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保駒
摘要:隨著如今高校招生體檢標準的逐漸降低,大學生中患有疾病以及身體有缺陷的人群數量也在逐漸上升。這一部分學生在心理或者身體上都存在著某些缺陷,這就使得依照他們本身條件所能參加的各種鍛煉、體育活動的方式與目的等,都與身心健康的人群有著很大的不同,因此我們必須針對不同人群的自身健康狀況對他們采取不同的方式進行各種鍛煉以及體育活動。
關鍵詞:高校 健康弱勢群體 體育教育 現狀 分析 對策
中圖分類號:G80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9-0035-01
一、我國高校健康弱勢群體體育教育的現狀分析
1.我國高校健康弱勢群體的組成狀況
我國高校健康弱勢群體主要存在五種情況:第一種,存在殘疾,主要包括各種天生肢體殘疾的人群、患有小兒麻痹后遺癥的人群以及類風濕或者關節異常的人群;第二種,患有疾病,影響學生進行正常體育鍛煉的疾病主要有心臟方面的疾病、哮喘、骨折、關節損害,以及氣胸方面的疾病;第三種,病后的恢復期,處在這一階段中的學生所能接受的體育鍛煉的程度是不一樣的,所以學生必須根據自身具體的健康狀況進行體育活動;第四種,體弱,如學生由于自身體重偏大而無法正常參加體育鍛煉。
2. 高校針對健康弱勢群體的課程開設狀況
我國專家學者很早就有對我國高校健康弱勢群體開設特殊課程的相關研究,隨著與之有關的各個綱要的頒布,也標志著我國對高校內健康弱勢群體開設特殊課程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調查顯示,隨著時間的發展,開設康復保健課程的高校數量變得越來越多,很多高校進行了一系列的課程改革,專門為健康弱勢群體開設了有利于他們康復的相關課程。
3.高校針對健康弱勢群體的課程設置相關制約因素
在一些國家,為了加快對于健康弱勢群體教育的發展,頒布了能夠使健康弱勢群體適應學校內體育課程的相關法律規程。在我國,目前還沒有保障弱勢健康群體教育發展的相關法律規程,這就使得很大一部分處于健康弱勢群體的學生的權益得不到很好的保障。調查顯示,即使一些高校針對健康弱勢群體設置了相應的課程,但是普遍課程體系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或者即使有目標,也脫離實際,很難滿足健康弱勢群體學生的需要。不僅如此,很多學校都沒有針對特殊課程的相關教材與教學設施,這也就使得很多高校設置的特殊課程缺少豐富的內容以及合理的教學方式,甚至都沒有一個較為公平、合理的評價體系。因此,想使我國高校內健康弱勢群體能夠進行良好的體育鍛煉,仍然是任重而道遠的。
二、我國高校健康弱勢群體體育教育對策
1.我國高校健康弱勢群體體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如果高校能夠將健康弱勢群體體育教育作為本校體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不僅有利于健康弱勢群體增強自身體質,提高健康水平,還可以提高其對體育鍛煉的興趣。由于在我國此類課程出現的時間相對來說比較晚,而且還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支持保障,所以我國高校針對健康弱勢群體所設置的體育教育還不夠科學,形勢也不十分樂觀,存在學校領導對此類課程不重視、課程內容不嚴謹、沒有可以依據以及保障的相關法律等一系列現實問題。
2.解決我國高校健康弱勢群體體育教育存在問題的相關對策
想要解決我國高校健康弱勢群體體育教育上存在的問題,就必須建立起相對完善的健康弱勢群體保障體系,能夠為健康弱勢群體的體育教育提供一定的支持與保障,使這些學生能夠正視自己的心理,能夠平等地與正常人一同參加體育教育。不僅如此,各高校還需要樹立起對健康弱勢群體體育教育的觀念,加強對健康弱勢群體育教育的重視程度,提高師資質量以及完善教學設施,以達到提高健康弱勢群體學生身體素質以及樹立信心的目的。其次,還需要豐富健康弱勢群體體育教育的教學內容,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考慮到健康弱勢群體的自身實際情況,使他們能夠享受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與方式。通過這些措施與手段,我國高校針對健康弱勢群體所進行的專門的體育教育必將達到一定的規范性與科學性。
三、結語
總之,雖然我國如今各高校對健康弱勢群體進行體育教育的水平相對來說比較低,對此類課程的重視程度也不夠,但是我堅信只要盡快完善和發展此類教育體系,我們也一樣可以構建出完整的特殊體育教育體系。
參考文獻:
[1]劉慶禮.體育教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煜東.高校保健課程的構建[J].山東體育科技,2013,05.
[3]吳燕丹.中國大學特殊體育教育現狀[J].體育科學,2012,05.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