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明
摘 要: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作為教學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其主要就是對學生實施道德教育,讓學生具有高尚的情操與正確的道德觀。但就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我國的小學思想品德教學還存在很大的問題,需要相關教育工作者采取合適有效的措施進行解決,以便使我國小學思想品德教學質量得以保證,進而為我國培養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學生。基于此,主要對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學生的道德教育進行了深度的研究,以期給更多的思想品德教師提供更多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思想品德教學;學生;道德教育
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是每個相關教育工作中的核心教學任務,而學校作為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場所,更應該把德育教學放在首位。因此,在進行小學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思想品德教師應該不斷改革與發展教學方法,準確把握思想道德教育的功能,積極構建出一個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與學環境,只有這樣才可以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質,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以及價值觀。但是,目前我國的思想道德教學效果一直不明顯,從而導致該學科失去了本身的作用。
一、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學生道德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沒有及時轉變教學觀念
由于我國大部分的教師都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盲目地認為只要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就算完成教學任務。而教師對于主課與輔助性課程持有不一樣態度,一直都認為只要提高語文、數學以及英語教學質量即可,從而使思想品德教學得不到教師的重視與支持,進而導致我國小學思想品德教育質量得不到保證。在新課標中明確地指出: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要給學生傳授相應的文化知識,還應該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品質。因此,教師一定要把主科與輔助性課程放在同一位置上,同時教師一定要根據思想道德教育的大綱要求實現思想道德教學目的,以此來增強學生良好的道德素質,促使我國小學思想品德教學可以更好地發展下去。
(二)教學方法不能滿足當前思想教育發展的要求
由于在傳統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只會讓學生對所講內容以及課本上的內容進行死記硬背,毫無章法可言,同時還采用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法,從而導致學生對學習思想道德這門學科的興趣越來越低,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效率逐漸降低,進而讓我國思想道德道教學質量得不到保證。為了提高小學思想道德課堂教學效果,教師一定要不斷改革與發展教學方法,采用合適有效的教學模式等等。
(三)重理論輕實踐
眾所周知,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應該按照實踐育人的要求,以體驗教育為基本途徑,通過一個合適有效的實踐活動來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思想品德教師經常忽略了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從而導致學生只會死記硬背理論知識,進而影響了我國小學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效率,沒有把該課程的真正作用發揮出來,追根究底都是因為教師認為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只會耽誤教學時間、影響教學效果。這種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不僅僅會削弱思想品德課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功能性,也會阻礙我國小學思想品德教學向前發展的腳步。
(四)缺少一套科學合理的品德教學評價機制
一套科學合理的品德教學評價機不僅僅可以尊重每位學生的個性發展,還可以提高教學質量,讓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認識到自身不足的地方,予以改善,以此來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術能力。但由于我國大部分的教師都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主課上,忽略了輔助性課程的功能,從而導致我國小學思想道德教育至今都沒有一套科學合理的思想品德教學評價機制,致使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沒有一個科學合理的方法,只單單依靠對學生的日常生活表現或者是個人主觀印象進行評價,從而使評價結果也存在一定的合理性與有效性。
二、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學生的道德教育存在問題的解決
措施
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相關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不斷地改革與發展教學方法,更新教學內容,要認識到的小學思想品德教學對培養學生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義。而在相關教育工作者不斷的摸索之下,終于發現以下幾點可以提高我國小學思想道德課堂教學效果,進而保證教學質量。
(一)積極開展思想品德課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探究意識
為了更好地保證品德教學質量,教師一定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改革與發展教學方法,積極開展思想品德課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探究意識。因此,在講完書本上的理論知識過后,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創設一個科學合理的情境,讓學生自由討論,激勵學生大膽質疑,以此來強化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來的積極性。通過創設情境教學既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可以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知道團結協作的重要性。必要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教學內容提出自身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這樣可以促使學生的知識得到鞏固。
(二)要將思想道德教育課程與道德教育有效地結合在一起
學校設置的思想道德教育課程其主要目的就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這一教學目的跟道德教育不謀而合。因此,教師可以把思想道德教育課程與道德教育有效地結合在一起,讓其更好地為我國培養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學生。譬如,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開展一個辯論賽,就用時下最為火熱的話題,老人跌倒應不應該扶?分別設一個正方與反方進行辯論,讓學生根據自身想法來選擇正方還是反方,通過開展一個辯論賽,可以讓教師更加清楚學生的自身想法,以便于全面性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與人生觀。由此可看,把思想品德與道德教育有效地結合在一起,既可以鍛煉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也可以讓每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一個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
(三)采用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手段
隨著我國科學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越來越科技化,特別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以便于更好地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譬如說:在當今社會中出現了很多讓人們反思的事例,最多的莫過于老人碰瓷的現象,現在遇到需要幫助的老人,人們也在想到底要不要幫,經過一番糾結之后最后選擇用手機錄下視頻作為證據再幫,這些現象把我國的道德素質拉低了。因此,在進行道德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關于老人碰瓷或者其他關于道德素質的視頻,利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讓學生在看完視頻過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如果遇到需要幫助的老人時是不是應該伸出援手?看完視頻有什么感受?等等。通過采用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將原本枯燥無味且抽象的理論知識具體化,將靜態的事物動態化,這樣既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也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實現我國小學思想品德教學的最終目的,讓每位學生都可以得到更好的發展。
綜上所述,思想品德教師只有將思想品德教學課程和德育有效地結合在一起,才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讓學生明白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還應該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因此,在進行道德教育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改革與發展教學方法,要理論聯系實際,千萬不能再出現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同時教師還應該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給學生播放關于道德方面的視頻,以此來讓學生與教師一起探討這些不文明的現象,進而來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成為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參考文獻:
魏星.小學思品課教學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