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夢蝶
(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南峰街道中心幼兒園,浙江 臺州 317300)
名畫欣賞教學在幼兒藝術欣賞教育中的應用
馮夢蝶
(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南峰街道中心幼兒園,浙江 臺州 317300)
在幼兒藝術教育過程中,名畫資源的應用在幼兒藝術欣賞教育中占據重要位置,欣賞名畫既能夠培養幼兒的美感,也有助于提高幼兒的藝術素養。基于此,本文深入研究在幼兒藝術欣賞教育中,名畫欣賞教學應用的可行性和重要性,這對于提高幼兒欣賞能力和創作能力具有重大意義。
名畫欣賞;藝術教育;幼兒
當前藝術教育理論學中提出,兒童藝術教育包括很多方面的內容,最為主要的是藝術欣賞、藝術技能和藝術創作等幾方面內容,相對比而言,在兒童藝術教育中,藝術欣賞教育最為重要。當前我國藝術教育還停留在注重傳授藝術知識、培養藝術技能方面,將兒童掌握藝術知識技能作為兒童藝術教育的主要目標,對于藝術欣賞及藝術創造不夠重視,所以,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育工作者應找出一條與兒童美術欣賞教育相符的方法,進而在欣賞過程中引導學生掌握技法,達到提高幼兒創作能力的目的。
在幼兒園課程中,名畫欣賞是極其重要但又容易被忽視的一部分。幼兒階段是人的一生中想象力最豐富的的階段,他們的想象天馬行空,在幼兒階段培養幼兒的藝術基礎顯然尤為重要。由于幼兒年齡小,其理解水平和審美能力都很低,因此大多數教師在選擇美術作品時都有很大的局限性。教師在搜集美術作品時應注意結合幼兒的興趣愛好,先選擇好題材內容,由于每一件美術作品欣賞的切入點都是不同的,因此教學中所側重的內容也有不同之處,有的美術作品注重歷史故事;有的美術作品注重色塊構圖。但是無論如何變化處理教材,其核心內容是不變的,最主要的是教師既需要找到欣賞每一幅作品的立足點,也應聯系幼兒的生活經驗,這樣的作品幼兒才能夠積極接受。通過在幼兒藝術教學中,開展名畫欣賞課程,讓其更好地對不同的色彩進行感受,從而培養其審美能力。老師可以通過選擇一些具有明顯物體特征的名畫,讓幼兒可以感受到名畫中的整合以及全局面的布局形式。讓幼兒可以從小就樹立起全局觀察的意識,有助于后續創造性能力的培養。此外,老師還應該引導幼兒針對名畫作品中的細節進行觀察,有利于增強幼兒的觀察力。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進行名畫作品選擇時,需要遵循幼兒的心理特征,要將其生活體驗融入到名畫欣賞作品選擇中,從而才能夠確保對幼兒藝術欣賞教學的實效性。
在欣賞一些作品時,教師可以結合聽覺通道和視覺通道,利用虛擬的聲音,來引導幼兒找到意識上的同構,從而產生情感的共鳴。如:在《蛙聲十里出山泉》欣賞中,畫面中有幾只姍蚌順著水在游動,它的旁邊有一座山。在畫面中并沒有出現蛙,而觀看者的視覺中卻好像看見了蛙。這時,教學者就可配合詩詞朗讀“聽取蛙聲一片”,來對這樣鮮明的藝術境界進行賞析。又比如:在《鳥的天堂》欣賞中,配上一段鳥鳴的音樂,似乎能夠喚醒森林中的晨霧,聆聽鳥的聲音。同時,還能夠在畫面流動下,分層展現局部與整體,刺激幼兒在視覺感受中體會到生活的美好,從而更加熱愛生活和熱愛藝術,樹立起正確的藝術觀和價值觀。另外,在欣賞名畫過程中,應為幼兒創造出與其欣賞能力相符的環境,使他們成為欣賞的主體,同時應尊重幼兒的看法,幼兒可以在欣賞中表達自身的想法,教師絕對不能將自身的想法強加給孩子們,這樣不利于孩子們繪畫思維的拓展。
從藝術角度上來講,欣賞一件繪畫作品,其重點不在于它像還是不像,而是在于繪畫主題,換言之就是繪畫作品中體現出的思想和觀念是否可以與觀賞者產生共鳴,是否可以給觀賞者帶來一場視覺盛宴,使人從觀賞中獲得思考。其實這才是每一件藝術作品的最初目的。所以,在幼兒繪畫欣賞課中應從畫的主題、寓意方向上進行引導,之后讓孩子感受作品中潛藏的寓意,并體驗每一幅作品的美。如:在欣賞桑德羅·波提切利《春》中,如果孩子直接欣賞這幅作品,肯定很難理解。想要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引導他們更好的理解這幅作品,教師可在欣賞這幅作品前,組織他們開展一場主題繪畫活動。在幼兒們感受春天的美好中,教師問:春天是什么樣的?幼兒答:花都開了、草都綠了,然后教師再問:那春天給我們生活中帶來了什么?孩子們回答:帶來了陽光、溫暖,覺得很幸福。那我們要怎樣將春天描繪出來,這時每個幼兒都對“春”有著不同的理解,幼兒也能在畫紙中表現出自己對春天的理解,每一幅作品都展現了學生眼中的春天。在最終欣賞《春》這幅名畫時,又聽了教師配樂中所講述的畫面內容,孩子們會由衷地感慨“春天”真的好美,這種以實踐為主的教學方式,在提高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上,也能提升幼兒欣賞水平。另外,還應該將幼兒的優秀作品在班級內展示,創設出濃厚的藝術氣氛,在這樣的藝術氣氛下,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幼兒的繪畫及欣賞能力,這對于幼兒的全面健康發展有很大的益處,可見,想要提高幼兒欣賞能力,就需要教師在課前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唯有做好準備工作,才能切實的培養幼兒欣賞能力,為推動他們全面健康發展做好各項工作。
總之,這些知名的藝術家,他們筆下的繪畫作品都是對生活細節的高度提煉,可以說是一種單純的、高級的藝術。在美術欣賞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幼兒深度體驗繪畫藝術所具有的魅力,與作者產生共鳴,有想法的創造,在造型上結合點、面和線。但對于幼兒來講,更為重要的是在欣賞中,讓幼兒能夠在不知不解中掌握繪畫技能,進而提高幼兒的創作水平。并且在欣賞過程中還能夠遷移幼兒生活中,與他們生活有關的知識相結合,才能激發他們學習的欲望,真正拓展他們創作思維,進而提高他們創作能力。
[1]劉銀丹.淺析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名畫欣賞[J].學周刊,2011,(09). [2]金小青.幼兒園美術欣賞教學研究[J].科技展望,2015,(08).
馮夢蝶(1988-),女,漢族,浙江仙居人,仙居縣南峰街道中心幼兒園教師,研究方向: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