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孕期營養均衡,合、注重體重控制

楊年紅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系教授,博導
preface
孕媽媽的營養簡言之就是要注意補充葉酸,保證鐵和葉酸的攝入,孕吐嚴重的媽媽也要保證吃適當的碳水化合物食物,適當增加蛋白質等營養素的攝入,適量鍛煉身體,禁煙酒,用愉悅的心情孕育新生命。
妊娠期的營養是最重要的環境因素,對母子健康都會產生重要影響。為了促進胎兒的發育和母子的健康,孕媽媽應在孕前平衡膳食的基礎上注意食物的多樣化。
孕期每天需要攝入600ugDFE葉酸,一般每天從食物中可攝入200ugDFE葉酸,還需要服用葉酸補充劑400ugDFE/ d。一天吃小白菜、甘藍、茄子、四季豆各100克,基本上能夠提供200ugDFE葉酸。需要提醒孕媽媽的是,甘藍和油菜等綠葉蔬菜中葉酸含量較高。
含鐵豐富的食物中主要有紅肉、動物血和內臟。不能通過食物攝入足夠的鐵或缺鐵嚴重的孕婦,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補充鐵補充劑。
近來有些孕媽媽擔心碘的攝取量會高的問題。強化碘鹽中碘含量是25毫克/千克,如果每天按照推薦量攝入6克食鹽,烹調中損失率按照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20%來計算,每天從碘鹽中可攝入碘為120ug,還只能達到每日推薦量230 ug的一半,所以,除了堅持食用碘鹽外,孕期還應常吃含碘豐富的海產食物。
如果孕媽媽孕吐明顯或者食欲不佳,則不必過分強調平衡的膳食。但是每天必須要攝入至少130克的碳水化合物,并且首選容易消化的糧食和谷類食物。
如果孕媽媽孕吐嚴重而不能攝取足量的碳水化合物,這意味著媽媽的機體將動員脂肪分解以產生能量供機體利用,而脂肪分解的代謝產物酮體在體內堆積,容易出現酮血癥或酮癥酸中毒。血液中過高的酮體將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影響和損傷早期胎兒大腦和神經系統的發育。孕媽媽可以少吃多餐,但一定要保證每天的碳水化合物的攝入。130克的碳水化合物一般可以是180克的大米或者面食,550克薯類或鮮玉米。
從孕中期開始,每天增加200克奶。這是因為從孕18周開始,胎兒骨骼和牙齒開始鈣化,孕中期孕媽媽對鈣的需要量也會相應增加了。孕中期還要每天需要增加魚、禽、蛋、瘦肉共計50克。孕晚期再增加75克。整個孕期孕婦和胎兒需要儲存蛋白質約930克。魚類,尤其是深海魚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對胎兒的腦和視網膜功能發育有益,建議每周最好食用2~3次。
有研究表明,孕期體重增長越多,新生兒出生體重越重。所以需要在孕期進行定期的體重監測。一般來說,控制體重增長可通過兩個途徑:能量攝入和活動消耗。只要沒有醫學禁忌,孕婦還是需要適當運動。
有研究顯示,孕期焦慮和抑郁會影響胎兒活動和生長。因此,孕媽媽心情愉快十分重要。孕媽不妨多關注母乳喂養的知識,學會正確的乳房護理,并注意飲食多樣化,從身體到心理,為母乳喂養做好準備。
相關鏈接
本次采訪為“中國婦幼人群膳食指南(2016)頒布暨孕期增重適宜值研討會發布會”現場特稿。該發布會是由中國營養學會婦幼營養分會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