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浩
摘要:一部交響樂完美演繹,取決于演奏員精湛的演奏技能。也就是說,演奏員必須提高自身的演奏技能,而指揮也更要提高和總結自身指揮法和音樂理論的水平,并時常驗證自己在實踐中的成效。總之,在演奏員與指揮的密切合作與默契配合下,才能演奏出撥動人心、震撼心靈的交響樂作品。本文就演奏員與指揮的工作關系進行淺顯的分析。
關鍵詞:指揮 演奏員 關系
中圖分類號:J6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9-0235-01
隨著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繁榮,交響樂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與藝術感染力受到廣大聽眾的喜愛,那么交響樂指揮和演員之間存在一種什么樣的關系呢?首先指揮與演奏員的業務能力與合作水平直接影響到交響樂的藝術水準,這是毋庸置疑的,尤其對指揮而言,更是整體作品完成優劣的引領者和直接參與者。大家都知道,一部交響樂完美演繹,取決于演奏員精湛的演奏技能。也就是說,演奏員必須提高自身的演奏技能,而指揮也更要提高和總結自身指揮法和音樂理論的水平,并時常驗證自己在實踐中的成效。總之,在演奏員與指揮的密切合作與默契配合下,才能演奏出撥動人心、震撼心靈的交響樂作品。本文就演奏員與指揮的工作關系進行淺顯的分析。
指揮與演奏員既是合作關系又是矛盾的關系,這二者協作好就有不可估量的藝術能量,合作不好就會相互抵消能量,以至于最后嚴重影響到作品的藝術質量。那么這是為什么呢?我們知道,真正演奏者是演奏員,他們手中的樂器是他們的“工具”,而指揮的樂器是每一個演奏員,也就是說,指揮的工具是演奏員。可想而知,每一個演奏員能甘當你的工具嗎?因為樂器是沒有生命的物體,演奏員完全可控,而演奏員是富有感情、充滿思想的生命,每一個藝術家都不可能甘愿聽從任何一個人在他們面前“指手畫腳”,所以,要真正成為一名合格的指揮,首先要具備一定的組織能力和領導能力。這份職業決定你要面對演奏員“發號施令”,而每一個作品的演繹,每一場音樂會演出的成功與否,第一責任人就是指揮。所以,指揮首先要學會怎樣做人,之后學會怎樣正確地藝術性地“領導”人。永遠知道自己是一個合作者,不要把自己擺在對立面,要知道每個演奏員的業務情況,甚至了解他們的生活情況,業務上要求他們,生活上關心他們,嚴厲中要有幾分理解。因為任何人在工作中出差錯,只要不是有意為之,那肯定有他的難言之處,正確處理工作和生活的關系,只學會做人還遠遠不夠,因為工作中你的業務能力才是硬道理。下面就指揮和演奏員工作中的關系進行闡述:
個人方面:指揮拿到總譜后要做深入的案頭工作,分析總譜的風格,分析曲式,劃分樂段,樂句,準確了解速度、節奏、和聲、復調、旋律聲部與內聲部的關系,計劃好指揮法圖式。樂隊大首席需要把弦樂弓法、弓段、演奏法標明在分譜上,銅木管演奏員需要分樂句以明確句中換氣點,所有演奏員根據首席劃分標記練習分譜尤其是困難片段。
樂團合練(有時需要分聲部,有時不需要,按作品難易程度):首先指揮需要將所排作品的特殊要求以及變拍圖式告知大家,比如某個段落根據音樂需要指揮會由四拍圖式變為二拍圖式,某個段落會用分拍或是合拍;某個地方原譜沒有標記表情記號,現在需要增加在那一小節。開始排練后,指揮會對某個音高的錯誤(或分譜有誤,或音高有偏差)進行指正或微調,一定要具體指出使用什么樣的演奏法來達到作品要求的效果。其實對于職業樂團來說,音準(分譜有錯除外)、節奏、音色等基本沒有問題,主要解決的是整體音樂規格、風格和考驗指揮綜合能力的功力,而在這方面有時是通過語言表達的,但大多時是靠指揮的手打點起拍、準確圖式、點前發音、點后發音以及點、線、輕、重、彈、復、饒等非常復雜的指揮技術來告知所有演奏員,告訴他們這時需要什么樣的演奏法來達到整體的音響效果。
總之,老生常談的一句話:沒有不好的樂團,只有不好的指揮。可想而知,指揮在樂團排練與演出中的重要作用。以上幾點是多年的一點排練感受,希望對廣大讀者以及從事指揮與演奏的朋友能有一點啟發。
參考文獻:
[1]師魯嘉.論學生樂隊演奏員的修養[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15,03:120-123.
[2]李曉菲.析交響樂隊演奏員應具備的素質——以新疆藝術學院青年交響樂團為例[J].北方音樂,2015,19:55-57.
[3]劉東明.淺談樂隊指揮應具備的基本條件[J].讀書文摘,2016,04:76.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