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開春
摘要:食品監管瀆職罪在我國現行刑法和行政法中有罪名設置和對應的刑罰標準,但均顯不夠完善,而食品安全罪的釀成及其危害后果的形成均與這項罪名有直接的聯系,不對這一罪名予以更準確、更嚴格、更具體的規定,不足以規制這一犯罪,而食品瀆職罪是食品安全罪的幫兇,是食品安全罪能夠釀成和造成更大危害的保護傘。
關鍵詞:食品安全;食品監管;瀆職罪
中圖分類號:D917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7-0023-01
我國黨和政府十分重視解決食品安全問題,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強刑事立法就是諸多措施中最富有打擊食品安全犯罪,整治食品安全環境意義的重大舉措;新食品法和刑法修正案(八)的頒布與實施就是其中最鮮明的例證。本文僅就食品安全監管瀆職罪完善問題予以探討。
一、完善食品監管瀆職罪的理由
刑法修正案(八)對食品監管瀆職罪的規定見第四十九條和第四百零八條的最后一項。瀆職罪已為公眾所熟悉,食品安全監管瀆職罪是瀆職罪中的一種,但這種瀆職罪的后果更體現于對公眾健康權、生存權的剝奪,對食品市場競爭秩序的破壞,包括對社會誠信道德,對國家機關信譽的影響等方面。
在刑法修正案(八)實施前,原刑法對于食品監管瀆職罪的規定,從罪名的規制,到刑罰的使用都是和普通瀆職罪等同比照處理的。但是,隨著我國食品安全犯罪的愈演愈烈,食品安全瀆職罪的性質和危害越來越被民眾、司法界和全社會所認識,因為食品監管瀆職罪的存在,助長了食品安全罪的滋生;因為食品監管瀆職罪的存在,隱匿和保護了食品安全罪;食品安全瀆職罪不嚴懲,食品安全罪則不能鏟除的認識越來越清楚,呼聲越來越高。因之,在刑法修正案(八)修改過程中重視到這一點,從嚴厲打擊食品安全刑事犯罪,堅決控制食品安全的社會局面的目的出發,將食品監管瀆職罪與普通瀆職罪區別開來。在保存普通瀆職罪的同時,增設了食品監管瀆職罪。刑罰不再適用量刑較輕的濫用職權罪和玩忽職守罪,而是使用食品監管瀆職罪的從嚴刑罰,在對一般情節情況上的食品監管瀆職罪的執刑上,判刑期、判拘役都多出兩年,由原來的3年以下變為5年以下。嚴重情況下的該罪比普通瀆職罪的這款規定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提高到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但是,刑法中的食品監管瀆職罪仍需要完善:其理由在于:一是食品安全犯罪在我國目前仍舊處于上升勢頭,這一犯罪與食品安全監管人員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大都有監管人員和相關管理部門的包庇和放縱,食品生產經營者賄賂食品安全監管人員,食品安全監管人員及至監管部門或聽之任之,或放任自流,甚至在相關檢查活動開始前,會有食品安全監管人員為非法食品生產經營者通風報信。那么,這樣性質的瀆職罪是新刑法實施后的變化,說明新刑法的該項定罪和刑罰還不夠適用。二是該罪在食品安全監管領域,而這一領域涉及到多個業務主管部門,每個業務部門的監管責任相對獨立,也相互交叉,而在某一環節上的食品監管人員的瀆職所造成的危害必須是有結果的,因為本罪是結果犯,也即必須具備瀆職罪發生的結果,才可追究其罪,有瀆職行為而未見結果的不能構成此罪。三是該罪的程度界定與量刑界定呈正相關,刑法條文上對于程度的定語是重大后果、嚴重后果、特別嚴重后果,這樣的限定過于籠統。
二、完善食品監管瀆職罪的建議
完善刑法中的食品監管瀆職罪需要在滿足上述三個理由的基礎上進行,其一,增加刑法對于瀆職罪的打擊力度,體現于刑罰上應體現自由刑和罰金刑并重;其二,以“危險犯”認定,鑒于食品安全監管罪的結果出現,需要一定的時間過程,犯罪結果的出現可能會遠遠滯后于(潛伏期)犯罪行為的特征,那么,可以將該罪視為具有危險的犯罪,可以以“危險犯”來定罪。也即因食品安全監管人員的瀆職,造成公眾安全處于危險狀態,危害人危害食品安全的結果雖尚未出現,但涉案金額巨大(確定額度),影響范圍極廣(確定范圍),可認定構成此罪;其三,該罪的程度界定要有具體數量或具體危害結果可衡量。有關專家曾發表過這方面的建議:有的認為以造成未成年人5人以上或者成年人10人以上嚴重食物中毒或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的,作為立案標準比較適宜;有的認為在量化該項規定時,應對學生和老師受害者降低數量衡量標準。不管具體標準如何,所把握的原則是必須量化。刑法是嚴肅的,不能以約數或模糊的語言來定罪。
三、結語
本文立足于完善我國刑事立法的基點,聚焦于完善食品安全監管瀆職罪,探討對食品安全犯罪的嚴懲,對我國乃至世界范圍的食品安全問題給予化解。盡管學識有限,見解頗短,但旨在發出預警信號:在一個國家的文明框架中,法律與道德唇齒相依,缺一不可;食品安全問題的解決也同樣需要法律與道德的相互給力。
參考文獻:
[1]世界衛生組織.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要求[S].2005-9-1.
[2]人民法院.2010年至2012年人民法院審結一審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衛生)標準的食品行駛案件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行駛案件情況[S].人民法院報,2013-1-4.
[3]潘柯霖,李曉君.《刑法修正案八》對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修正之解[J].法治與經濟,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