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炳鈞
摘要:本文闡述了高職院校開展校企合作的必要性,認為校企合作有利于學生和教師的專業發展,也有利于學校和企業的長遠發展。高職院校必須對教學管理進行改革創新,通過打造學習型的管理隊伍、學習型教師隊伍和學習型班級,來推進校企開展深層次的合作,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合作開發課程和教材,變革教學方法,從而實現創新型技能人才培養目標。
關鍵詞:校企合作;教學管理;學習型組織;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G7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7-0170-01
一、進行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是應用技能型人才,進行深度的校企合作,能有效發揮行業、企業和學校的各自優勢,從而讓學生受益、讓教師受益,實現學生培養目標,從而使學校能夠長遠發展下去。
(一)有利于學生的職業發展
高等職業院校的課程體系設置著力培養的是高素質創新型技能人才。通過校企合作引入企業的優秀文化和課程,使學生了解到行業最新的發展動態,從而更進一步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并為之制訂并執行好學習計劃;校企雙方根據企業實際崗位需要,采取頂崗實習、工學結合或者學徒制等培養形式,訓練學生的相關職業技能,牢固掌握專業知識并熟練運用,讓學生切實學習到一項專業綜合技能;學生也通過接受企業技師指導或到企業具體崗位進行實踐,使書本上學習的知識在實踐中得到升華,使職業技能得到有效提高。
(二)有利于教師的職業發展
高職院校的教師雖然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但由于與社會實際脫節,往往缺少實踐能力,不能時時了解企業最新的經營管理模式、社會經濟最新形勢的變化等,導致教學偏重理論而缺實踐,不能與社會接軌,“紙上談兵”,或者即使注重實踐也是過期的實踐,不能緊跟時代步伐。通過校企合作,讓教師能深入企業了解企業具體模式及人員需要情況,通過與企業優秀管理人員共同探討,可以在實踐操作中提升其理論技能,從而更好地應用于課堂教學。
(三)有利于學校的長遠發展
通過校企開展深層次合作,能夠促進高職院校轉變人才培養模式,積極主動地調整專業結構,改變教學方式,從而培養社會和企業都滿意的合格人才。只有這樣學校才能得到社會認可,才能有更長遠發展。
(四)有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
通過校企合作,高職院校為企業量身打造企業發展所急需的各類技能人才,從而使企業節省大量的職工培訓成本和時間,學生不管是實習期間還是分配到企業工作后,直接可以在工作崗位上發揮應有作用,為企業創造出價值。同時企業通過校企合作也能有效提升其社會形象和知名度,從而為企業發展奠定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
二、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職教學管理的對策建議
為提高校企合作的廣度和深度,高職院校必須對教學管理進行改革創新,對課程教學方式方法進行變革,從而實現創新型技能人才培養目標。
(一)打造學習型管理隊伍
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原來傳統的教學管理模式將難以適應專業模式改革。打造學習型教學管理隊伍,通過組織、參與各種類型的學習、培訓,使教學管理者了解校企合作的最新動態,讓深厚的教學管理理論知識和與時俱進的實踐能力相結合,從而進行科學的管理,推進校企合作,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有效推動學校整體水平的提高。
(二)打造學習型教師隊伍
高職院??梢酝ㄟ^制定激勵和扶持政策,促使教師加強技能學習。同時提供條件促進教師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內容、方式、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學質量,養成良好的學習氛圍。讓教師樂于從教、樂于改革,從而把教師的個人發展和學校的整體發展緊密聯系起來,促進教師積極主動開展校企合作,提高教育質量。
(三)打造學習型班級
與傳統班級相比,學習型班級里成員具有更強的進取心、團隊感和實踐能力。通過打造學習型班級有利于學校以學生為中心去設計教學環節,形成較好的學習環境,從而使學生養成自我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促進學生樹立終身教育理念。
(四)改革人才培養模式
首先,高職院校要充分認識教學管理的重要性,加大教育經費投入,通過制定一系列獎勵和扶持政策鼓勵變革人才培養模式,引導學生在校企合作過程中全面發展。其次,各系部要努力搭建校企合作平臺,積極引進企業的人力、物力,同時全力滿足企業用人需求。最后,要進行廣泛調研,經常性掌握行業發展數據,邀請企業人員指導專業教學計劃的制訂,共同制定適合社會需求的人才培養方案。
三、結語
高職院校教學改革成敗關鍵在于建立一支高質量的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通過創建學習型組織最大限度發揮教師、教學管理者和學生的力量,實現個人發展超越和學校發展超越。建立基于校企合作的教學管理體制機制,完善相關激勵制度和政策,將有效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促進學院事業健康發展。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