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少敏
現實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滲透著價值觀,價值觀就是人們對某種事物的態度、觀點和立場。評價一個人價值觀的客觀標準就是個人對社會貢獻的多少以及個人如何發揮主觀能動性。“價值教育是指對受教育者的價值觀教育、價值觀念教育和價值心理引導?!敝袑W生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加強中學生的價值觀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關鍵,也是黨的工作的優良傳統。
一、我國中學生價值觀的現狀
隨著社會的進步,知識的普及以及網絡的發展,從中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說,他們的價值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雖然總體看來,中學生知識面擴展,判斷事物的水平有所提高,自我價值實現意識有所增強,但部分中學生價值觀存在以下問題:①過度追求物質利益。由于社會經濟發展,家庭生活水平提高,當代中學生普遍缺少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的意識,甚至部分學生盲目追求享受,存在炫富現象。②過分強調自我價值實現。部分學生把追求金錢作為自己的最高理想目標,把社會價值與經濟價值等同起來,從而缺失了社會價值,過分強調自我價值。③過于崇拜個人主義。有些學生把自己的目標凌駕于集體和社會之上,認為一切都是以“我”為中心,缺少應有的社會責任感??梢姡敶袑W生的價值觀存在多樣化。
二、我國中學生價值觀扭曲的原因分析
當前中學生價值觀之所以存在以上問題,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當前中學生所處的環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網絡等媒體的普及、傳播,使各種社會思潮涌入中學校園,對于身心思想還不成熟的中學生來說,既要處理好新舊思想觀念的矛盾,又要追求與時俱進的文化思想,一時使得一些急功近利的學生走向偏頗,從而導致功利主義、個人主義等錯誤的價值觀念產生。
(2)學校德育工作落實不到位。學校過度追求成績而忽視價值觀教育,對于本來閱歷有限、缺乏判斷是非能力的學生來講,思想道德觀念更加模糊;家庭德育環境缺失,一些家長自己沒有做好榜樣,從而“引導”學生漸漸形成了一些歪風邪氣,缺少正確的價值觀的引導。
(3)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和市場體制建設尚在完善中,仍有許多漏洞,社會上不乏貪污腐敗、紙醉金迷、以權謀私的風氣,同時還出現了下崗職工生活困難,貧富差距逐漸拉大等不合理因素,使得中學生群體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以及對黨和政府的信任產生動搖??偠灾?,這些不良現象的出現導致了部分中學生價值觀產生偏激。
三、提高中學生價值觀教育實效性的途徑
針對當前存在的價值觀多元狀態,首先要明確只有社會主義價值觀才能引導學生,正確處理好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關系。為此,最重要的是要把中學生的價值觀教育滲透到中學生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
1.加強學校在價值觀教育中的主導作用
其一,要發揮高中政治課教學的育人作用。要把價值觀教育融入教材、引進課堂教學中。要針對中學生的特點,科學設計教育內容,把價值觀的基本要求與學生的認識水平結合起來,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生動活潑的方式進行教學。
其二,開展健康、豐富的文化活動。比如,結合中學生的日常需要,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的開展校園活動或心理健康咨詢活動等,從而引導中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
其三,不斷擴展價值觀教育的途徑。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宣傳正確的價值觀,如通過當下流行的QQ、微信等交流平臺,弘揚社會主旋律,擴展價值觀教育的領域。
其四,發揮榜樣的帶頭作用。經常性地表彰先進個人,堅持以正面教育引導為主,反面故事為輔,用身邊人身邊事告訴中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的重要性。
2.充分發揮中學生自我教育的主觀能動性
首先,參加有益的社會實踐活動,增強實踐經驗。只有經歷了親身的實踐和體驗后,認識才能更深刻,行為才能更自覺。要在實踐教育環節中強化和突出社會主義價值觀教育的要求,引導學生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從點點滴滴的細節做起,讓學生感受到奉獻帶給人的快樂。另外,積極投身黨團組織活動。充分發揮黨團組織和學生會組織以及學生社團班集體中的學生骨干的作用,并通過他們,引導廣大中學生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中培養奉獻精神。
3.緊密結合學校、家庭和社會
除了受到學校教育及自身教育的影響外,社會環境的影響也至關重要,所以學校要主動與家庭、社會密切配合,加強協作,形成強大合力。在內外教育的協作下,培養中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參考文獻:
[1]李斌雄.論知識教育·價值教育·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1,(6).
[2]羅玉萍.公民意識教育與中學生價值觀培養[J].現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2014,(4).
(作者單位:江西科技學院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