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兵
(甘肅省永登縣西鐵中學)
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實驗探究的應用
李金兵
(甘肅省永登縣西鐵中學)
新課標要求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實踐能力,為順應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應重視實驗探究的應用。
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實驗探究
探究式教學在課堂上可有針對性地設置不同深度和廣度的問題,然后引導學生主動投入實踐探究,體驗探究過程中的艱辛,感悟成功的喜悅,不同于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實驗探究可以提高學生對化學學習的積極性,老師應結合實際在課堂上充分應用實驗探究。
1.分配實驗任務,引導學生結合問題進行探究
在學生進行實驗探究時,老師可以提出問題,然后分配給學生實驗任務,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實驗,得出結論并驗證。例如,在進行鈉與水的反應的探究實驗時,由于這個實驗操作過程繁瑣,要求學生觀察的現象和分析的問題也很多,可以在提出一系列問題后,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完成該探究。具體問題如下:鈉塊的顏色是什么樣的?為何在實驗前要將鈉塊表面的煤油擦干,且只切取一小塊?將鈉塊投入水中會有什么反應?加入酚酞后,溶液成什么顏色?合作小組在做實驗時,每個成員都帶著問題去觀察、分析。在探究實驗完成后,各小組成員之間進行討論和交流,得出結論:因受氧化作用,金屬鈉表面呈灰色;金屬鈉被氧化后會生成一層氧化物,使得鈉塊在水中的反應不明顯;金屬鈉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鈉塊浮在水面上;金屬鈉與水反應放熱,產生了氣體,鈉塊被熔成小球,并在水面四處游動,還發出“嘶嘶”聲;加入酚酞后溶液變成紅色,說明產物中有堿類物質。
學生在完成實驗探究后,都能按照任務要求進行規范的實驗探究操作,也能清楚地看到金屬鈉與水產生反應的情形。同時,分組探究學習的方式加強了學生之間的互助合作,增進了他們之間的友誼,讓學生充分意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2.帶著疑問對實驗探究進行分析、創新
金屬鈉和水產生反應后,會產生一種氣體,學生在做實驗時肯定也注意到了這一點。此時,可引導學生結合學過的“氧化還原反應”進行理論分析,初步確定該氣體為氫氣(H2),理論的結果還需實驗探究加以驗證。老師可以列出一些探究方案讓學生選擇,也可以引導學生自己想出一些探究方案,然后指導學生分析探究方案的可行性。比如這樣的一個方案:用塑料瓶作反應器并收集產生的氣體,點燃后驗證氣體成分。有學生分析得出如下結論:反應放熱,會損壞塑料瓶,也很危險,生成的氣體點燃起來也很困難,應對這一方案進行改進。學生在通過小組談論和在老師的指引下設計出一組合理的實驗方案。改進后的方案簡單,操作便利、安全,成功率較高,效果非常明顯,還能將兩個探究實驗合二為一。在確認實驗探究方案后,讓各合作小組再進行一次實驗,收集好產生的氣體,并驗證其成分。
這樣,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主動分析、設計未知的探究,并通過協作完成了實驗探究。通過探究,學生體會到了知識的巨大作用,體會到了探究學習所帶來的快樂,強化了學生的探究意識,培養了學生的分析和探究能力,也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繼續進行探究的熱情。
3.引導學生進行理論分析和探究

面對新問題、新挑戰,同學們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又投入到小組合作中去,通過共同分析得出:(1)反應物中有水蒸氣,首先必有一套裝置用于制備水蒸氣;(2)該反應為氣-固型反應,裝置可類同H2還原CuO反應的裝置;(3)生成氣體的種類還需檢驗,可設計用肥皂泡收集后點燃。經過反復的討論交流和老師的正確引導,最終確定了合理的實驗探究方案。
實驗方案設計完成后,各小組指派代表發言,闡述設計思路和操作說明,再由別的小組加以評價,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共同進步。這樣,在教師的指引下,學生順利地完成探究,加深了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分析和歸納能力,還培養了學生的設計能力和表述能力。
我們強調探究式教學的重要性,只是要求我們轉變傳統的“填鴨式”“接受式”教學,但并非完全否定或貶低傳統教學模式。應清楚認識到:兩種教學方法各有所長,探究性教學在學生直接可接觸到的宏觀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探究實驗、演示實驗等探究活動教學資源,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而接受式教學,在微觀領域、經驗傳遞等方面也體現出巨大的優勢。比如,金屬鈉與水反應的直觀現象,可通過探究實驗直接觀察出。但該探究實驗的化學原理,必須在傳統接受式教學中總結得出。再如,在探究實驗完成之后,其實還有一個重要環節,那就是對全部探究內容進行整合、歸納,得出其規律性的東西,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以供日后使用。
總之,在高中化學課堂上應用實驗探究,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將中國的素質教育改革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1]么瑞銀.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實驗探究的實踐與思考[J].科學中國人,2015(26).
[2]楊宏偉,侯千金.高中化學實驗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施[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8).
·編輯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