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看點
再做抗洪報道
《某某報怎樣報道抗洪》《他在南方的洪水里扛沙搶險,她在北方的暴雨天奔赴一線》《國外的98抗洪報道能帶給我們什么》……如今無論發生什么,相關新聞研究文章也很快在朋友圈里隨處可見。總結、反思、感動,既專業又迅速。
今年的抗洪報道,如何傳遞信息、報道災情、凝心聚力?《中國記者》本期組織策劃的相關專題,約請了水情和救災任務較重地區}向媒體,有領軍人,有一線記者,看看他們思考的高度、深度,以及緊急情況下創新實踐的成效。
用心搞好“新人”入職培訓
畢業季、招聘季,深處轉型大潮中的傳媒行業,如今“新人”入職培訓還那么用心、創新嗎?浙報集團這位作者的文章給了大家并不意外的答案。他們不僅認真,簡直做得一板一眼、有聲有色。職業榮譽、忠誠度、企業文化……每個概念都通過具體有趣的活動導入,集團高管“傾巢出動”坦誠交流。為何?為了報業的明天,為了競爭之不敗在于人才!
歡迎相關主題稿件。
認識移動直播帶來的變革
從文字到讀圖、視頻,再到直播的演進,移動互聯技術一直改變著人們的媒介使用習慣。今天大大降低了技術門檻的視頻直播,帶來的伴隨性、全新的參與感、互動交流等,正吸引著大家靠近……它的運用、趨向、問題、短板、作用,等等,都有待于進一步研究、探索。本文作者及《新京報》等媒體的認識實踐具有參考性。
(文璐)
“京原路8號”推送與評論反饋
2016年第6期《中國記者》刊發了徐新林的文章《一名鄉鎮干部的評論稿為何屢上<人民日報>頭版?》,經“京原路8號”推送后引起熱烈反響。有微信網友評論說:“這篇文章可謂《中國記者》推出的深度報道,透露了一位普通基層干部寫作的稿件屢上《人民日報》的秘訣。此文不僅對業余作者有借鑒,就是對專業新聞工作者也有啟示。當下,在新聞輿論領域,需要的正是這種工匠精神。此文還讓社會看到了編輯培養作者的敬業精神,這點值得更多的編輯學習,因為當下不少編輯缺少與作者溝通交流培養新人的意識。好文!點贊!”
2016年第7期雜志出版后,“京原路8號”響應讀者建議,及時推送當期目錄,受到好評。有微信網友“老丁”評論說:“這個欄目推出得好,讓讀者對雜志充滿期待,且對《中國記者》忠實作者是一個積極回應。”讀者鄒海斌評論說:“這是《中國記者》拉近作者、讀者的好辦法,而且讓讀者對文章充滿閱讀的期待,望再接再厲,越辦越好1”
此外,“京原路8號”還推送了《“荷賽”金獎得主吳嘵凌:攝影記者的匠心、匠辛、匠新》《杭報集團社長趙晴:以“三加”轉型推動傳播現代化、產業文創化》《一位報人的新媒體“夾心”奮斗記》等文章,也受到讀者熱烈點贊、積極轉發分享。
《中國記者》微信公眾號:京原路8號。微信號:zgizzzs,敬請關注!
第28屆中國少數民族報業好新聞獎評選會在云南舉行
第28屆(2015年度)全國少數民族地區報紙好新聞評選活動于2016年7月20日-24日在云南省西雙版納報社舉行。評選活動由中國報業協會少數民族地區報業分會主辦,會議共收到消息、通訊、圖片、版面、網絡等參評作品近千篇,參評作品數量創近年來的新高。其中,西雙版納報社的《上千萬株珍貴樹種“落戶”傣鄉熱土西雙版納建“綠色銀行”惠及子孫后代》等92篇作品獲一等獎:湘西團結報社的《醋蘿卜是如何賣到700萬的?》等138篇作品獲二等獎;黔西南日報社的《留守孩子的特別假期》等182篇作品獲三等獎。全國少數民族地區報紙好新聞評選面向廣大民族地區報刊,集中展示了一年來全國民族地區報紙新聞業務的創新實踐,是民族地區新聞工作者交流業務的重要平臺,更是全國僅有的展示維語、蒙語等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新聞作品的重要基地。《中國記者》有關同志受邀擔任評委。
西北政法大學研究生教育學院和新聞傳播學院與《中國記者》雜志社共建實訓基地
6月29日,西北政法大學研究生教育學院和新聞傳播學院與《中國記者》雜志社等單位共建研究生傳媒實訓基地,新聞學院院長、新聞與傳播專業學位研究生導師孫江教授(見下圖)和研究生教育學院副院長馬光明一道來本刊走訪實訓基地,并與編輯部同志就辦學辦刊、學術化等問題進行了座談交流。
這是新聞傳播教育院校為研究生提供更多實踐機會,更加豐富開闊眼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和渠道的舉措。也是《中國記者》影響力的體現。中國記者雜志社多年來為中國傳媒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等院校學生提供了實習機會。
廣東設立新媒體產業基金
廣東省新媒體產業基金目前在廣州揭牌。這只百億元以上規模的政府投資基金設立后,將對廣東國有媒體企業新媒體發展、媒體融合發展及傳統媒體產業轉型升級等提供重點支持。廣東省新媒體產業基金是廣東省委宣傳部、省財政廳聯合發起設立的政府投資基金,由廣東省財政出資10億元引導,吸引金融機構等社會資金參與,通過“母子基金加直投項目”的方式,募集目標規模100億元以上。該基金遵循“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服務媒體”的基本原則,堅持“面向市場、面向廣東、面向新媒體”的方向,重點支持廣東國有媒體企業新媒體發展項目、媒體融合發展重點基礎性項目、傳統媒體產業轉型升級重點項目、國有文化企業的重組改制等。該基金是廣東省成立的第二個百億元規模以上扶持媒體產業發展的投資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