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春 陳靜

一、賽場記錄片段
1.賽前動員
一年一度的上海市中小學生武術比賽今天開賽了。我們到達比賽場,我集合學生簡短地開了個小會,主要是緩解大家的壓力與賽場要求。
師:同學們,你們今天來不僅是來爭奪獎杯的,更重要的是你們場上場下的一舉一動都代表著什么?
生(大聲說到):我們代表著學校的形象,只為學校添彩,絕不給學校丟人。
師:好,很好,非常好!看到你們一鼓作氣,霸氣十足,有種冠軍風范,哈哈……
生:呵呵,李老師,您對我們這次比賽寄托了什么希望?
師:同學們,我不期望你們在賽場上有超常的發揮,但求賽出真正的自己。請大家務必記住必須尊重裁判員、尊重參賽選手,上下場要行抱拳禮。希望你們在這次比賽中結交一些“武友”,切磋武藝,促進校外交流。
生:是,李老師這都是您平時訓練時經常給我們灌輸的武德思想,我們一直銘記在心,請您放心吧!
師:嗯,老師相信你們。比賽馬上開始了,大家學會自我調控心理壓力,拿出自己日常訓練的水平就足矣。
我和隊員們一起肩并肩、擊掌加油、相互鼓勵!瞬間孩子們緊張、彷徨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2.現場教學
比賽開始了,所有競賽隊員都在觀賽,被檢錄到的運動員正在做熱身活動,使自己身體機能快速進入最佳競賽狀態。我校隊員們看得非常認真,我和隊員們站在一起,一邊觀賽一邊講授其他隊員場上比賽的表現,分析其優缺點、學習對手的優美動作、套路編排、演練節奏,以及賽場上的注意事項等。發現錯誤及時反饋給學生,讓學生杜絕此類錯誤,以便自己發揮的更突出。學生們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的觀賽感受,頓時感覺隊員們慢慢進入了競賽狀態。此時、此刻、此景的比賽現場,我給隊員們上了一堂高質量、高效益的課。相比這樣的教學氛圍要比日常訓練時的教學效果要事半功倍。因為隊員們已經參與其中,至此才能深刻理解老師所說的每一句話和領悟所做的每一個動作。
3.典型案例實錄
男子短器械比賽開始了,我隊隊員小濤同學排在第六個上場,他的刀術練得很好,也對自己非常有信心,因為他能完成較高的跳躍難度——側空翻。這一難度動作對于普通中學生來說幾乎很難完成。因此,我隊所有隊員對他都有很大的期望也包括我在內。輪到小濤上場了,同學們一陣掌聲和歡呼聲。開始演練了,同學們瞬間安靜下來,目不轉睛地注視著競賽場上。他動作如猛虎,精氣神表現得淋淋盡致……突然刀掉地上了,小濤同學非常生氣,嘴里還埋怨著什么,此時還沒有演練結束,小濤撿起刀轉身離開了競賽場。
裁判長喊到:“同學你還沒練完呢,不然沒成績的?!毙瑢W回頭看了裁判長一眼什么也沒說,依然走出了競賽場,并狠狠地把器械扔在了地上。裁判長見此情景搖了搖頭,什么話也沒說。
這時檢錄員喊到:“有請下一位參賽者?!北荣愑掷^續進行了。這時我趕緊走到小濤面前了解情況。
小濤說:“李老師,對不起!我讓您失望了,剛才沒有發揮好,上場有點緊張,手心出汗刀脫手了?!?/p>
我微微笑了一下撫摸著他的頭說:“小濤,你的技術是非常優秀的,只是缺乏競賽經驗,心理素質較差。”當時我只對他說了這些安慰的話。當天比賽結束,我當著學生的面向裁判長道歉。當時很多學生感到莫名其妙。
小濤說:“李老師,您為什么替我向裁判長道歉?何況我本來也沒犯錯啊!自己失誤了就不想再比了而已?!蔽液筒门虚L都笑了笑什么話也沒說。回到學校后針對這次比賽我給所有隊員開了個會,并要求所有參賽隊員寫一份比賽后感想。
二、案例評析
通過本次中小學生體育競賽,發現了一些往往被體育教師忽視的問題,就是教育學生如何做一名優秀合格的運動員。其評判優秀運動員、最佳運動員的標準是什么?難道只是追求“更高、更快、更強”為目標嗎?其實不然,對于中小學生來說,如何在比賽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專業素養、職業品德才是最主要的。在比賽場上時常會看到“賽出水平、賽出風格、賽出友誼”,“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等這些標語就是告訴所有參賽隊員,競賽場上不只是分勝負的場所,更主要的是切磋交流,以武會友,結識朋友,促進交流,以求更好的突破。
(1)在日常訓練中,依據運動項目禮儀特點,灌輸“德技雙修”的育人理念;
(2)讓學生了解競技體育的殘酷性,賽場“無情”,場下“友情”;
(3)要逐步以專業運動員的標準來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要有競攀意識;
(4)上、下競賽場要“習禮”,尊重自己的對手,尊重雙方教練員,服從裁判員的判決;
(5)具有承擔競賽壓力的膽量,不畏懼、不膽怯,勇于挑戰自我的體育精神;
(6)贏得起,也輸得起,不拋棄,不放棄,敢于擔當的優良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