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琴
【內容摘要】作業作為教學中的鞏固環節,在注重課堂教學研究的同時,作業的設計和布置往往被冷落。文章從初中物理教學中作業設計的不足入手,提出優化作業設計的論題,論述優化作業設計的幾個可行的措施。
【關鍵詞】初中物理 作業 設計與布置
作業是預習新知、鞏固舊知的必要手段,也是揭示教學質量、反映教學進度的重要途徑。通過作業這個特殊的形式,強化知識的運用和理解,提升學習能力,也提升教學質量。
一、初中物理作業設計的不足
新課改、素質教育推進的今天,初中物理教學中,作業的布置仍然陷進題海的誤區,在中、高考的指揮棒下,題海戰術仍然成為作業布置和實施的主要手段。作業布置中的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作業模式單一
統一尺度、統一標準的作業,經常使優秀生感到需要更加高難度的作業,他們的訓練需求得不到滿足,而學困生對于“一刀切的作業”又感到力不從心,作業的效用得不到真正體現和發揮。
2.作業量較大
平時的作業以“題海戰術”為指導思想,學生課后沉溺于題海中,極易出現厭學情緒,并且,大量的作業,也擠占其他學科的作業和活動的時間,學生的精神壓力大,出現厭學情緒,不利于健康、全面發展。
二、優化作業設計的策略
1.注重目的性
作業設計一般分為預習作業和鞏固性作業。為避免作業的無效、低效,教師應精心設計作業,秉承“針對性”、“有效性”原則。如預習作業的設計,應首先讓學生明確即將學習的主要內容,包含哪些知識點,有什么規律、哪些公式等。如對于教的《二力的平衡》預習任務,應該讓學生把握幾個重要的物理概念——平衡、平衡力、二力平衡,讓學生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是什么,通過實驗——小車在平面上的運動,驗證二力平衡的條件等。
而對于這個部分的鞏固性作業,可以設計單選題、正誤判斷題、討論題等,切實起到復習鞏固作用。如果遠離當堂課的所學,拘泥于題海戰術,盲目設計無關的題目,學生會逐漸喪失學習的興趣。
2.注重多樣化
物理教學注重體現學生的個性化學習,作業設計也應體現層次性和多樣化。“一刀切”的作業,會降低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如對于《歐姆定律》的知識的學習,對于《二力平衡》的學習,教師可以設計以下問題:
(1)下面的力中,屬于平衡力的是( ):
A.課本對桌面的壓力與課本的重力
B.課本對桌面的壓力與課本對書的支持力
C.課本所受的重力與桌面對課本的支持力
D.課本對桌面的壓力加上課本的重力等于桌面對課本的支持力
(2)起重機吊著重物,比較重物靜止時以及重物勻速上升時,重物勻速下降鋼絲繩對重物的拉力大小( )
A.重物勻速上升時,拉力最大
B.重物靜止時,拉力最大
C.重物勻速下降時,拉力最大
D.三種情況,所受的拉力相等
(3)觀察分析: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水杯,處于靜止狀態時,哪些力是一對相互平衡的力?
(4)討論分析題:
說說生活中,力的平衡的例子。
如掛在天花板上的燈泡所受的重力與細線對燈泡的拉力;放在桌面上的課本所受的力;汽車在平直的道路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牽引力與阻力彼此平衡等等。
以上四個問題,(1)和(2)是概念判斷題,屬于基礎題,應該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能順利解決;而第(3)題屬于觀察分析題,要求學生觀察水杯放在桌面上,靜止,判斷、分析,水杯所受的力中,哪些是平衡力?這個問題相對來說,部分學生會感到束手無策,對水杯所受的力分析不夠全面,為了每一個學生都清楚,教師應給以適當的點撥和水杯的受力分析;對于列舉出生活中的二力平衡的例子,更是開放性的問題,應在所給的例子中,受到啟發,并說出更多的類似的例子,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物理。根據不同層次,設計相應的可操作的問題和作業,并適當增加難度,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需求,使他們能“跳一跳、夠得到”,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和進步。
3.注重作業生活化
物理學科與生活密切相關,實踐性也較強,因此,作業設計時,應考慮到所學知識與生活的關系,以及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以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理解知識。
4.作業布置應多元化
物理作業布置一般是題海式的作業,以突出知識的掌握為目的的作業形式,且以知識的記憶和背誦為主要方式,學生感受不到趣味性和有用性,因此,在作業的布置上,應改變單一的處理問題、大量練習等的方式。而如果開展實地調研、實驗操作等活動,會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感受“噪音污染”對耳朵的影響,并寫下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