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悅
摘要:地方政府創新是改進工作的有效渠道和解決問題的思路源泉,同時也是更好的為群眾服務的重要方法,特別是在級別較低的、少數民族聚居的政府部門,又要完成上級交代的任務,又要符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創新就顯得尤為重要。地方政府創新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本文以和田市政府為例,大致介紹了七點現存障礙問題。
關鍵詞:地方政府創新;現存障礙;推動機制
中圖分類號:D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10-0071-02
提到地方政府創新不得不先說地方政府治理,很多學者也將他等同于地方治理。地方治理目前的研究可以大致歸納出:政府的本質是用社會讓渡給它的那部分權力來維護社會交往的正常秩序,保護私人的財產權,從而達到整個社會節約交易成本的目的。政府治理是要建立起一種相互制約機制,以保證人民讓渡的權力和以稅收形式形成的政府收入,能夠真正用到人民需要的地方去,提高人民的福利水平。在我國,新疆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著獨特的治理形式。和田市作為縣級市,接受上級部門垂管,除了上傳下達,對于和田市的管理、創新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關于地方政府創新研究較早的國內研究者陳天祥從新制度主義的視角考察了中國地方政府的制度創新問題,認為地方政府創新有四個方面的動力來源,即憲法秩序的變化、制度創新成本低、良好的預期收益以及較強的創新能力。政府角色的定位是政府創新的前提,貧窮地區往往出現政府管理過于全面,指揮涉及各個領域,和田地區更是如此。基層政府往往不能夠把握住宏觀調控,規范市場秩序,很多方面還處于粗暴管理,以和田玉為例,和田地區不乏優質的特色玉石,難點是不成規矩的分散在市民手中,不能形成市場規模,創造不了大的價值。政府應發揮服務引導作用,如做好政策宣傳,讓群眾自愿將“存玉”變成流動的資產,同時,還可以聘請專家團隊,統一正規的評估和田玉價值,公開透明的衡量和田玉。和田每年都有玉石文化節,擴大和田玉知名度,但是效果并不佳。大家對于和田玉市場的口碑越來越差。
從這個縮影,我們來看和田地方政府在創新過程中的障礙和問題。
貧困是制約地方政府創新的根本障礙,當地政府的主要工作是維護穩定和扶貧開發。和田整個地區的貧困在全國來看都是罕見的。習總書記提出在2020年實現全國所有貧困縣摘帽的目標,正在一步步的努力,我們期待四年后和田地區不再是貧窮落后的典型代表。除了貧困,還有很多原因也造成了和田市政府創新。
一、自然條件差
自然條件惡劣是貧困產生的客觀原因。和田自然條件及其惡劣,當你身處和田,特別是遇到一年中300多天的風沙天氣時,我想,所有人都會感慨,在這樣的地方竟然有人類生存,人類是多么的頑強。
二、交通不便
和田市處于偏遠位置,遠離經濟中心地區,地理位置十分不利,路線長,交通受阻,從烏魯木齊至和田最短路程約為1500多公里,乘飛機需一個半小時,這在內地,都可以飛過好幾個省份了,乘汽車需23小時,乘火車則要繞經喀什需35小時左右。交通不便不僅制約了人口適度集中,更加劇了人口居住的分散性、封閉性和扶貧投入成本,還制約了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
三、人口素質低
人口素質低,造成了工作的難度,很可能一項政策的下達在經濟條件一般的地區需要一天,而在這里,可能一個星期都不能夠讓農牧民們接受。和田市2010年文盲人口數占15歲以上人口數的11.07%比例超過1/10,農民素質較差,受傳統小農經濟觀念的影響,因循守舊,缺乏創新的思想;農民不懂農業方面新知識、新技術,無法有效地掌握科學種田的知識和技能;市場意識淡薄,信息接受與反饋能力差,不了解現代農業生產經營管理的基本知識,當工作人員要傳播新知識、新技術、新政策的時候,工作人員要先讓他們看見這些新東西的利好,農牧民才有可能去學習,當他們真正開始學習的時候,工作人員又要教會他們很多基礎性的知識,比如溫度計怎么看,這樣非?;镜膯栴}。所以說基層的工作非常難以開展。
四、人力資源匱乏
和田市惡劣的自然條件和落后的經濟發展使高學歷人才不愿在和田工作定居,雖然有地區補助,各類津貼,但是仍然留不住高質量人才,使得和田市行政機關管理內部總體人力資源質量不高,也導致工作質量不高;和田地區的孩子們進入內地初中班和內地高中班的有一定數量,但是,轉往其他省市完成大學教育后不愿意再回到和田工作,其他地區響應國家號召來到和田參加支援建設的人才最終愿意留在和田的也不多,使和田人力資源十分匱乏。
五、維穩的嚴峻形勢和既得利益關系束縛了地方政府的制度創新
當前國際及新疆的形式多變,我國進入了不協調因素的活躍期和社會矛盾的多發期,維護社會穩定越來越成為壓倒一切的政治任務。由于當前的社會矛盾聚焦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面臨著更為嚴峻的維穩形勢,維穩牽涉了地方政府的大量精力,一切以穩定為前提,一切以穩定為重心,各個部門都承擔有不同程度的維穩工作,地方政府創新與規避風險、追求政治上安全性的官場文化多少有相違背的地方,勢必對地方政府的創新產生一定的束縛。
六、可能影響利益調整和價值分配
地方政府的創新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導致利益削減和價值分配。在地方政府的創新過程中,如果涉及到制度創新的部分,其間必然涉及地方政府之間、地方政府各部門之間、地方官員之間等利益關系的調整,很可能會走到制度創新的對立面,利用其掌握的各種資源,阻礙制度創新的推行,從而提高了制度創新的成本。
七、地方政府創新過程中的“變味”
地方政府在履行其職能時的理性選擇導致了各種有目的的行為,而這些行為在實現其預定目的的同時,也連帶產生了一系列非預期的結果,如對來自上級命令的“應對”、“變通”、“選擇性執行”甚至“共謀”行為。這在基層的工作中是非常普遍的現象,而且,和田市人民政府中有許多知識有水平有限的工作人員,特別是少數民族,對于漢語的理解也有限,在執行上級命令的時候缺斤少兩、甚至弄虛作假。這些行為構成了“創新”的基本來源,有可能成為被人們普遍接受的“潛規則”,長期以來,甚至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獲成為一個約定俗成的正式制度。所以,實質上,地方政府的創新行為在某些情況下更多地是作為副產品而出現的,而這種副產品的出現是地方政府理性選擇行為的結果。
任何新生事物都需要被包容,和田這個一直生活在偏遠地區的孩子的改變更應該被包容,地方政府創新的外部環境不夠樂觀,素質滯后、缺乏理解、社會苛求等都使得創新者在創新時受到很大的牽制?;谝陨掀唿c現存問題,建議從以下六點出發改進:“根本大法和各類法律相結合”;把握十九省市援疆的契機,借鑒內地的,立足本地的;注重民意表達;構建有效的指導機制來引領創新;設計健全的考評機制來保障創新;營造包容的外部環境來支持創新。
當前的經濟“新常態”以及“互聯網+”正在改變政府的執政方式,也在悄然的改變執政理念,政府更加注重民眾的訴求,要對突發事件作出更快的回應,要將工作更加透明化和公開化,我們認識到,這是一把雙刃劍,互聯網的普遍和深層次的運用能夠很快的傳遞信息,提高效率,但同時也讓行政機關人員膽戰心驚,但可以相信這只是一個過程,當“官員”們適應了放大鏡,同時更加為民考慮問題的時候,互聯網就是推動地方政府創新的得力工具。
參考文獻:
[1]趙光勇.政府改革:制度創新與參與式治理——地方政府治道變革的杭州經驗研[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
[2]蔡瀟彬.作為副產品的創新:理性選擇視野下地方政府創新研究[J].天津行政學院學報,2105,9:27-33.
[3]張緊跟.論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視野中的珠三角地方政府創新[J].學術研究.2015,2:56-62.
[4]袁建軍.政府行為結構與地方政府創新[J].行政論壇,2012,(3).
[5]張志辰.我國地方政府創新行為的制度分析[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版),2011,(1).
[6]第二屆“政法微博與社會管理創新”峰會在北京舉行[J].信訪與社會矛盾問題研究. 2014(02).
[7]高新軍.我國地方政府制度創新項目何以能夠做到可持續發展[EB/OL].(201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