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達人
國家發改委、教育部近期聯合發布《關于做好2016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計劃編制和管理工作的通知》,進一步擴大部分省份承擔的兩類專項計劃規模,即在東部地區高校安排更多專門招生指標面向中西部地區招生,受到廣泛關注。
近些年來,地方政府大力加強了對教育的投入,但是長遠看投入重心還要下移,需要更加關注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通過實地考察,越是在貧困地區,老百姓對于中職教育免學費政策的反響越熱烈。我們在討論教育公平的時候,在討論教育投入的時候,是否應該對職業教育給予更多的關注?對于“雙一流”建設,國家和很多省份的決心和投入都很大,也積極推動具備條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國家有計劃支持一批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應該把支持高水平職業院校建設與“雙一流”建設、高水平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匹配起來。我始終認為,高職院校應該積極服務國家創新驅動戰略,也應該主動融入國家創新體系中,主動為產業轉型升級、創新驅動、技術革新等提供技術和人才支撐。這就需要打造升級版的高等職業院校。應該依托一些高職院校的辦學優勢和區域產業特點,在學校里建設一批面向一兩個行業或產業的產學研綜合平臺,使其成為高職院校提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的平臺、“雙師型”教師成長的平臺以及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平臺。這一建設應該兼顧東部和中西部地區,對于中西部地區而言,還需要對職業院校的基礎能力建設給予額外的關注和投入。
當我國的各類大學,尤其是高職院校都逐漸“優質”起來的時候,當我們的孩子對于適合自己的大學和人生發展路徑可以預期、有更多選項的時候,考生和家長面臨高考的焦慮感就會逐漸降低,我們離教育公平的理想可能就會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