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家洋
摘要:刑事技術,亦稱刑事科學技術,是偵查機關在刑事偵查活動中,按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的理論和方法,發現、記錄、提取、識別和鑒定與刑事案件有關的各種物證、書證,為偵查、起訴、審判工作提供線索和證據的各種專門技術的總稱。筆者從刑事技術的現狀進行深入分析,從而對促進刑事技術工作發展提出合理性的建議,以此來提高對刑事技術工作的認識。
關鍵詞:刑事技術 刑事偵查 現狀 建議
中圖分類號:D6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9-0073-02
一、刑事技術工作的現狀
1.技術設備落后,可提取痕跡物證逐年下降,痕跡物證提取利用率低,直接破案手段單一
技術設備相對落后,技術水平不夠高,給現場的細致、全面勘驗工作帶來影響,從基層刑事技術部門的實際看,主要工作手段是現場指紋的提取比對、足跡的提取串并案件、生物檢材的提取。足跡發揮作用依賴有較為明確的嫌疑對象,生物檢材發揮作用依賴上級機關的支持,能用于獨立破案的僅僅只有指紋比對這一單一手段。而且在案件多的情況下,對一般性的刑事案件現場勘驗只能流于形式,現場痕跡物證信息破壞、流失情況極為普遍和突出,導致痕跡物證的提取率、利用率相對較低。案件大多數痕跡物證源于現場,由于提取率不高,應該提取的沒有提取到,直接影響了刑事技術在偵查破案中的作用。
2.刑事技術工作與刑事偵查工作存在脫節
在刑事案件勘查中刑事技術人員主要從事現場訪問、現場勘驗、現場搜索等工作,而偵查人員在現場中主要開展現場走訪調查工作。但在實際工作中,由于在現場勘查中刑事技術與偵查的脫節,導致刑事技術與偵查各自為政,不能有效暢通信息,不能使偵查資源最大限度整合和有效利用。
二、刑事技術工作發展的建議
1.提高轉變觀念、思想認識
要充分認識到刑事技術工作作為偵查破案的重要手段,把技術工作提上重要議事日程。現場勘查和檢驗鑒定工作是確定案件性質和是否立案的依據,是案件偵破的第一突破口,是揭露、證實犯罪的重要環節。偵查首先從技術工作開始,不管是案件的現場勘查,還是案發后的調查研究,從偵查措施的實施到犯罪行為的甄別,都離不開刑事技術工作。因此在深化刑偵體制改革的形勢下,要充分發揮專業工作優勢,深挖潛力,以服從和服務于偵查破案為宗旨,強化管理和加大投入,確保刑事技術工作取得長效發展。
2.積極增加刑事技術人員,加強刑事技術隊伍建設
刑事技術人員的匱乏一直是制約基層刑事技術工作發展的瓶頸。要解決刑事技術發展徘徊不前,人均工作量大,效率不高的現實情況,就必須重視刑事技術隊伍建設工作。以人為本,給刑事技術人創建出能夠樂于工作、安于工作、勇于工作的良好環境。
(1)強化管理,全面提高隊伍業務水平。按照上級機關和相關部門的要求,及時補充刑事技術相關專業的人員,為刑事技術的發展補充新鮮血液,增添隊伍活力。同時必須把加強刑事技術隊伍建設放在首位,發展刑事技術工作的根本點在于有一支事業心強、愛崗敬業、作風踏實、懂法律和技術的專業隊伍,努力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使技術人員在各自的崗位上不斷提高業務技能,成為技術戰線上的尖兵、專家。技術隊伍要走上規范化軌道,技術部門應建立、健全考核體系,明確崗位職責,落實獎懲制度,激勵技術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對勘查、檢驗等工作按規范要求嚴格管理,層層落實責任,以適應現實工作的需要。還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刑事科學技術經費保障機制。刑事科學技術工作的日常辦公,常用的現場勘驗檢查設備,常規檢驗鑒定設備,現場勘驗檢查專用車輛,現場勘查和檢驗鑒定耗材,技術人防護以及業務訓練等費用,應列入財政撥款預算,實行按需保障。
(2)建立刑事技術隊伍發展的長遠規劃。長期以來基層刑事技術人員匱乏的另一個原因是,一些人認為技術人員工作量大,要求高,責任重,工作條件艱苦,勞動強度大,并且待遇低,對此可實行刑事技術人才在崗位上“進得來,出得去”的適合刑事技術長遠發展之路。對于有能力有水平的刑事技術人才積極引進,在政治上、經濟上給予相關支持,為其搭建一個能夠充分展示自身能力的良好平臺。而對于一些在刑事技術崗位上工作多年,水平較高,能力突出,適合到其他部門發展的人才,應當積極鼓勵。這樣“能進能出”雙向發展的人才交流機制,既拓寬刑事技術人才發展道路,對內又優化了刑事技術人才結構,避免了人才交流不暢,使刑事技術隊伍發展具有可持續性。
(3)適當為刑事技術人員配備輔警,將緊張的警力置換出來,把優勢資源用在提取痕跡物證,為偵查破案提供技術支撐上來。由于人員少,在刑事案件現場勘查中技術人員提著笨重的各類勘查器材到達現場,然后按照程序開展勘查,既要繪圖照相,又要提取各類痕跡物證,一個入室盜竊案就至少需要2小時左右,而這些現勘資料面臨著要及時錄入現場勘驗信息系統、指紋比對系統、痕跡物證資料臺賬以及痕跡物證的保管等工作。這些大量簡單而重復的工作嚴重占用警力,使得刑事技術人均工作量較大,工作重心只能放在完成各類目標考核等一般性基礎工作上,而為偵查破案提供技術支持則顯得捉襟見肘。為此可增加輔警,配備到各個勘查小組,專業痕檢技術人員,主要負責現場物證的發現、提取以及提取到的物證處理和案件的分析串并,輔警負責現場提勘查設備、現場勘驗信息的固定、記錄以及現場勘驗信息的后期錄入處理等工作。實現警力的合理分配和利用,優勢互補,有的放矢,將工作重心轉移到痕跡物證發現、提取、利用上來,最大限度發揮刑事技術的巨大生產力。
(4)加強基礎業務建設,走科技強警之路。加強刑事技術基礎業務建設是提高偵查破案和刑事訴訟服務質量的重要措施,是適應新形勢發展的客觀需要。只有基礎扎實了,工作才會放得開,工作才會有深度和后勁。各級公安機關應該高度重視刑事技術基礎業務建設,走科技強警之路,加大投入,強化高新、尖端技術的引進和應用,并借鑒先進的管理經驗,切實鞏固和提高刑事技術水平和工作效益,使刑事科學技術工作成為打擊違法犯罪的殺手锏。
三、建立健全崗位培訓制度,提升隊伍素質
當今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突飛猛進,刑事技術的發展也在朝著更廣更深的領域進展。刑事技術人員面對大量智能化和技術化的違法犯罪,也必須與時俱進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以適應當代刑事技術發展的需要。為此,刑事技術可從建立健全培訓學習機制等方面下功夫,以達到提升刑事技術人員素質的目的。
(1)在政治上、經濟上關心刑事技術人員,營造出拴心留人的工作環境。大膽探索將刑事技術專業技術職稱和職級待遇掛鉤,對于達到工作年限,專業技術職稱為中級以上,且政治過硬、德才兼備的專業技術人才在干部、職級晉升方面予以適當傾斜,以解決刑事技術人員在職級待遇晉升方面“一條腿走路”的局面,調動刑事技術人員學習的積極性。
(2)制定崗位培訓機制,保證每年的培訓學習機會,以及時掌握當前刑事技術發展態勢,跟上刑事技術發展步伐。
(3)改變傳統的績效考核方式,將刑事技術人員的科研能力納入績效考核中,鼓勵刑事技術人員多發表文章,將工作實際予以歸納總結,多做試驗多操作,使得刑事技術人員在各自專業領域有所“鉆”,有所“長”。
(4)堅持每周例會制度,每周確定一名技術員主講,其余人員補充分析、探討的形式進行互教互學活動。
四、加強信息交流與資源共享,提高刑事技術戰斗力,刑事技術與偵查相結合,發揮整體效能
(1)加強信息交流與資源共享,主動出擊是打擊流竄犯罪、系列性犯罪和團伙犯罪的重要手段,也是刑事技術發揮作用的重要途徑。刑事技術部門應該加強對可疑人、財、痕跡物證等串并工作,著重研究各種與犯罪有關的信息,并加以認真分析、總結和歸納。加強與各一線實戰部門、周邊毗鄰地區公安機關之間的縱、橫向聯系,暢通信息交流渠道,充分發揮網絡優勢,加強網上作戰,及時進行網上研判和串并。注重各種案件資料的收集與上報工作,實現資源共享,擴大戰果。同時協調好刑事技術部門與偵查、情報資料等相關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全面推動和加快刑事技術工作的發展,充分發揮刑事技術人員在偵查破案中的整體效能,尋求提高偵查破案的增長點。
(2)要提高刑事技術在偵查破案中的作用,使刑事技術真正成為提高破案率的現實力量,把刑事技術和偵查破案有機結合起來,把好現場勘查關至關重要。偵查人員和技術人員要改變觀念,打破刑事技術人員只單純于現場勘查,而偵查人員不到場不對現場調查訪問,對案件基本情況不了解,對現場沒有直觀感受的狀況。兩者應是一個共同的戰斗體,技術人員要有偵查意識,偵查人員要有刑事技術意識,共同來承擔起現場勘查和現場調查訪問工作。二是刑事技術和刑事偵查要建立信息聯絡通道,技術人員將刑事案件基本信息、勘查提取的物證、發案規律反饋給偵查人員。偵查人員將案件偵查情況及時通報給刑事技術人員,這樣利于技術人員及時了解案發情況,發現犯罪動態,提取有價值線索。對于偵查人員而言,既有利于偵查員及時掌握第一手資料,可使案件快速偵破,又利于偵查員熟悉技術業務,掌握科技手段,充分了解案件的發展動態和痕跡物證情況,及時把現場信息轉變成活的偵查資源,從而增加了破案效能。三是建立刑事技術人員與偵查人員的交流學習機制,培養刑事技術人員在刑事勘查中具備偵查意識,偵查人員具備現場意識,使雙方在案件偵破上互為補充,提高效能。
當前,針對新形勢下的犯罪特點,堅持走向科技、信息化要警力,向科技要戰斗力。案偵工作和刑事技術工作要有機、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堅持走偵技完美結合之路,發揮整體作戰功能,這是刑事技術發展的出路,這才能充分發揮刑偵部門的打擊犯罪尖刀和拳頭作用,才能占領破案制高點,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黃志紅,馮就桂.關于刑事犯罪現場的痕跡偵查技術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22.
[2]陳小冬.電子取證技術應用于檢察業務當中的問題研討[J].法制與社會,2016,22.
[3]牛耕.電子取證技術措施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6,18.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