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子
摘 要 根據運動免疫學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結合我校體育專業學生學習的特點和本人的教學經驗,提出行之有效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一些方法,為今后該課程的教學改革提出一些借鑒。
關鍵詞 運動免疫學 教學質量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9.055
Experiences and Thoughts on the Teaching of Exercise Immunology
LI Meizi
(Yanbian University, Yanji, Jilin 133000)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exercise immunology course system and teaching content, combined with the feature of our school sports professional students learning and my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puts forward the effective active classroom atmosphere, and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self-study ability and improve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reform and puts forward some reference.
Key words exercise immunology; teaching quality; teaching reform
運動免疫學是免疫學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門學科,主要研究運動對人體免疫系統的影響及變化規律。①它是我校體育教育和運動訓練專業選修課程之一,它是在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運動生物化學、運動醫學等學科學習基礎之上學習的一門課程,可為運動員的選材、提高運動能力、科學的訓練方法提供更可靠的科學手段與方法。
運動免疫學在國內是非常年輕的一門學科,它的發展必定要經歷不斷地自我完善和充實的過程。由于本學科具有抽象性而且教學時數只有16學時,所以課堂教學上勢必會造成一定的困難。因此在有限的時數內,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達到教學目的是每位任課教師不斷思考和研究的課題。以下是筆者在運動免疫學教學中的幾點體會。
1 依據教學目的,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前準備
由于運動免疫學這門課程比較抽象難以理解,教學時數有限,而且學生文化水準不盡相同,因此傳統的教學方法很難保證能夠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若要實現高效課堂,學生必須進行充分預習,這是完成課堂教學的重要保證。隨著高校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應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前預習,使學生從被動轉為主動,老師與學生之間的單純教與學關系轉為相互參與,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的關系。②
課前教師應給學生隨機分組,分配學習內容和任務,使每位學生能夠百家爭鳴盡情發揮自己的學習思維、想象能力。在準備過程中合作學習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大學生的知識領域,而且還突出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③
學生們通過課前預習查找相關的文獻資料、游覽網頁對課程內容和學習目的更為明確。對學習內容可以設置很多疑問,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不同的難點,經互相討論但仍未解決的或有爭議的內容會帶到課堂解決,這樣學生課堂注意力會大有提高。這不僅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更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使運動免疫學的教學不斷得到補充和發展。
2 提高教師素質、豐富教學手段
教師在教學質量的提升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由于運動免疫學是一門新興學科,專業的教師極少,運動經驗上很缺乏,所以很有必要增強與其他院校的富有經驗的教師聯系 ,不斷提高教師自身業務水平,④經過不斷地參加培訓、增加交流與溝通,提升教師的素質,⑤達到授之以漁的目的。
由于高校傳統填鴨式教學法內容枯燥乏味,致使學生極易產生畏難或厭學情緒。⑥再加上體育專業學生好動的特點,致使課堂出現溜號、玩手機、睡覺等現象。但隨著多媒體、計算機等多種教學手段的應用,優化教學環節,多媒體在教學中使教學環境大為提高。由于運動免疫學課程時數受限,而且對于體育專業的學生來講,參加專項運動訓練的時間較多,體力非常疲倦,理論學習的時間相對較少,若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勢必影響教學質量,所以只有改變教學模式才能達到教學目的。
參與式教學改變了學生被動和教師主動的課堂局面,強化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更多地參與了教與學過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為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提高教學效果奠定了基礎。課前采用合作學習方式來提高教學效果。
由于現有的運動免疫學教材內容對我們體育專業的學生來說深奧難懂,還缺乏系統性,因此學習感到吃力、枯燥無味,所以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進行反復斟酌,選擇適當的視頻資料,盡可能最大限度充分利用視頻資料提高教學質量,達到教學目的。⑦運動免疫學實驗本身大多數是從國外發展來的,所以視頻資料可將枯燥的理論變得活潑生動,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保持學生對知識的長久記憶,從而有助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鞏固,同時也改善了課堂教學效果,所以改進教學手段,在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發揮上有很大作用。
3 培養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人們對有興趣、愛好和需要的內容不易遺忘,興趣是人們對認識和活動的某種特殊的傾向,是人們在接觸事物的時候,對周圍事物所表現出來的特殊、積極性的意識傾向。若對某件事物或某項活動沒有認識,也就不會對它有情感,因而不會對它有興趣。教師教學應從培養學生學習興趣開始,可以利用課程的設計和教學策略的選擇方面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選擇適宜的教學方式與多媒體技術結合,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互相問答和討論方式把被動、枯燥乏味的學習轉變成輕松愉快的學習過程,使課堂氣氛活躍,有利于更多的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環境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補充相關內容知識,比如教科書中免疫應答的章節中只涉及到T細胞活化與細胞免疫應答,所以對B細胞介導的免疫應答內容需要進行及時補充講解。這就要求教師課前對學生進行分組、分配教學內容,要求學生認真查找相關教學資料,預習過程中要明確課程的重點和難點,T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應答與B細胞介導的體液免疫應答、初次應答與再次應答有哪些異同點,預習中要求大家多提出疑問和設想,課堂上要注意集中、積極聽取預習中遇到的不理解的內容,而且要做好課堂內容的歸納與總結,這有利于課后復習與強化記憶。運動免疫學是非常抽象的一門學科,課堂上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圖片、動畫、錄像等來幫助學生全方位理解教學內容,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大家積極共同參與課堂教學完成教學任務,課堂教學效果會更加理想。
4 培養課后及時復習的良好習慣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告訴我們,遺忘的規律是先快后慢,特別是識記后48小時之內,遺忘率高達到72%,所以不能認為隔幾小時與隔幾天復習是一回事,應及時復習,間隔一般不超過2天。溫故而知新,復習是記憶之母,我們鞏固所識記過的材料的最好方法就是復習。
課后在最快時間內,學生應該養成復習的良好習慣,將課堂的教學內容重新溫習一下,對課堂上重點和難點問題進行歸納和記憶,只有將知識運用到體育實踐中,理論才會變得更加牢固,日積月累學習會有進一步提高。
課后復習主要是對課堂內的知識及時消化和鞏固、克服遺忘,使知識持久保持,這是積累知識的前提。課后要及時進行相關作業,以便消化、鞏固相關知識點,檢查聽課效果及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和應用能力,同時也是課本知識的擴充。而學習方法的總結和積累,能夠使學生有一個正確的自我評價,減少盲目性,提高學習效率。讓學生能夠總結出一套自己的學習方法,能夠真正的把知識靈活運用做到舉一反三。
教材的前后內容是連貫的,講解概述、抗原、免疫系統、抗體、補體系統是為講解免疫應答奠定基礎的,所以學過的知識點如果不按時整理和記憶,那么免疫應答部分就不太好理解,甚至會對該學科失去信心和學習興趣。在復習過程中幫助學生實現讓教材變少、讓知識由淺入深、深入淺出的目標。如果我們將知識點濃縮概括化,繁雜的簡單化,凌亂。條理化,相互之間邏輯化,這樣就把相關知識變成了自身的。當我們用系統化學習方法對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后,會發現所有知識簡化了,不是那么雜亂無章而是有條不紊,從而方便我們記憶、理解和掌握各個不同系統之間的相互聯系,使我們從整體上理解整個運動免疫學科研究的實質。
5 采用合理的評分標準
合理的評分標準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最終評價,平時出勤表現學生的學習態度,作業是對課堂內容的理解程度反映。考試是師生兩方面的考核,對學生不能僅憑期末成績斷定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還要考慮到學生平時學習態度、合作學習精神和課堂表現,應避免為應試而學習的心理。目前我院期末采用開卷考試形式,減少了期末考核的比例,同時增加了平時成績的比例,各占50%,平時的每一章節練習要求學生持嚴謹認真的態度,加大基礎訓練,并樹立把理論應用于體育實踐中的創新理念。現有成績評價方式的改革改變了以傳統筆試為主、期末一次考試定終身的考核方式,也避免了考試為了成績抄襲的現象。加強了學習過程中結構化、綜合化考核方式。 所以采用合理的評分標準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主導作用。
6 教師課后認真評價習慣
教師課后認真評價能使課堂結構不斷優化,教學理論體系不斷完善。每次課后認真記錄,這將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日積月累形成自己專有的教學模式,便于今后教學時借鑒使用。每次學生考試結束后分析試卷,試卷從另一側面反映出教與學的關系,查找每種題型容易出現錯誤的原因,有待于教師今后教學過程中查缺補漏,反饋教師進行的教學活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在下一階段的學習過程中有利于教師引導和幫助學生,教師教學目地更明確,學生更容易把握學習的重點和難點,為進一步完善教學質量提供有效可靠的依據。
總之,教師可根據運動免疫學該學科特點,采取適合本校學生的多種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達到教學效果。由于該學科還相當年輕,它的發展需要師生共同努力,不斷探索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師生攜手互動豐富教學內涵,教師應多向其他經驗豐富的教師虛心求教,為該學科的教學更上一層樓添磚加瓦,培養適合時代特征的體育人才。
注釋
① 高順生,趙樹林編著.運動免疫學[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2.
② 段意梅,陸國田,王虹,李春林.參與式教學法在運動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大理學院學報,2012(12).
③ 寧文晶.合作學習法在《運動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黑河學院學報,2011.2(2).
④ 李七渝,張紹祥.人體解剖學運動系統教學之我見[J].局解手術學雜志,2006.15(1).
⑤ 梁麗娟.運動解剖教學過程的難點分析[J].運動人體科學,2015.5(11).
⑥ 王春陽.體育學院運動解剖學課程教學探索[J].解剖學研究,2005.27(3).
⑦ 許學軍.多媒體教學的優點及現狀與對策[J].中國科技信息,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