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于飛
摘 要:大數據是推動教育發展的主要方式,和傳統教育模式相比他具有更明顯的優勢。本文將對大數據發展對教師和學生的造成的影響進行闡述,并建立相關的應用模式,同時提出有效的建議,以提高大數據的利用率。
關鍵字:教育大數據;應用模式;政策
1 大數據對教師的影響
1.1 教學方式的改革
想要更好的應用大數據模式進行教學,就需要多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同時也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不見要對自己的專業知識進行提高,還要對一些新的學科動態進行掌握和了解。同時,對大數據的開放性和共享性進行利用,不斷充實學習的內容,對自己的教學水平進行提高。特別是一些“慕課”、“小微課”平臺的開放,教師更需要及時的隨自己的角色進行調整,真正的以學生為主體,對新的技術和平臺進行利用,真正的實現教師下教學中的組織角色、引導角色和評價角色。
1.2 促進個性化發展
通過對大數據技術的應用,教師可以更好的掌握學生身心的發展變化。傳統教學模式往往通過家訪、電話訪問,甚至是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工作經驗對學生心里特征進行揣摩和了解。而大數據可以更科學的對學生的心里變化進行預測和分析,并通過準確的預測對學生可能遇到的困難進行解決,同時進行歸納,這種觀察方式更加具有科學性,同時也能幫助教師對學生進行更深入的了解,并根據真的的了解情況,對學生提出有建設性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更好的達到學習效果,并不斷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培養,保證教學質量。
2 大數據對學生的影響
2.1 學習模式的轉變
傳統教學模式,學生在學習時往往是被動的,不利于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而在大數據背景下,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即自主學習。自主學習和自學并不是同一個概念,而是在學習的過程中由教師進行引導,以自身為主體的學習方式。在大數據背景中,學習資源變得豐富多彩,教師和書本已經不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唯一來源,學習者只要有需求并賦予行動就可以隨時進行學習。
2.2 學習模式的轉變
傳統的教學模式中都是用一種模式來解決所有的教學問題,而大數據中,教學模式可以更多樣化,并形成了融合式教學方式。它包括線上學習和線下學習、可以自主學習也可以集體學習等等。在融合式學習中學生才是驅動者,學習的出發點是為了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了解,以尋找更適合學生的學習模式和方法。
2.3 思維的轉變
在大數據背景下,學習已經不僅僅是對知識的追求,而更多是獲得相關的思維方式,并對自己的能力進行提升。這是因為,大數據的知識是用之不竭,取之不盡的。所以,學生不可能對其進行全部的學習,而是要學習中有價值的向導以及改善自己的思考能力。單純的追求學習是無趣且無用的,隨著思維的轉變,學生才可以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并提高其創新能力。
3 教育大數據的應用模式
3.1 驅動國家教育政策
在傳統教育中,不僅對數據的采集比較困難.并且可以采集的數量也是有限的。所以,只能通過簡單的統計來反映國家某個階段的教育發展情況和局面,形成的數據就難以實現真正的價值,也就不能為國家的教育政策提供科學的依據。大數據中的數據更加多元化,并且可以通過很多途徑來搜集數據。有利于發現教育數據和社會行業之間的必然聯系,也可以提高教育模型的發展,并推動國家教育政策的制定,保證其內容的科學化。也可以讓更多的群眾對教育政策進行理解和支持。
3.2 保證教育的平衡發展
我國教育事業面臨著嚴重不平衡的現象。對大數據加以利用,可以更好的保證區域教育的平衡發展,并讓教育資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讓更多的人可以享有教育的機會。除此之外,由于區域之間的教育現狀存在到一定的差異,而大數據可以對這種區域間的教育差距進行縮小。同時,還可以根據區域的真是情況,針對自身的教育環境開展有特色的發展道路。
3.3 提升教育質量
隨著智慧教學和管理平臺的不斷發展,大數據在學校教育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學校的管理質量和教育質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特別是在教育評價中具有明顯的優勢。在管理中大數據可以有利于學校對設備資源的利用和管理;并對學校的水、電進行更全面的監控,實現真正的教學節能環保。除了可以對學校的管理質量進行提高,還可以對大數據技術中的教學模式進行分析和預測,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不斷的優化,實現教學的個性化。
4 發展教育大數據的政策建議
4.1 成立大數據研究機構
國家大數據研究機構主要包括:對教育大數據技術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并對其教育數據進行采集、存儲和處理,對大數據的模式和方法進行分析,以便更好的服務于學校和教育機構。還需要對大數據的關機技術進行更規范和標準化的發展;根據我國實際情況對大數據的理論體系進行建立,完善體系的全面性和科學性。對大數據的應用進行總結和歸納,以便更好的服務于全國教育。
4.2 建立教育數據運營方式
對教育數據的開放性和開放對象進行深入的探討,對其使用的合法性進行確認。政府部門可以加強對教育數據的監督力度,借鑒通信領域中運行方式,對運營執照進行頒發。此外,還建議教育委、發改委、商務部等部門相互配合,對相關的規定制定科學的標準,保證教育數據在實施的過程中,可以進行更好的監督,對數據使用的標準化和是資格進行確然,非官方機構在對數據進行使用的過程中,需要按照規定的條件對許可證進行頒發,保證教育數據的使用權利。
4.3 建設教育大數據基地
對教育數據基地進行更快的建設,比如:(1)加大數據教育基地的投入,尋找更多的渠道;(2)對教育數據產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設施,保證后臺的正常運行;(3)不斷對教育大數據進行創新,通過完善讓社會更多的教育體系可以享受到更多的科技成果;(4)建立相關的產業聯盟和園區,同時邀請一些比較知名的專家,通過定期的指導和研究,對產業基地的建立進行定期的引導,擴大數據基地的影響力。
5 總結
綜上所述,教育大數據不僅對學生和教師可以產生加大的影響。同時,也是現代教育發展中的產物,大數據本身就具有較多的優勢,所以在教學中對其進行應用,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保證教學機構整體都能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楊現民,王榴卉,唐斯斯. 教育大數據的應用模式與政策建議[J]. 電化教育研究,2015,09:54-61+69.
[2]楊現民,唐斯斯,李冀紅. 發展教育大數據:內涵、價值和挑戰[J]. 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6,01:50-61.
[3]張燕南. 大數據的教育領域應用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6.
[4]劉鳳娟. 大數據的教育應用研究綜述[J]. 現代教育技術,2014,08:13-19.
[5]卜浩然. 云環境下教育大數據安全策略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