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遠
【內容摘要】化學是初中學生剛開始接觸的一門基礎學科,化學主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知識實際應用能力,幫助學生解答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存在課堂教學氛圍不好、學生參與度低等問題,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待提升。文章首先介紹了課堂的有效性,其次介紹現階段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現狀,最后提出提高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化學課堂 教學 有效性 教學策略
引言
現代人們越來越關注教育質量,化學作為中學生學習的主要科目之一,課堂是開展教學活動的主要場地,通過課堂教學活動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獨立學習能力,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此外,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性之間關系教學目標的實現,也是初中化學教師一直努力的方向,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提出了幾點提升化學課堂有效性的策略。
一、課堂教學有效性分析
有效性是指在化學課堂試驗結果與實驗前猜測的相似性。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主要是指學生在教師課堂教學之后,自身知識和能力的提升程度①。即有效課堂教學是指課堂教學活動前后學生的取得的進步,這也是衡量教師課堂教學成果的主要依據和指標。課堂教學活動是否有效判斷的根本指標是學生的學習情況。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判斷標準是教師能否讓學生自主接觸探索知識,能否實現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能力和知識實際應用能力的提升。這一過程中學生還必須提高自身的主動性,否則教師采取什么措施也難以提升課堂的有效性。
二、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現狀
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三方面:第一、未注意學生的差異性。初中生由于自身學習習慣、學習能力和基礎不同,而部分化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未看到這一差異的存在,或者知道存在差異,但是未將學生區別對待,采用統一的手段進行教學,這不僅打擊了差生的學習熱情,也阻礙了優等生自身優勢的充分發揮。第二、師生定位錯誤。初中化學課堂上,教師仍采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式,教師負責知識的講解,學生負責記憶、理解,使得原本生動有趣的化學知識變得呆板、無趣,未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三、教學進度把握不準。部分化學教師無法準確把握教學進度,對教學內容安排過于粗略化,部分重要章節講解的不夠詳細。
三、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教學策略
1.興趣導向策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中生剛剛接觸化學,對其不了解,興趣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要動力。對化學的濃厚學習興趣能夠使得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營造良好課堂氛圍。因此在化學課堂上教師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可通過猜想、學生動手做實驗、觀察實驗現象,總結試驗結論等一系列環節,讓學生發現化學課程的有趣性。例如,在化學實驗課上教師安排兩名學生做白紙顯字的實驗,以活躍課堂氛圍,提升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2.教學組織策略
學生的學習情況是初中化學教師具體組織教學的依據,是教師提升化學課堂有效性的重要依據。化學教師在保證教學任務完成的前提下,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的不同,進行分層次教學。此外教師選擇課堂開展方式時注重征集學生學習建議,改進授課方式,同時將情景教學理念引入化學課堂,在講解部分章節時可通過設置教學情境,以提升學生的知識吸收效率,例如,在講解燃燒和滅火一節內容時,教師可組織安排一場火災演練活動,讓學生掌握在發生火災時如何逃生,教師在活動開展過程中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
3.探究教學策略
探究式教學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較能夠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這種教學方式下,教師將不再是照本宣科,純粹理論式知識的講解,而是指導學生探究化學了解化學,讓學生自主的探究化學知識,發現生活中的化學,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負責營造良好的探究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
4.教學反思策略
教學反思是教師提升自身教學能力的主要手段,只有通過反思才能發現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通過對自身不足的分析實現教學策略的調整,從而實現課堂有效性的提升。教學反思一方面能夠提高對教師教學質量的合理性評價。教師每上完一節課就對課堂的反映情況和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進行總結和歸納,化學教師通過對課堂教學活動開展的有效性進行剖析,針對其中的不足進行調整,以實現自身教學能力的提升②。此外教學反思是激發初中化學教師創新課堂教學方式的主要動力。由于自身課堂教學活動開展中存在部分不足,為了實現問題的解決教師要不斷進行教學方式和理念的創新,以實現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