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光電技術研究所——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 汪 波
基于SOPC的紅外邊緣特征增強
華中光電技術研究所——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 汪 波
為了解決紅外圖像邊緣模糊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SOPC紅外邊緣增強算法。利用了FPGA并行能力和SOPC的可編譯性的特點,詳細介紹基于SOPC系統的實現過程。實驗表明,基于梯度算子邊緣增強算法有效的增強圖像的特征信息,算法實時性較好。
SOPC;邊緣增強;梯度算子輯實時完成,其硬件架構如圖1所示。
隨著紅外技術的快速發展,探測器靈敏度和分辨率不斷提高,探測能力不斷的提升,紅外系統應用越來也廣泛,如在安防監控、醫療、軍事等領域。對紅外組件和圖像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紅外組件要求體積小、功耗低、多功能和集成性強等特點;紅外圖像要求噪聲小、圖像特征清晰等。因而對紅外系統組件和算法的要求越來越高。
目前紅外成像系統主要采用有DSP+FPGA、單片機+FPGA、單FPGA、ARM等硬件架構,各有優缺點,本文采用了單FPGA,在FPGA內部搭建微處理器SOC,采用基于SOPC技術[1][4]。SOPC是高性能片上集成系統,可根據需要搭建外設電路、存儲器等功能,并利用FPGA并行計算的能力,可以提高軟件開發能力,也可以減小功耗和體積。
本文針對提高紅外圖像邊緣信息方面進行了研究,首先針對邊緣檢測算法的研究,對傳統算法討論,并對其比較,得到較好的邊緣提取算法,并在硬件平臺實現。
基于SOPC硬件架構,在FPGA內置了SOC處理系統以及外圍硬件電路,完成對紅外探測器控制、數字圖像采集,數據圖像存儲、處理,以及外設控制,并對數字圖像的顯示。基于SOPC架構可以靈活的裁剪各種外設,較少的利用FPGA資源,SOPC與FPGA采用內部邏輯連接,無需額外硬件配置。
本文采用Altera公司的低功耗、低成本Cyclone III系列FPGA芯片作為處理器,進行相關圖像采集和后端處理,通過多內部數據交互完成圖像處理過程,圖像中邊緣增強算法在SOPC內核和FPGA邏

圖1 基于SOPC硬件架構
圖像邊緣特征為圖像特征變換位置,圖像梯度向量就反映圖像中的變化率的方法[2]。選擇合適的梯度邊緣檢測算子,有利提取圖像邊緣信息。圖像中在位置放入梯度為:

如上式圖像梯度為梯度方向的偏導數,在數字圖像處理中最簡單處理方法為灰度級相鄰像素的交叉運算。經典的邊緣梯度算子很多,如Roberts算子、Prewitt算子、Sobel算子、Gauss-Laplace算子和Canny算子等[3]。經典算子有一定的局限性,邊緣檢測偏差和穩定性待提高,為了更好增強目標特征減小干擾,本文對傳統Sobel梯度算子進行改進。
傳統Sobel算子以一階導數為基礎,利用鄰近像素和不同權重進行加權得到。通常采用了3*3或5*5卷積模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分別對原始圖像進行卷積,計算完后將兩個方向進行比較,選擇合適閾值處理。
垂直算子和水平算子模板:

本文采用了多方向對邊緣提取,增加了對角線方向分析,則變成六個方向梯度算子,最后通過卷積運算,具體模板如下:

利用上面8個方向的模板,對原始圖像進行逐點卷積,并對8個值進行比較,將最大值作為該點的灰度值。得到一幅新的梯度圖。
基于SOPC硬件架構對紅外圖像的預處理包括有圖像濾波、壞元提取以及非均勻校正等算法。圖像特征增強算法的實現首先通過A/D采樣、得到圖像每個像素的數字灰度值,利用SOPC中的IP模塊LPM_FIFO進行緩沖。需要從每個相鄰像素的3列中讀取相應的數字;采用梯度邊緣提取因子3*3的窗口。
整個邊緣增強過程采用并行處理,具體FIFO數據流程圖采用了如圖2所示:

圖2 FIFO數據流程圖
圖像中的數據依次進入FIFO,每列分別進入,當有新的一列數據進入時,將FIFO1數據讀入到FIFO2中,依次類推。根據梯度算子進行乘法運算后得到邊緣信息,對邊緣部分增強處理。
本文采用了廣微機電公司生產的384*288探測器,采用了Altera公司的EP3C16F256I7工業級芯片,采用了幀頻為25Hz,芯片時鐘為27MHz。系統采用了基于Quartus9.1的verilog語言設計和SOPC Builder編程,并對時序和圖像進行了仿真。
從圖3(b)可以看出圖像邊緣特征較原圖較清晰,認得輪廓較原始圖像明顯,有較好的邊緣特征增強效果。

圖3 邊緣增強前后圖像對比
圖像特征增強是圖像處理較重要部分,本文針對傳統梯度Sobel邊緣檢測算子,通過基于SOPC系統架構的實現,并詳細介紹了在硬件處理過程,通過實驗結果表明,該系統實時對邊緣特征增強,且實現較為簡單,資源消耗低。但對噪聲也有一定加強,基于SOPC架構平臺需要進一步開發,對噪聲抑制和濾波處理。
[1]Rafael C.Gonzalez,Richard E Woods.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Second Edition [M].Prentice Hall,2002.
[2]金偉其,劉斌,范永杰,等.紅外圖像細節增強技術研究進展[M].紅外和激光,2011.
[3]Hui-xin Zhou,Han-lin Qin,Rui Lai,Shang-qian Liu,Lei Wang. Scene-based Nonuniformity Correction Algorithms for Infrared Focal Plane Arrays[A].IEEE 14th Conf.on Terahertz Electronics,Infrared Imaging and Application[C].sept.,2006,Shanghai,China,pp.169.
[4]趙廣州,等.基于DSP和FPGA的模塊化實時圖像處理系統設計[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32(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