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山花
[摘 要] 青年研究生導師作為教學和科研工作的主力軍,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對于高校的改革和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實現青年研究生導師教學和科研水平的提升,高等院校應理順教學和科研的關系,鼓勵青年研究生導師關注學校的發展,解決青年研究生導師的后顧之憂,建立與國內外高校長效學術交流機制,加強重點學科和特色學科建設。
[關鍵詞] 青年導師;科研水平;提升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16)04-0006-02
現代高等教育強調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三大功能,青年研究生導師作為教學和科研工作的主力軍,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對于高校的改革和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學和科研兩者的有效結合,教學和科研水平雙向提升是高校青年研究生導師在教育領域不斷創新和突破的優勢所在,進而將為高校教學名師和學術拔尖人才的培養提供良好的平臺。目前許多高校普遍存在的問題有三點:一是青年研究生導師承擔了絕大部分的本科教學和研究生教學的工作,在時間和精力有限的現狀下,難以做到教學和科研兼顧。教學對于科研能力的促進作用被忽視。二是青年研究生導師教學水平提升有賴于優秀老教師的傳幫帶以及教學團隊的力量,然而許多青年研究生導師采取了閉門造車的方式,個人摸索成長的道路比較曲折,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三是因教學工作注重課時的外在量化標準,科研成果的學術水平對于職稱評定又起著關鍵性作用,因此在部分青年研究生導師中間存在重科研輕教學的狀況。為了實現青年研究生導師教學和科研水平的提升,高等院校應從行政管理、教學管理、科研管理、生活服務等諸多方面采取積極的措施,為青年研究生導師教學和科研水平的提升探索一條可茲借鑒的路徑。
一 理順教學和科研的關系
在高等院校,科研工作帶動教學工作,使教學得以順利地實現。同時,科研工作不僅能夠充實教師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而且科研能力較強的老師,可以自己編寫教材,使自己的科研成果得以呈現。教學工作促進科研工作,使科研得以有計劃、有目標地穩步開展,落到實處,形成制度,把科研當成一項具體的教學任務來完成。北京的有些高校院系,把科研納入了教學計劃,如首都師范大學的部分院系,對每位青年研究生導師提出了科研要求,把科研工作作為一項具體的教學任務,對于教學工作突出的青年導師可以把教學任務量化以彌補部分科研任務,并對獲得省部級科研項目和教學成果獎的青年教師進行獎勵,調動青年研究生導師的工作熱情。同時,對于指導的研究生獲得國家級或省部級獎勵后,對研究生導師也予以獎勵,以提高青年研究生導師在科研和教學方面的積極性。
科研和教學工作都需要青年導師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然而,限于各類高校發展的現狀,客觀上講,青年研究生導師還在工作和生活上存在種種物力和財力上的困難。因此,就青年研究生導師本身而言,應本著科研和教學的內在聯系、職能和規律,發揮專業特長,做好科研和教學工作,爭取做一名優秀的大學教師;就高等院校的管理者而言,應積極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為青年研究生導師處理好教學和科研的關系提供便利條件。
二 鼓勵青年研究生導師參與學校的發展
高等學校普遍重視青年研究生導師的成長和成才,通過多種渠道鼓勵青年研究生導師的個人發展,并引導他們參與學校的建設和發展。在高等學校工會的領導下,發揮青年工作委員會的職能,在做好青年教師師德建設工作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多種科技創新活動,舉辦教學基本技能競賽,幫扶支教活動,積極引導青年研究生導師在教學、管理和服務等各項工作中發揮聰明才智。在制定高等學校發展規劃和院系發展規劃的過程中,廣泛征詢青年研究生導師的意見,充分了解他們在教學、科研和生活等方面的需求,鼓勵他們為學校的發展建言獻策。作為北京市市屬高校的首都師范大學,以青年教師拔尖人才立項、青年教師座談會、研究生導師培訓會等多種形式為青年導師成長提供機會和平臺,為青年導師的科研和教學水平的提升提供機會。如學校黨委組織部根據北京市委組織部的工作部署,鼓勵青年研究生導師申報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學校人事處組織實施北京市教委部署的人才強教計劃、人才強教深化計劃和青年教師境外研修計劃,并組建以知名教授為成員的專家組對學校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申報者進行評審,確定推薦名單;學校推行校級文科類青年拔尖人才計劃和燕京青年學者計劃,鼓勵青年研究生導師成長和成才。作為市屬高校的首都師范大學,先后有多名青年研究生導師獲得中組部、北京市級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的支持,為本人教學和科研水平的提升提供了發展平臺,也為學校的長遠發展搭建了人才梯隊。
三 解決青年研究生導師的后顧之憂
凡能獲得高等院校研究生導師資格的青年教師,通常是在教學和科研方面有了一定學術積累,而且是正處于事業的上升期,同時也承擔著工作任務和家庭責任的一批青年人。他們在工作之外,較為關注的問題主要是子女上學、住房、職稱等,如果高等院校在子女入學方面,能夠為青年教師提供幫助;在住房方面,能夠通過周轉房或者青年教師公寓暫時解決青年導師的困難;在職稱評定方面,制定更為科學、規范、公平的政策,這不僅解決了青年研究生導師的后顧之憂,而且為高等院校留住人才、培養人才提供了前提條件。首都師范大學在解決青年研究生導師的后顧之憂方面采取了有效的方法,比如有些年輕教師因為配偶具有北京常住戶口或者住房不在海淀區,孩子的戶口無法落到學校集體戶口,無法享受到海淀區的優質教育資源,部分青年導師向學院和學校反映了自己的實際困難,學校在深入了解了青年教師的困難后也積極解決這些實際困難。另外,對于已經在學術上取得突出貢獻的青年研究生導師,如獲得中組部拔尖人才支持計劃支持的導師、獲得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的青年導師,在住房方面以人才用房的方式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在職稱評定方面,高等院校可以制定破格評教授的條例,讓具有突出貢獻的青年導師能脫穎而出;在科研項目申報方面,高等院校應采取聘請重大項目負責人做講座輔導、由著名教授為青年導師課題申請書把關等方式,提高項目申報的命中率,以減輕青年導師在科研方面的心理壓力。
四 建立與國內外高校長效學術交流機制
為貫徹落實國家及北京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和《首都教育人才發展中長期規劃綱要(2010-2020)》,北京市市屬高校在導師境內外研修方面也采取了諸多有效的措施,各個高等學校外事部門也通過多種方式擴寬研究生導師和研究生學術國內外交流的渠道。在國際交流方面,國家留學基金委每年實施青年骨干教師出國研修項目、北京高等學校師資培訓中心舉辦的北京市屬高等學校碩士研究生導師高級研修班、外事部分與國外高等院校簽署校際交流協議等方式為青年研究生導師借鑒國外的教學經驗,提升科研水平開辟新的渠道。
在國內學術交流方面,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另辟蹊徑,積累了可茲借鑒的豐富的經驗。歷史學院現有專業教師75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占82%;研究生導師48人,其中博士生導師30人,碩士生導師18人,年齡小于40歲的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12人,青年導師占碩士生導師的67%,因此,青年研究生導師教學和科研水平的提升對于歷史學院的學科建設和學位點建設都具有深遠的影響。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采取高校青年導師互評未發表學位論文、召開學術研討會等方式提升了青年導師的教學和科研水平。歷史學院現在已與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武漢大學歷史學院建立了青年教師學術交流長效機制,每年青年教師特別是研究生導師將個人教學和科研成果進行集中匯報和交流。歷史學院現已經承辦了“首屆青年考古學者論壇”“宋代社會中的權力網絡”青年學術研討會、兩屆“國際關系史青年論壇”“中國中古史青年學者國際研討會”等具有影響力的學術研討會,以全國性或國際性青年論壇、研討會為契機,促進了歷史學院青年研究生導師與中國社科院、復旦大學、中山大學、人民大學、山東大學等國內著名高校導師的交流,以便取長補短,探求青年研究生導師成長之路。
五 加強重點學科和特色學科建設
學科建設是高等院校的工作重點,高等院校以學科建設的總體發展目標為基礎,加強重點學科和特色學科的建設,組建以青年研究生導師為核心的學術團隊,整合學術資源,為高等學校的發展謀求空間。學術團隊是學科建設的基礎,學科負責人可以說是學術團隊的核心,青年研究生導師參與學科建設和大型課題研究,為他們科研的提升準備了必要條件。以教學名師為核心,建立教學團隊,吸納青年研究生導師的加入,在教材編寫、課程方案設置等方面使青年導師發揮才能。就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獲得的國家級教學團隊來講,多名青年研究生導師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他們參與了教材編寫、完成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學任務、承擔了國家級、省部級等各項教學任務,在這些教學和科研活動中,他們自身的整體水平也得以大幅度地提高。
研究生教學和科研工作是研究生教育的兩個重要抓手,教學是基礎,科研是推動力,藉此才有可能培養出研究生教學名師和學術大師,形成特色鮮明的重點學科,推出精品課程,建設好學術團隊和教學團隊,進而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高等院校對重點學科和特色學科建設的重視為青年研究生導師的教學和科研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