔潰瘍患者免疫功能狀態,可提高對患者的治療療效[2]。而有相關研究表明,胸腺肽可使失衡的免疫細胞恢復正常,進而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然而關于胸腺肽用于復發性口腔潰瘍治療及其對患者的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細胞亞群的影響的研究較少[3]。對此,為了進一步提高患者的臨床療效,本研究通過給予患者胸腺肽治療,探討其對患者療效、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細胞亞群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臨床資料 選取2012年6月至2015年1月期間我院確診治療的復發性口腔潰瘍患者100例,依據隨機分配原則分為維生素組和胸腺肽組,每組50例,維生素組:男22例,女28例,年齡23~57歲,平均年齡(34.28±10.24)歲,病程1~4年,平均病程(1.73±0.43)年,依據潰瘍數量分為單發7例,多發43例,胸腺肽組:男25例,女25例,年齡22~59歲,平均年齡(35.37±10.51)歲,病程1~4年,平均病程(1.67±0.40)年,依據潰瘍數量分為單發9例,多發41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潰瘍數量等資料上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
2)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經臨床癥狀、血常規、病史等檢查證實為復發性口腔潰瘍[4]; ②治療前1個月內無抗生素或免疫治療史;③患者或其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伴有心、肝、腎等重要器官嚴重性疾病;②有血液系統嚴重性疾病;③本次治療藥物過敏史。
1.2 方法
1)治療方法 維生素組患者給予20 mg維生素B2 (湖北廣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5 mg×1 000片/瓶)口服治療,20 mg/次,3次/d,持續3個月,胸腺肽組患者在此基礎上給予胸腺肽(西安迪賽生物藥業有限責任公司,5 mg/片)口服治療,20 mg/次,3次/d,持續3個月,對潰瘍愈合或發病顯著減少者可降低劑量至15 mg/次,持續時間可縮短至2個月。
2)指標觀察和隨訪 患者于早晨空腹抽取左上臂靜脈血6 ml,置入無菌抗凝試管中,采用免疫酶法檢測CD3、CD4、CD8、IgA、IgG、IgM水平,通過E-玫瑰花環形成試驗測定紅細胞玫瑰花環形成細胞率,通過T淋巴細胞轉化試驗測定淋巴細胞轉化率,并通過電話或復診等方式進行為期1年的隨訪,統計分析所有患者臨床療效、淋巴細胞轉化率、紅細胞玫瑰花環形成細胞率、T淋巴細胞亞群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其中不良反應主要包括頭暈、惡心、嘔吐、瘙癢等。
1.3 療效評估標準
臨床癥狀消失、潰瘍愈合且隨訪期間無復發為治愈,臨床癥狀顯著緩解、潰瘍基本愈合且總間歇時間延長為顯效,臨床癥狀緩解、總潰瘍數減少且總間歇時間延長為有效,臨床癥狀、總潰瘍數、總間歇時間無變化或病情惡化為無效,治療有效率=(治愈數+顯效數+有效數)/總例數×100%[5]。
1.4 統計學數據處理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對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對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時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療效比較
胸腺肽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維生素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 CD3、CD4、CD8水平比較
治療前,胸腺肽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與維生素組基本相同,無顯著差異性(P>0.05);治療后,它們明顯高于維生素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2.3 淋巴細胞轉化率、紅細胞玫瑰花環形成細胞率、IgA、IgG、IgM水平比較
治療前,胸腺肽組患者淋巴細胞轉化率、紅細胞玫瑰花環形成細胞率、IgA、IgG、IgM水平與維生素組基本相同,無顯著差異性(P>0.05);治療后,它們明顯高于維生素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2.4 不良反應
2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基本相同,無顯著差異性(P>0.05),且所有患者未經任何治療均恢復正常(表4)。
3 討論
復發性口腔潰瘍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口腔炎性病,是指反復發生的口腔黏膜局限性潰瘍損害,其病因與機體免疫功能、病原體感染、生活習慣等因素有關,藥物治療為主要治療方式為,可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6]。維生素B2 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具有影響機體生物氧化的作用,在復發性口腔潰瘍治療中,可有效緩解機體的炎癥反應,促進潰瘍的愈合,但仍有部分患者緩解停藥后易出現復發,其遠期療效不完全令人滿意[7-8]。
有研究顯示,復發性口腔潰瘍與機體免疫功能紊亂有關,這可能是由于潰瘍前期各種因素使人體正常的免疫系統對自身組織抗原產生免疫反應,損害區表現為淋巴細胞浸潤,繼而形成口腔潰瘍,同時于愈合期因低下的免疫功能導致口腔黏膜角化程度差,口腔黏膜變薄,而形成口腔潰瘍,表現為長期不愈合的潰瘍,提示臨床上除緩解患者臨床癥狀外,還應提高患者免疫力方可有效預防復發[9-10]。而免疫球蛋白是指具有抗體(Ab)活性或化學結構,與抗體分子相似的球蛋白,如IgA、IgG、IgM等,T淋巴細胞亞群則可在胸腺激素的誘導下分化成熟,成為具有免疫活性的T細胞,淋巴細胞轉化率是反映T淋巴細胞的應答能力的指標,可有效反映機體細胞免疫功能,此外,T淋巴細胞表面有綿羊紅細胞(SRBC)受體,可與SRBC結合形成花環樣細胞團,紅細胞玫瑰花環形成細胞率則是測定該受體結合情況的指標,其水平反映機體T細胞的數量及細胞免疫水平,故上述指標均可作為檢測機體細胞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標。阮文仲[11]及陳霞等[12]的研究表明,胸腺肽是一種免疫調節藥,具有調節和增強人體細胞免疫功能的作用,可有效改善機體的免疫功能。對此,本研究表明,胸腺肽治療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臨床療效、改善復發性口腔潰瘍患者的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增強機體免疫力。2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基本相同,表明胸腺肽治療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這2種藥物治療口腔潰瘍的可能機制是①維生素B2在進入口腔后可迅速散布潰瘍病灶,通過其分子中異咯嗪上1, 5位N存在的活潑共軛雙鍵起到遞氫的作用,可以黃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和黃素單核苷酸(FMN)兩種形式有效參與氧化還原反應,提高肌體對蛋白質的利用率,減輕炎癥反應所產生的自由基對口腔組織的氧化損傷,進而維護口腔細胞膜的完整性,促進黏膜組織的生長發育,同時可有效保護口腔黏膜組織及皮脂腺的功能,達緩解口腔內炎癥反應、促進潰瘍愈合的作用[13]。②胸腺肽的主要活性成份是由28個氨基酸組成的胸腺肽α1(Tα1),可有效通過對T4輔助細胞的激活作用來增強淋巴細胞反應,促使有絲分裂原激活后的外周血中的T淋巴細胞成熟,使其轉變為致敏小淋巴細胞,促使功能淋巴細胞E玫瑰花結形成率增多,恢復患者的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促進細胞表面分化抗原的表達,進而分泌或釋放淋巴毒素、炎癥因子等免疫活性物質,與相應抗原起特異作用使抗原所在細胞破壞,從而調節和增強人體細胞免疫功能,保護口腔內的細胞和組織免受細菌、病毒等病原體的侵襲和損害,有利于減少患者復發的風險,從而提高患者的遠期療效[14-15]。
綜上所述,胸腺肽治療可有效改善復發性口腔潰瘍患者的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增強機體免疫力,提高患者的臨床療效,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臨床作進一步實踐。
參考文獻
[1] 徐忠敏, 陳中萍, 彭德榮. 社區輕型復發性口腔潰瘍患者健康教育認知和需求調查研究[J]. 上海醫藥, 2016, 37(4): 37-38.
[2] 張莉芹, 邊芳, 單金姝, 等. 中西醫結合治療對復發性口腔潰瘍免疫功能的影響[J]. 新中醫, 2015, 47(9): 171-172.
[3] 林貽照, 嚴匯, 陳和文. 胸腺肽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J]. 臨床肺科雜志, 2016, 21(7): 1216-1219.
[4] 張莉芹, 邊芳, 單金姝, 等. 中西醫結合治療對復發性口腔潰瘍免疫功能的影響[J]. 新中醫, 2015, 47(9): 171-172.
[5] 張小恒, 潘燕凌. 雙黃連口服液聯合維生素C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30例[J]. 西部中醫藥, 2015, 28(8): 111-112.
[6] 張麗. IL-17、IL-23在復發性口腔潰瘍患者血清中的表達及意義[J]. 醫學臨床研究, 2016, 33(1): 157-158.
[7] 李靜華, 徐春梅. 針刺對復發性口腔潰瘍患者T淋巴細胞亞群影響的臨床研究[J]. 實用口腔醫學雜志, 2014, 30(6): 864-865.
[8] 潘先文. 玉屏風顆粒聯合地塞米松粘貼片對復發性口腔潰瘍患者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及療效觀察[J]. 新中醫, 2015, 47(11): 158-159.
[9] 馬婧媛, 李靖敏, 顧豪勇, 等. 胸腺肽腸溶片與轉移因子口服液治療糜爛型口腔扁平苔蘚的臨床療效比較[J]. 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 2014, 33(9): 688-691.
[10] 曾林. 胸腺肽腸溶片聯合維安酯膠囊治療口腔扁平苔蘚的臨床觀察[J]. 國際醫藥衛生導報, 2013, 19(12): 1823-1825.
[11] 阮文仲. 胸腺肽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的療效觀察[J]. 成都醫學院學報, 2012, 7(3Z): 105-106.
[12] 陳霞, 金劍. 136例胸腺肽不良反應分析[J]. 上海醫藥,
2011, 32(4): 183-185.
[13] 孫曉輝. 大蒜素聯合維生素對復發性口腔潰瘍患者的臨床研究[J]. 國際醫藥衛生導報, 2015, 21(20): 3045-3048.
[14] 謝文, 黃志權, 王友元, 等. 激光聯合胸腺肽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的臨床效果分析[J]. 白求恩醫學雜志, 2015, 13(3): 306-307.
[15] 毛治芳, 易鴻. 曲安奈德聯合胸腺肽治療口腔扁平苔癬的觀察[J]. 醫學臨床研究, 2012, 29(7): 1374-1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