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霞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高校的預算管理在財務管理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它聯系著高校財務預算的編制、執行、監管和考核在高校財務管理占得分量越來越重,其準確性和科學性,同高校教育事業的有序發展密切相關。針對目前高校預算管理存在的諸多問題,如何加強高校預算管理提幾點建議。
關鍵詞:高校;預算管理;建議
高校預算是指高等學校根據事業發展規劃和目標而制定的的年度財務收支計劃,財務管理活動的核心和主線,是實現各項教學研究、科研成果、學校的基礎建設以及學校可持續發展等各項目標的前提和條件。因此,加強高校財務預算的管理,使資金的使用更加科學、合理、有效,對提高高校的資金使用效益和財務管理水平,實現合理的資源配置都有重要的意義。
一、高校預算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財務預算管理編制體系薄弱
很多高校的預算管理歸屬于學校財務管理,長期以來得不到學校領導的重視,有的高校雖然健立了預算編制流程,制定了相關的規章制度,但是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未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編制的預算也不夠系統、全面,隨意性較大。
(二)是預算編制方法不夠科學合理
我國高校的預算編制大都是以上年度收支為基數,采用的是增量預算編制方法,由于編制預算方法的不科學、不合理、不全面等,導致在實際執行過程中不斷出現調整、變更、追加經費等現象,減弱了預算管理在財務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三)是項目資金缺乏科學論證和量化分析
作為預算編制主體——財務部門,缺乏對基層項目的調研和了解,部能及時對預算項目進行細化指標分析。許多項目沒有經過可行性報告研究就安排了預算,在執行中缺乏理論依據,導致預算編制處于一種比較隨意和盲目的狀態,直接影響項目的支付進度。
(四)是預算編制數字不夠準確,不夠完整
由于學校預算的編制主要依靠上年度的收入、支出作為學校編制預算的主要依據,而高校又面臨招生計劃的完成率、學生人數的報到率、科研經費的臨時追加等不確定性因素的存在,導致預算編制不夠準確,個別部門和項目資金在期初使用不夠合理出現囤積,而后期資金緊缺,需要追加預算等非正常現象,至使預算編制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偏離了財務計劃的軌道。
(五)是預算執行過程中監管不力
按照高校財務管理制度規定,預算已經確定,一般不得進行隨意修改、變更,但是實際執行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有的預算隨意變更,追加。在執行過程中沒有對預算下達后的具體落實情況有效的監控、跟蹤、分析,超預算和無預算支出時有發生,使決策者無法準確及時的了解發現預算中存在的問題。
(六)是缺乏有效的考核和激勵機制
預算的考核是預算管理中的難題,對預算的考核和獎獎勵措施貫徹不力是造成預算目標不能夠很好實現的重要原因,還有很多高校沒有把預算考核和激勵納入到財務管理當中,造成預算節約不獎,超支不罰的現象,致使每年的預算超支現象屢屢發生,得不到有效得控制。每年年終一般由財務部門根據預算的實際執行數與期初預算定額數進行對比,用超預算與不超預算作為評判標準,方法比較單一。一個年度結束后,對節約經費良好的單位沒有獎勵,對違規使用經費和超預算使用經費的單位也不進行處罰,這樣不利于調動合理使用經費部門的積極性。
二、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對高校財務預算的管理
(一)建立預算管理組織
高等學校在預算管理方面應建立健全預算管理組織,應由主管領導負責,各個科室、系部為主的預算管理體制,實行預算分級分口管理責任制。明確規定各級組織、各部門在預算管理方面的范圍和職責,形成一套科學的預算管理組織體系。
(二)健全預算管理制度
科學、合理的財務制度是順利開展高校財務工作的必要前提。為了避免預算編制中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必須制定高校內部預算管理制度及相關實施細則,明確預算的收支范圍、編制程序、編制原則和方法,預算執行和調整的具體規定,明確學校與下屬學院(部門)各自在預算編制和執行中的職責和權限,使整個學校預算管理工作,如預算收入的取得、預算支出的使用以及預算的追加和調整等各個環節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三)采取切實可行的預算編制方法
預算的編制方法決定著預算的正確程度,預算的編制應堅持“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的原則,不能一味的堅持“增量預算”的編制方法,收入預算不但要堅持資金來源多樣還要,使財務預算收入盡可能地穩步增長。項目支出預算要充分體現高等院校事業發展的規模和方向,盡可能的加大教學和科研的投入力度,充分體現高校的可持續發展。
(四)采用真實、可靠的預算編制數據和基礎信息資料
高質量的預算編制是建立在大量準確、完整和及時的基礎信息之上的。我們應廣泛收集、整理各種與預算有關的基礎信息與數據,并逐一加以核實,從而把預算編細、編實、編準。
(五)預算的編制要組織進行科學論證
我們要選擇責任心較強、業務能力較高、職業道德良好的財務人員,組成專門的分析論證小組,充分發揮專業人員的集體智慧和監督作用,使預算指標可以更為客觀、合理、準確。
(六)預算的執行要進行監督管理
高校預算一經確定,應具有嚴肅性和權威性,預算執行各部門應嚴格預算執行,不得隨意變更或調整用途及數據。但從目前高校的實際狀況來看,預算執行監督機制相對比較薄弱。各個高校應建立預算管理網絡系統,對學校各單位、各部門用款計劃實時監控,做到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等,對于在執行中出現的特殊情況,要及時編制調整預算申請表,或追加預算、或減少預算,都要并進行審核論證,嚴格把控資金使用。在預算執行中,領導要帶頭維護預算的權威性,自覺執行有關規定,堅持原則,抵制拒絕一切無預算、超預算的開支,不隨意開調整預算的口子。要嚴格根據預算確定的支出項目、使用范圍、支出額度等要求,合理控制支出,防止弄虛作假和無預算或超預算的開支項目的發生。
(七)對預算績效考核的激勵性管理
財政部在《2009年工作要點》第25項重點工作“嚴格預算管理”中強調,要擴大績效考評試點的范圍,加快構建預算支出的績效考評機制。制定相應的績效考核辦法和獎懲措施,就各部門完成實際預算情況及其工作業績作出評價, 對預算方案執行良好、資金使用效益高的部門和個人,給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質獎勵,對預算方案執行差造成經濟損失的部門和個人,給予通報批評或嚴肅處理。
三、結束語
總之,隨著我國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化,建立健全一套切實可行的高校預算管理體系,是高校財務管理的必然選擇,也是高校可持續建設和發展的需要,從而不斷提升高校管理能力和執行能力,提高預算資金使用效率,為高校可持續、健康、協調、有序的發展提供財力保障。
參考文獻:
[1]許權.關于使用單位提高超支預算執行的幾點思考[J].會計師,2010,11.
[2]《高等學校財務制度》財政部、教育部以財教〔2012〕488號印發.
[3]張文穎,翟祥.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的意義與目標[J].現代審計與會計,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