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輝
摘要:在過去的1990年到2015年這25年間,我國先后共召開了23次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會議,旨在推動全國高校黨建工作的一步步具體落實。這些會議的召開,體現了國家對高校的重視,也說明了黨建工作在高校范圍開展推進的重要性。高校黨建工作影響高校教育的發展,也深遠地影響著整個黨的建設。近幾年來,我國的高校黨建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同時也面臨著十分嚴峻的挑戰。本文主要分析新時期高校黨建工作中面臨的挑戰,并探討改善和加強高校黨建工作的措施。
關鍵詞:高校黨建 挑戰 措施
中圖分類號:D26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9-0061-01
在新的歷史時期,高校黨建工作發揮著引導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培養21世紀合格人才的作用,影響著整個教育事業的發展。然而,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經濟全球化,我國高校的思想教育理論受到了外來思潮的不斷沖擊,以馬克思主義為基本理論的高校教育理念和黨建工作也受到影響。因此,我國高校黨建工作如何改進和加強以適應新形勢是亟待解決的龐大課題。
一、當前高校黨建工作面臨的挑戰
1.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弊端顯露
經過了長期的探索和發展階段,我國才確立當前的校長負責制,它是一種歷史的抉擇,能夠與不斷發展的高等教育領導體制相契合并適時做出調整。但在現在的實際工作中,校長負責制存在以下兩個問題:一方面,運行上有漏洞,黨委和校長之間缺乏相互制約機制,出現矛盾后難以調和;另一方面,高校基層黨委的權責模糊,難以以合法的身份參與管理,黨外的監督工作也進行得異常艱難。
2.黨員素質有限,難以發揮模范帶頭作用
高校黨員素質不高體現在:服務意識淡薄,不安于黨務工作;缺乏創新,目光短淺;工作熱情不高,民主作風不嚴。這主要是由于高校在黨務干部建設上僅僅把重點放在專業教師的培養而忽視黨員的業務培訓和政治素養的提高。同時,有些黨員受不良社會風氣的沾染,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發生一定偏差,不再有強烈的使命感和堅定的理想信念,不思進取,態度消極,難以起到先進的模范帶頭作用。
3.黨員發展工作不充分
首先,在高校新發展的是一些中青年教師和“兩高”人員,他們的學問高,工作上的積極性不高,黨員的身份對他們的約束力小。如果高校在黨建工作中缺乏對這一方面的充分認識,黨建工作的進展極容易受到影響。
其次,一些中青年教師和“兩高”人員擅于鉆研工作業務,往往會忽視自己政治修養的培養,他們對參加黨內活動缺乏興趣和主動性,同時,高校方面也疏于對他們進行引導和教育,對他們缺乏足夠的耐心,也不善于抓住時機。
二、加強高校黨建工作的措施
1.創新高校黨建工作的制度體系
一方面,要解決主導權一邊倒的問題,就要建立起黨內工作問責機制,充分落實黨建工作中的每一個具體任務,落實黨建隊伍中各一級黨組織以及個人的權責,使高效的黨建工作有效開展,達到預期的效果。另一方面,建立高校黨建工作的監督和考評制度,確保組織內的每一個黨員能夠履行義務,在黨組織的監督下自覺保持先進性,出色完成每一項任務,嚴守黨的紀律,用紀律約束自己的言行,保證高校黨建工作有序開展。
2.建立高校黨員管理制度
我國高校在黨員管理上雖然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并取得了顯著的進展,但黨員管理制度一直作為薄弱環節制約著黨建工作的進行。要想改變這一現狀,需要建立一系列相關制度:黨支部管理制度、組織工作會制度、黨員的考核和評估制度等。除此之外,還需要豐富黨內活動的組織形式,調動廣大黨員的熱情,提高他們服務高校、服務大眾的意識,并根據平時的先進性、主動性情況進行獎懲,增強黨內紀律的約束性。
3.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
科學發展觀是指導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的方針,高校黨建工作也應堅持科學發展觀,不斷順應時代發展要求,探索合適的黨建管理機制和黨員培訓機制,創新思維方式,創造性地開展黨建工作,為高校營造豐富多彩的學術氛圍,確保黨員師生的主體地位;搞好高校黨務工作和行政工作的關系、思想建設和作風建設的關系,統籌全局,明確分工,實現黨建工作和教學工作的雙贏;在黨員內部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定理想信念,奉行集體主義原則和愛國精神,加強黨建工作的責任意識。
三、結語
綜上所述,由于國內國外形勢的不斷變化,我國的高校黨建工作出現了新情況、新問題,也面臨著許多挑戰。高校需要以科學發展觀的方針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不斷地改進和完善黨建管理制度,創新黨建制度體系,加強高校人才的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廣大黨員的先進性、創造性和模范帶頭作用,扎實地穩步推進高校黨建工作,促進高校的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項陽.試論新時期高校黨建工作面臨的挑戰與對策[J].前沿,2013,23:46-47.
[2]龐文娟.網絡新媒體背景下高校黨建工作面臨的挑戰與對策[J].華章,2014,28:37-37.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