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改革
摘要:行政約談制度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在短短的幾年內被廣泛應用于行政管理的各個領域,并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作為行政機關逐漸普遍采用的一種新型執法行為,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我國現行法律的不足,但還是在法律依據存在空白、程序規范不統一、配套機制不健全等方面存在著與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相悖的缺憾。
關鍵詞:質量技術監督;行政約談制度;法治政府
中圖分類號:F20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7-0030-01
行政約談制度是現代社會各機制相互作用下產生的一種新事物,它是一種新型的、靈活的管理制度,這種行政方式已在中國扎根并呈蓬勃發展之勢。然而,由于程序還不夠規范、法律支撐還不夠有力等原因,行政約談在實踐中面臨諸多困境,因此很有必要對其進行全方位的分析。
一、行政約談制度的概念界定及其性質
我們當前所談及的行政約談制度,是一種隨著行政管理機制和各種經濟體制相互磨合、相互影響,再加上現在公民的法律意識日益增強,在諸多因素的強烈影響下產生的新生事物。我們首先要給予其肯定,然后再根據實際的行政執法需要,調節好與社會各個市場領域間的相互作用關系,以達到良性循環的效果,這樣自然而然對政府的行政效率、服務質量及公信力能有所幫助并產生提升作用,使其有利于社會公平正義,規范市場,促進社會和諧進步。
行政約談制度,它本身指的即是比較廣泛的一個概念,為便于論述,基于本人對行政約談制度的理解和認識,將行政約談制度定義如下:行政機關在行政執法過程中,發現對方有違法的問題,或者發覺其有違法的可能,并經調查掌握一定的證據,此時行政機關針對對方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動,與其職權范圍所涉及或針對的行政相對方之間,通過約談溝通、學習政策法規、分析講評等方式,對社會組織運行中存在的問題予以糾正并規范的準具體行政行為。
行政約談制度,它比較明顯的特征就是體現了柔性執法與服務型政府的現代法治理念,避免了因為“強行為”的實施可能使政府和公眾之間產生不必要的矛盾和沖突,反而促進了政府和公眾之間的和諧關系。
二、行政約談制度的適用領域
現在經濟發展得比較快,行政約談制度面對的領域豐富多彩。在實際執法過程中,面對的情況不一樣,當然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措施去應對,和相對方約談溝通的深度和層次也就不同,這些不一樣的溝通方式、談話深度決定了這次約談的性質,有可能會產生行政處罰,也有可能僅僅需要給予對方一些指導和建議,還有可能變成另外的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等等。所以,不同的情況,不同的領域,不同的人文環境,可能就需要不同的行政約談方式和程序,所以行政人員在實際執法當中,要厘清現狀,再著手執行。
三、行政約談制度當前面臨的困境和原因
行政約談制度作為新生事物,面臨的問題突出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程序規范不統一
截至目前尚未有統一的行政程序規范方面的法律法規,可以說一個領域就有一個模板。本身行政約談制度靈活性比較強,把握得好了它就會朝良性方向發展,但是有一部分管理部門因為受官本位思想的影響,在和對方約談、溝通過程中出現態度不夠謙和,不講求方法,政策不夠透明等情況,這樣就很有可能和對方產生矛盾,讓對方感覺不到公平、公正的存在,這樣的行政約談不僅不會解決問題,反而會給管理工作制造矛盾,阻礙問題的解決。
(二)缺乏相關管理條例
行政約談前期需要開展一定的調查工作,搜集一些信息。調查和搜集信息涉及的問題就比較多,比如安全和人權問題等。還有在約談溝通過程中遇到問題如何向上級反映,上級如何對這方面進行監督等等,這些問題都需要得到妥當的解決,所以很有必要建立一套管理條例來規范這些行為。
(三)沒有行政約談后的補救措施
應該建立相關的補救政策,確保被約談對象的合法權利受到行政權力侵害時,可以通過相應的法律途徑,比如行政訴訟等獲得相應的行政賠償。相信這些機制,會大大提高相對人參與行政約談的積極性,提高行政約談的有效性,從而構建行政約談法治化、規范化的框架。
四、結語
行政約談行為是行政機關新型的履行管理執法職責的行為,在行政監管領域愈發受到青睞。筆者通過搜集相關文件,進行分析,試圖找出當前行政約談面臨的問題,并剖析其產生的原因,希望行政約談制度可以在我國各個領域能正常、健康地運行,從而為社會和諧做出一定的貢獻。也希望更多學者專家關注這個問題,群策群力,使我國的行政法治化越來越完善。
參考文獻:
[1]黃培東.質監行政約談制度建設初探[J].中國質量監督,2013.
[2]高陽.質量技術監督行政制度[J].質量與標準化,2011.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