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建輝
摘 要: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是學生后期學習的基石,也是開啟學生思維與學習能力的重要階段。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與學生之間溝通少、互動少,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而新課程改革期待轉變教學理念,營造和諧生動的課堂氛圍。電子白板的出現為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構建了一個有利平臺,可充分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提升教學效率。本文結合教學實例,淺析電子白板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方法,望可提供借鑒意義。
關鍵詞:電子白板;語文教學;小學低年級
電子白板明顯區別于傳統白板與其他多媒體設備,電子白板不僅方便快捷,還具有極強的交互性,可兼容多種軟件。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通過拖動手指或筆就可以代替鼠標,操作便捷,而學生可以方便地共享到教師的實時課件,注意力更為集中。電子白板正以其諸多優勢得到愈來愈多教育工作者的關注,下面筆者將結合自身教學經驗,淺談電子白板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創設多種情境,吸引學生目光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有效導入課堂情境一直是讓小學教師困擾的問題,尤其是面對低年級小學生。低年級小學生因其所處年齡階段,愛玩愛動,注意力難以集中,在剛剛結束課間休息后,很難從活躍的狀態中平復下來,學習狀態調整較慢,若此時直接進行講解,學生將很難跟上教師思路,不利于整體課堂效率的提升。俗話說,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電子白板生動形象的特點恰好可作為吸引學生目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法寶”,將學生迅速帶入到課堂情境中。例如,在教學二年級下冊《葡萄溝》一課時,可巧妙利用電子白板的縮放功能,在一片空白的屏幕上突然“變”出幾串翠綠的馬奶葡萄和晶瑩欲滴的紫葡萄。小學生對顏色鮮艷的事物有著極高的敏感性,而葡萄又是大多數小朋友喜愛的食物,泛著光的葡萄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接下來,教師再依次展示葡萄溝的四季美景,冰雪初融的春天,枝繁葉茂的夏天,碩果累累的秋天,即便是冬天,也能感受到白雪皚皚下的生命活力。學生的興趣得到進一步激發,教師便可順勢導入課堂內容:“這個風景優美的地方叫做葡萄溝,同學們想不想身臨其境地探尋一番呢?老師請來了一個好幫手,就是我們的課本,讓我們跟隨課本主人公的腳步一同去領略葡萄溝的美景吧!”通過豐富多彩的圖片展示與教師自然生動的話語,學生的學習欲望得到充分激發,為后續課堂學習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此外,電子白板多樣化的表現力還可以用來創設閱讀情境,讓學生進入到課本內容的意境中,體會情感,進而產生共鳴。例如學習二年級上冊《我們成功了》時,因為年代較遠,學生很難想象全國人民歡慶的場面,也很難體會到文章中所描述的那種激動興奮的心情,不能成功融入到課文情境中。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可以利用電子白板播放剪輯好的視頻片段,展示奧運會盛大的開幕式與奧運健兒們奮勇拼搏的身姿,讓學生們看到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那一瞬間人們眼角流下的淚水,聽到夜空綻放的華美煙花映襯下人們幸福的吶喊。經由這種直觀的視覺、聽覺體驗,學生對課文背景與情境有了一個形象化的認識,再閱讀課文時便可感同身受,閱讀效率與學習興趣都將得到大幅提升。
二、攻克難點,強化學生識字訓練
小學一至三年級共需掌握2200字,而改版后的教材加大了閱讀量,期待改變以往單一枯燥的生字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讀中學、讀中用。而面對低年級小學生,識字教學依然存在諸多困難,學生學習興趣尚不夠濃厚,學到的字形、字義也容易混淆,難以收到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電子白板的交互功能則為識字教學創設了有利條件,科學使用電子白板將會極大提高識字教學效率。首先可利用電子白板繪圖功能,將一些簡單的文字演變過程展示給學生,增強學生的形象記憶。例如,對于“日”字,教師可先畫一個太陽,然后取其外形勾勒出象形文字,再與現代漢字進行對比,學生便可清楚地了解到其形成依據。在演示后,教師可鼓勵學生自己上臺畫一畫“月”字的象形過程,有了方才的鋪墊,學生很容易地畫出了“月”的來源。教師應對學生進行充分肯定,并順勢進行拓展:“那同學們開動腦筋想一下,為什么‘星字看起來有些不同呢?”學生陷入思考,教師可鼓勵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交流一下想法。在討論中,有的小組發現“星”由兩部分構成,上半部分是一個“日”,說明古人認為星星是由太陽“產生”的。教師進一步講解會意字的由來,并展示“上”“下”“立”等漢字,給學生更為豐富的例子,引導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在區分形近字方面,電子白板更是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例如“鳥”與“烏”的區別,教師現在屏幕上“烏”字的旁邊展示一朵烏云,然后為“烏”字添上一只眼睛,相應的圖片變為烏云中飛出一只小鳥,教師對其進行解說:“同學們注意看,添上了眼睛,就變成了有靈魂的生命。”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不僅對類似形近字的區分方法有了認識,也能在朦朧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而這對于孩子的啟蒙思想教育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在書寫訓練中,電子白板的可擦性也能夠創設便捷的條件。例如形近字“朵”和“雜”的區分,教師先引入“幾”和“九”,引導學生得出豎撇位置不同造成的形近現象,而后再讓學生仔細觀察屏幕上的兩個字,在字體放大的情況下,學生很容易發現,“朵”字上半部分為豎彎,而“雜”字則是豎彎鉤,下部分結構中“朵”字為豎,“雜”字為豎鉤。經過這種對比方式,學生對字形區分有了清楚的認識,而教師可以將電子白板上的字擦掉,出示田字格,讓學生上臺寫一寫,進一步強化學生知識印象。將交互式電子白板用于識字教學,既可有效提升教學效率,又能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一舉兩得,符合新課標快樂教學的理念。
三、探究教學,讓學生成為課堂主人公
區別于普通的PPT電子課件多媒體手段,電子白板提供了一個學生真正參與教學任務的平臺,學生不僅能看、能聽,更能動手參與,其學習興趣將得到進一步激發。故教師在平日教學中可多利用電子白板建立探究學習環節,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首先可將電子白板用于識字鞏固練習中,教師可帶領學生做“添一筆”的小游戲,在屏幕上展示一個簡單字如“木”,讓學生添上一筆構成其他漢字。由于學生掌握不甚熟練,僅能聯想到“本”“未”這類添上一筆“橫”的形近字,這時,教師可在屏幕右下角出示常見的僅占一筆的筆畫,并讓學生走上講臺自由拖動筆畫到“木”字上,學生很快發現添上一筆后,“木”還可以變成“禾”“術”等字。通過這類小游戲,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與此同時,電子白板構建的小游戲還可以有更為豐富的表現形式。如一年級上冊《菜園里》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先在屏幕上展示秋天碩果累累的菜園,讓學生先看一遍所有的蔬菜,有一個基本認知,而后在屏幕中央展示兩個籃子,讓學生將散落在一旁的蔬菜分成地下結實與地上結實兩類裝入菜籃子中。學生積極響應,紛紛上臺,成功將蔬菜分成兩類,而后加大游戲難度,將蔬菜的圖片去掉,只剩下文字,再讓學生進行劃分,并要求學生將蔬菜名稱讀出來。在這一環節中,不少學生遇到困難,教師則應注意收集問題,待游戲結束后進行統一講解。講解過程中可在屏幕上出示兒歌與跳躍的蔬菜寶寶,如“茄子高高打燈籠,土豆地下捉迷藏”,引導學生在吟誦兒歌的過程中進一步強化對所學生字的印象。類似的方法可在許多課節教學中采用,如《自選商場》《黃山奇石》,等等。
通過對比、分類、聯想等多種教學手段的綜合運用,電子白板可發揮出更強大的功效,構建充滿趣味性的高效課堂,促進學生思維能力與動手能力的提升,為學生今后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徐 磊.例談白板在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中的巧妙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5).
[2]呂潤梅.電子白板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7).
(作者單位: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坎市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