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巧如(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永壽鎮中心小學,四川 眉山 620000)
?
關于小學數學探究式學習的探討
李巧如
(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永壽鎮中心小學,四川 眉山 620000)
目前,在新課改工作積極開展的背景下,傳統的教學模式與學習模式已無法充分適應當前的教學環境,因此廣大教育工作者就必須要加強對教學模式與教學理念的改革,要采用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與學習方式。探究式學習是新課改倡導的一種比較科學有效的學習方式,其對小學數學教學水平的提升以及學生探究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都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因此,值得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廣泛推廣應用。本文主要探討了探究式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僅供參考。
小學數學;探究式學習;新課改
當前,新課改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開展著,這對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與教學水平的提升都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在新課改中明確指出:教師要改變以往機械訓練以及死記硬背的教學模式,要積極地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并且熱衷于探究式學習。所以,為了能夠積極響應新課改的號召,為了有效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水平,那么小學數學教師就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要積極地開展探究式學習模式,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全面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水平,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與綜合素養。
在小學階段,學生具有較強的求知欲與好奇心。然而在此階段,學生的能力有限,并且閱歷較淺,因此對事物的認知能力與自我管理能力較差。所以,為了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更好地投入到數學學習當中,那么教師就要為學生創設出寬松愉悅的教學情境,進而使得學生能夠在寬松的學習環境中更好地參與數學學習活動。不僅如此,教師還要努力提高課堂的活躍程度,使得學生能夠在一個比較寬松的課堂情境中,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探究式學習當中,而且可以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講解“立方體與長方體”相關知識時,假如教師只是單純地依靠書本幫助學生對相關的圖形進行認識與了解,那么教學效果必然是差強人意的,且學生不僅不能夠很好地掌握相關知識,而且也會覺得這些知識枯燥乏味,進而喪失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此時,假如教師能夠為學生創設出一個合理的教學情境,就可以使得學生更加容易地掌握相關概念與知識。對此,教師可在課前提前準備一個不透明的口袋,然后將其中放置一些長方體以及立方體的物體,在課上鼓勵學生將手伸入袋子中觸摸這些物體,并且詢問學生觸摸到物體的形狀。這樣一來通過學生直觀的感觸,可以使其更加深入地了解此章節的知識,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進而有效地促進探究式學習的開展。
為了能夠有效提升探究式學習的效率與效果,那么教師就要通過多種科學合理的探究模式來帶領學生開展探究式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對探究學習的興趣,并且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1)游戲法。教師可以利用游戲的方式帶領學生開展探究式學習。因為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每個學生都喜歡做游戲。因此,教師就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以游戲的方式讓學生參與探究學習。例如,在開展認識湊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找朋友”的游戲。即將上面分別寫有數字1-9的卡片下發給學生,然后讓學生按照“1找9、2找8…5找5”的規律,讓學生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并且手拉手到10的家中做客。在學生入門前需要朗誦一遍兒歌之后才可以進入。這樣在游戲中寓教于樂,可以使得學生產生濃厚的探究興趣,進而使其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
(2)合作法。教師可以將全班同學劃分成幾個合作學習小組,然后再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進行探究學習。例如,讓學生觀察并且討論在(4.76*12)這一個式子中的因數當中共有幾位小數,積中含有幾位小數。然后再引導學生利用計算器對此式子進行計算,來驗證一下自己的猜想。通過這種小組合作討論的方式帶領學生開展探究學習,可以使得學生更加自主地參與數學學習活動。此過程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思維能力的培養都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3)競賽法。教師可以將全班學生劃分成若干個競賽小組,之后再引導學生對以下問題進行思考:()*()=5.6,請問同學們在()中能夠填寫哪些數字呢?然后再比較哪個小組填寫的最多、最為準確,那么此小組即為本次競賽的冠軍,然后可以為其頒發相應的獎勵。這種競賽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也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使得學生在競賽與合作中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
數學是源自生活,并且用于生活的。因此,為了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更好地開展探究式學習,那么教師就要將數學教學和生活實際有機地結合起來,要加強課外延伸。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與生活之間存在的緊密關聯,使得學生可以充分結合實際生活,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并能夠利用自己所學到的數學知識來指導生活實踐。
例如,在為學生講解“正方體與長方體的容積與體積”的相關知識以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對自家水池子的體積、容積與用水量進行計算,這就可以利用其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進而有效培養學生對問題的解決能力。又如,在講解“三角形面積計算”這一章節內容以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對自己佩戴紅領巾的長與高進行測量,計算出制作一條紅領巾所需要的布料面積,以此來有效培養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通過課外延伸,不但可以使得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而且也可以用所學的數學知識更好指導生活實踐。這樣就充分實現了探究性學習的拓展以及遷移,有效提升了探究式學習的效果。而且對學生探究能力、創造能力與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與作用。
總而言之,通過探究式學習不僅可以有效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水平,而且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思維能力與實踐操作能力等。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就要積極地探索,采取有效措施開展探究式學習。例如,要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教學情境、采用多元化的探究模式以及做好課外延伸等,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保障探究式學習的順利開展,從而全面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水平,有效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1]吳仁英.小學數學探究性學習的實踐與反思[J].中國校外教育:美術,2015,7(8):114-114.
[2]張麗麗.小學數學探究性學習芻議[J].祖國:建設版,2014,1(6): 107-108.
[3]陳冬梅.小學數學探究性學習淺探[J].學苑教育,20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