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杰 趙凱娜
摘要: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是一項智慧技能,是心腦協同作用的活動,其對于積極心理品質涵養有著極其重要的隱喻價值和意義。針對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發展現狀和高年級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分析,本文就如何通過課外閱讀涵養小學高年級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從學校、家庭、教師和個人四個視角進行策略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外閱讀 積極心理品質 高年級小學生
中圖分類號:G6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9-0039-01
閱讀是一項基本的智力技能,是個體通過對語言符號的獲取、解讀,從而內化意義的心理過程,其本質就是通過文字、圖畫等外在顯現形式引導個體感知升華內在精神,并將其核心精神內化到自身行為模式中。小學語文課外閱讀不僅是夯實鞏固課內語文知識學習和拓展延伸課外隱性知識習得的關鍵橋梁,是取得小學語文科目學業成功的關鍵,同時還是高年級小學生發展和提升自主學習能力的基礎。
一、小學語文課外閱讀對涵養積極心理品質的意義
小學語文課外閱讀對于高年級小學生積極情緒培養和情緒調節有著強大的功能和重要的意義。首先可以調節情緒,培養高年級小學生積極情緒,規避消極不良情緒,以積極情緒引導正向行為應對沖突。其次,可以完善人格,促進高年級小學生人格發展,通過課外讀物,從中獲取善良、真誠、謙遜等積極心理品質,培養自己的道德歸屬感、自尊自信等人格品質。第三,可以減緩壓力,幫助他們提升自信和抗挫折能力,減少對所面臨的挫折的消極態度和行為,提升他們的主觀幸福感。
二、小學高年級課外閱讀對積極心理品質涵養的對策
(一)家長是高年級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涵養先行者
家長唯有身體力行地為孩子樹立起“標桿”,才可能使孩子在積極心理品質涵養方面最大化獲益。同時家長要加強與孩子之間閱讀的互動行為,通過這種“通力合作”,家長能夠準確把握孩子心理發展水平和發展程度,并能夠有針對性地引導孩子發展積極正向樂觀的心理品質。
(二)教師是高年級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涵養引導者
(1)教師有方向地進行閱讀指導和閱讀支持。教師在指導高年級小學生課外讀物選擇時,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可能遇到的問題障礙,給予具有方向性和建設性的建議和指導,另外,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人格特質和興趣愛好,向學生推薦不同的課外讀物。教師作為引導者,引導學生在興趣上“大做文章”,以興趣激發積極心理品質的獲得。
(2)教師布置特色任務實現積極心理品質涵養。涵養積極心理品質關鍵是學生自身,所以為了提高高年級小學生積極的心理力量和能力,就要設計出高年級小學生喜聞樂見的課外閱讀作業。這種作業的形式應該多樣化、生動化、靈活化,既可以通過辯論賽、戲劇,也可以通過書法、繪畫等形式表現。
(三)自我是高年級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涵養突破者
一方面高年級小學生應樹立閱讀目標,規范閱讀習慣。主動樹立一個詳細明確的長期閱讀目標,規范自身閱讀習慣,維系一個良好的長期有效的閱讀機制,對于涵養積極心理品質至關重要。另一方面,高年級小學生要提升閱讀意識,激發閱讀興趣。通過閱讀意識的提升,高年級小學生能夠更準確地對自己進行評價和定位,能夠自我引導進行自主學習,充分發揮積極主動性,使自我積極心理力量和能力的獲取更“得心應手”。
(四)學校是高年級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涵養培養地
(1)創設閱讀環境,開展閱讀活動。當下大多數小學校設施齊全,配備了圖書閱覽室,每周都有閱讀課。但是硬件設施的完善并不能改變課外閱讀不受重視的現狀,學校應定期開展不同主題、多樣形式的課外閱讀活動,讓課外閱讀的隱喻價值真正意義上根植到高年級小學生的言談舉止中去,使小學生真正能在課外閱讀中獲益。
(2)自主研發高品質的課外讀物。不同主題和內容的課外讀物對于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涵養有著不同側重的影響。因此,小學校相關教研人員和一線教師應該協同合作,共同開發符合高年級小學生閱讀的課外讀物。自主研發切合高年級小學生需求的高品質課外讀物,既有利于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和能力的涵養,也有利于提升教師專業水平,活化小學語文學科,幫助小學生提高語文學科的學習能力和學業成績。
總的來說,小學高年級學生語文課外閱讀對其積極心理品質涵養有著極為深厚的隱喻價值和意義。學校、教師和家長在對高年級小學生積極心理發展方面不可“急功近利”,也不可“厚此薄彼”,家校應重視語文課外閱讀發揮的功能,切合實際發展狀況和特殊的文化背景,采取恰當途徑顯揚小學語文課外閱讀對積極心理品質和力量涵養的隱喻價值。
參考文獻:
[1]陳靖.“讓學生愛上閱讀”項目的實踐報告[D].寧夏大學,2014.
[2]徐碧玲.小學高段課外閱讀課內化策略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5.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