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世健 邊 巴 高家偉
西藏大學藏族學生三語語言能力和態度調查研究
衣世健 邊 巴 高家偉
文章采用發放問卷和訪談的方式,調查了西藏大學藏族學生的藏漢英三語語言能力和態度以及其深層影響因素。調查結果顯示西藏大學的藏族學生對藏語和漢語持有明確的肯定態度,對于英語也并不排斥。從情感來看,藏族學生還是認為藏語更親切,漢語次之,英語最后。西藏大學的藏族學生對于藏漢英三語的態度受到專業,地域,家庭環境以及教育背景不同程度的影響。
西藏大學 藏族學生 語言能力 語言態度
西藏自治區在三語教育領域不斷取得令人欣慰的發展的突破的同時不得不說我們的三語教育還存在諸多有待提高的地方。有關部門對三語教授對象三語能力、語言態度等的現狀了解不全。因此,本文對西藏大學藏族大學生的三語語言能力和態度做一個整體的調查和分析研究,便于教師和教育部門決策者更加了解西藏大學藏族學生的三語能力和態度,為西藏大學的三語教學研究提供科學依據。同時,對西藏大學藏族三語的能力和態度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找出地域,教育背景,專業和非專業,地域對語言能力和態度的影響,研究出相關準確數據。
本次調查對象僅限于西藏大學藏族學生。本次調查以問卷的形式,主要調查西藏大學各個專業的藏族學生,其中藏漢英三個專業占大部分,采用隨機抽樣進行調查。總共發放問卷200份,回收185份,有效問卷175份。本次調查采用統計圖表的形式對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
(一)語言能力總體調查研究

藏族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數據統計

藏族學生的口語能力數據統計
從以上兩個表格來看,西藏大學藏族學生的藏語表達能力強于漢語和英語。藏語的口語能力最強,其次是漢語,最后是英語。其中有1%的藏族學生對于藏語一點不懂,經過考察問卷發現這幾位同學來自青海,雖然是藏族,但沒有接受過藏語教育。
西藏大學藏族學生在與漢族同學說普通話時會加進藏語詞匯,對此我們進行了問卷調查,63%的藏族大學生表示會加進藏語詞匯,37%的表示不會加進藏語詞匯。我們對會加進藏語詞匯的藏族大學生對于加進藏語詞匯的原因進行了調查。而根據數據顯示,63%的藏族大學生與漢族同學使用漢語進行交流時加進藏語詞匯只是一種習慣,沒有什么意思。11%的學生則是找不到漢語相應的詞語或者認為漢語里面沒有相應的詞語,22%的學生則認為藏語詞語更簡潔,5%的學生只是為了讓別人知道他是一個雙語人。
有72%的藏族學生表示和藏族學生使用藏語交流時會加進漢語詞匯,28%表示不會加進漢語詞匯,對此我們對表示會加進漢語詞匯的藏族學生加進漢語詞匯的原因進行了調查。而根據數據顯示,50%的藏族大學生和同族同學使用藏語進行交流時加進藏語詞匯只是一種習慣,沒有什么意思,33%的學生認為使用漢語詞語更簡單。11%學生認為有些漢語詞語藏語詞匯中沒有,6%的學生是為了讓別人知道他是一個雙語人。
(二)上大學后三語水平變化

藏語漢語英語提高了很多32% 14% 23%有些提高37% 46% 42%沒有變化25% 31% 18%有些下降6% 9% 17%
根據上表顯示,上了大學后大部分學生的三語能力都有所提高,但漢語和英語的能力保持不變的也有一定比例,有一小部分三語能力有所下降。
(一)語言態度總體調查研究
1、親切度調查

語言程度藏語漢語英語很親切90% 31% 12%比較親切8% 54% 32%一般2% 13% 48%不親切0% 2% 8%
從上面的表格中我們能夠直觀的看出藏族學生對藏語的親切度是持肯定態度的,其中“比較親切和很親切”的占到98%;對于漢語,“比較親切和很親切”兩項占了85%,雖然比藏語的比例少,但還是能看出藏族學生對于漢語比較認同;對于英語,藏族學生的任課度相對比較低。
2、難易程度調查

語言程度藏語漢語英語很難10% 5% 39%比較難29% 33% 41%一般22% 43% 10%簡單34% 14% 3%
根據上面表格,對于漢語和藏語的難易程度并沒有太大的差距,對于英語來說絕大部分同學認為難。我們通過訪談,詢問一些同學為什么認為英語難。“沒興趣”、“不想學”等回答占絕大多數。
3、有用程度調查

語言程度藏語漢語英語很有用87% 73% 61%比較有用12% 23% 24%一般1% 2% 15%沒用0% 2% 1%
總體來看,認為藏語的有用程度最高,漢語次之,最后是英語。但是藏族學生對于英語的有用程度還是比較認可的。通過訪談我們了解到藏族學生認為英語還是有用的,我們的問題是為什么覺得英語有用,“考研需要”,“找工作會有硬性指標”,“以后出國會用到”,“是世界通用語言”等等。
(一)對于藏語的語言態度
1、不同專業之間對比
(1)親切感調查
藏語專業的同學認為藏語“很親切”的占95%,“比較親切”占5%;漢語專業的同學認為藏語“很親切”占89%,“比較親切”的占10%;英語專業的同學認為藏語“很親切”的占89%,“比較親切”的占11%;其他專業的學生認為藏語“很親切”的占89%,“比較親切”的占8%。
(2)有用程度調查
藏語專業的學生認為藏語“很有用”的占100%;漢語專業的同學認為藏語“很有用”的占86%,“比較有用”的占14%;英語專業的同學認為藏語“很有用”的占89%,“比較有用”的占10%;其他專業的學生認為藏語“很有用”占85%,“比較有用”的占10%,“一般”的占5%。
從親切度來看,不同專業間的同學對于藏語的親切度沒有太大的差距,都認可藏語聽起來比較親切,而對于有用程度來說,藏語專業的都認為藏語很有用,漢語專業86%認為藏語很有用,英語專業的89%。其他幾個專業雖然沒有藏語專業那么集中,但整體上還是認為藏語是有用的,看起來語言態度與專業有一定的關系但不太明顯。
2、不同地域之間對比
(1)親切度調查
從親切程度來看,城鎮學生有87%選擇“很親切”,11%選擇“比較親切”,2%選擇“一般”;農村學生有92%選擇“很親切”,有7%選擇“比較親切”,1%選擇“一般”。
(2)難易度調查
從難易度來看,城鎮學生有10%選擇“很難”,25%選擇“比較難”,25%選擇“一般”,40%選擇“簡單”;農村學生有9%選擇“很難”,30%選擇“比較難”,21%選擇“一般”,39%選擇“簡單”,所以不同地域對學生英語難易度的感覺影響不大。
(3)有用程度調查
從有用程度來看,城鎮學生有83%選擇“很有用”,15%選擇“比較有用”,2%選擇“一般”,農村學生有89%選擇“很有用”,11%選擇“比較有用”,0%選擇“一般”。所以城鎮和農村的藏族學生整體認為英語是有一定用處的,農村的藏族學生比城市的認為藏語很有用的比例更高一點。
(二)對于漢語的語言態度
1、不同專業之間對比
藏族學生對于漢語的語言態度也與專業有關。首先,對于親切度,藏語專業的學生認為漢語“很親切”的占了14%,“比較親切”的占了73%;漢語專業認為漢語“很親切的”有25%,“比較親切”有60%;英語專業認為漢語“很親切”有24%,“比較親切”占了66%。
其次對于難度,藏語專業的學生認為漢語很難有5%,比較難的有50%,一般的有36%;漢語專業的學生認為漢語很難的有1%,比較難的有49%,一般的有39%;英語專業認為漢語很難的有1%,比較難的有31%,一般的有38%。第三,對于有用程度,其中藏語專業的學生認為漢語很有用的59%,比較有用的有41%;漢語專業的同學認為漢語很有用的有77%,比較有用的有23%;英語專業的學生認為漢語很有用的有69%,認為比較有用的占了27%,一般的有4%。
2、不同地域間的對比
從親切度來看,來自城鎮的34%認為漢語很親切,47%的認為漢語比較親切,15%認為一般,4%的認為不親切;來自農村的30%認為漢語很親切,47%的認為比較親切,22%認為一般,1%的認為不親切。說明無論來自城市還是農村對于漢語的親切度是一致的。從難易程度來看,來自城鎮的沒有認為漢語很難,26%的認為比較難,45%的認為一般,48%的認為簡單;來自農村的7%認為很難,35%的認為比較難,42%的認為一般,16%的認為簡單。來自農村的藏族學生比城市的更認為漢語難。從有用程度來看,來自農村和城鎮的學生認為漢語的有用程度相近。通過訪談我們得出的結果與問卷一致,另外我們了解到農村的藏族學生之所以更認為漢語難與他們語言能力有關,農村的平時使用藏語更多。
(三)對于英語的語言態度
1、不同專業之間對比
親切度,藏語專業的認為英語很親切的有9%,比較親切的36%,一般的有41%,不親切的有14%;漢語專業的認為英語很親切的有8%,比較親切的有25%,一般的有50%,不親切的有17%;英語專業認為英語很親切的有18%,比較親切的有40%,一般的有38%,不親切的有4%。從中可以看出英語專業的學生認為英語的親切度明顯高于其他專業。從難度來看,最認為英語難的是漢語專業,其次是藏語專業,最后是英語專業。從有用程度來看,也是同樣的,依次是漢語專業,藏語專業,英語專業(程度增強)。
2、不同地域之間對比
①親切度調查
從親切程度來看,城鎮學生有38%選擇“比較親切”43%選擇“一般”而其他選項比例較少;農村學生有19%選擇“比較親切”,58%選擇“一般”而其他選項比例較少,所以城鎮和農村因素對于英語的親切度有一定關系。
②難易度調查
從難易度來看,城鎮學生有11%選擇“一般”,9%選擇“簡單”;農村學生有15%選擇“一般”,1%選擇“簡單”所以城鎮的學生比農村的認為英語更簡單,通過訪談了解到這一情況與教育背景和家庭背景有一定關系。
③有用程度調查
從有用程度來看,城鎮學生有62%選擇“很有用”,21%選擇“比較有用”;農村學生有60%選擇“很有用”,20%選擇“比較有用”,2%選擇“沒用”。所以城鎮和農村的藏族學生整體認為英語是有一定用處的,城鎮的學生對英語更加具有認同感。
通過調查和分析,我們發現藏族學生藏、漢語言能力較強,而英語能力相對較弱,這與生活中語言使用環境有一定關系,而上了大學后學生的三語語言能力變化不同,大部分的語言能力是提高的,一部分同學的語言能力是下降的。對于藏族同學間用說漢語交流時出現藏語詞匯和在說藏語時出現漢語詞匯,大部分只是出于長期養成的習慣而已。對于語言態度,西藏大學的藏族學生對藏語和漢語持一個程度明確地肯定態度,對于英語也沒有太多的反感情緒。從情感來看,藏族學生還是認為藏語更親切,漢語次之,英語最后。同時,西藏大學的藏族學生對于藏漢英三語的態度受到專業,地域,家庭環境以及教育背景不同程度的影響。
[1]閆新艷.新疆哈薩克族大學生哈漢英三語語言態度和語言能力調查[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2013.
[2]張貞愛,俞春喜.北方少數民族師生三語教育認同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2.
[3]鄔美麗.在京少數民族大學生語言使用及語言態度調查[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7.
[4]楊玉.云南少數民族大學生民族認同與語言態度研究[J].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13.
(作者單位:西藏大學旅游與外語學院)
本文系2015年西藏大學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西藏大學藏族大學生三語(藏漢英)語言能力和態度調查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號:2015QXC070;2015年度西藏自治區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西藏高校藏族大學生三語使用情況調查與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號:sk2015-10;2015年度西藏自治區高校青年教師創新支持計劃項目“三語教育背景下西藏自治區藏族學生語言使用情況調查與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號:QC2015-07。
衣世健,男,漢族,山東煙臺人,西藏大學旅游與外語學院學生;邊巴,男,藏族,西藏昌都人,西藏大學旅游與外語學院教師,講師,研究方向:跨文化教育與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