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祺 王寧 陳麗伶 徐喆
摘 要: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其核心是創新創業人才。近年來,隨著創新創業大潮的不斷推進,創新創業教育也成為當前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舉措。只要正確構建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在國家未來發展主力軍中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局面,中國發展就能再上新臺階。
關鍵詞: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創業教育
1 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意義
在經濟全球化尤其是新科技革命迅猛發展的時代,創新創業人才是國家發展的第一戰略資源已然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在李克強總理發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號召的現階段,在如火如荼的創業大潮中,看待問題需要有發展的眼光,在解決問題上有創新的思維,這樣才有可能得到創業上的成功。培養創新創業人才是我國建立創新型國家的重大戰略目標。
1.1 創新是提高國家競爭力的戰略舉措
當前,國家競爭力已成為衡量一國投資環境和經濟競爭力的主要指標。創新是國家的核心競爭力,《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提出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指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適應創新驅動發展要求的制度環境和政策法律體系。這為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提出了要求,也為增強國家競爭力指明了方向。
1.2 創業是我國經濟持續發展的原動力
創業能力是現代社會國家經濟繁榮的基礎。創新創業精神和能力的培養需要一個完整的國家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支撐,高校在發展過程中,尤其是在爭創“雙一流”大學的過程中,必須改革創新原有人才培養模式,構建起適應新時期社會需要的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才能持續帶動國家經濟發展,促進社會進步。
1.3 教育創新是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與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必然選擇
自主創新能力是支撐一個國家發展的脊梁。較長時期以來,我國產業不斷重復“技術模仿、產業跟蹤、商業模式復制、大規模接受產業轉移”的發展路線。我國技術對外依存度較高,高層次創新人才和科技領軍人物人才匱乏。與發達國家相比,平均每萬居民中的科學家與工程師數量在全世界僅列第43位;每千人中的研究生數量只有發達國家的1/10左右。創業教育是創新教育的載體,創業的成敗由創新教育的根基扎實程度決定。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相互包容、相互滲透,二者既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是密不可分的辯證統一體。
2 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現狀分析
人才是創新創業最關鍵的因素,創新創業驅動是人才驅動。不同國家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存在不同的模式。英美大學創新創業人才培養以“聚焦式創業教育”和“普及性創業教育”兩種組織模型為主。而中國的創新創業教育在近年才得到了重視及迅猛發展。一些高校在國家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的積極引導下,進行了有益的探索與實踐。但是,目前國內的創新創業教育依舊存在諸如創新創業教育理念模糊、課程體系設置不完善、高素質教師隊伍匱乏、創業氛圍與實踐環境不完善等問題。由于諸多因素很多高校無法為創新創業教育提供有力的物質保障和實踐平臺,失去開展創新創業活動的教學氛圍和實踐機會,創新創業教育也只能是紙上談兵,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3 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實施路徑探索
創新是大學的靈魂,創業是大學的社會責任。青年學生富有想象力和創造力,是創新創業的有生力量,理應走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前列。所以,更應激勵青年學生開啟創業理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3.1 爭取地方政府支持,構建校政企合理分工、良性互動的大學創新創業教育機制
培養創新創業人才是個系統工程,必須整合大學、科技園區、地方政府、投資機構等多種社會資源,構建包括創業苗圃、創業基金、創業孵化、創業投資等在內的支撐體系,為創新創業提供保障。大學生的創新創業,需要大學培育創新成果,需要市場機制推動發展,也需要政府因勢利導給予支持。因此,大學與地方政府應加強溝通合作,形成“創意鏈—技術鏈—產業鏈—市場鏈”的完整知識型產業生態鏈,構建“政府—大學—產業”協同推動區域創新型產業集群的新模式,共同推動大學生創新創業。
3.2 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
全新的創新創業教育給傳統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更新教育理念,將創新創業意識、精神的培育和引導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重視跨學科課程的設計,注重引入經濟學、管理學、知識產權等相關知識,使學生能夠了解創新創業活動的基本規律,掌握進行創新創業實踐的最基本方法;鼓勵教師將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學,結合實踐訓練,引導優秀本科生在開始學位課程后盡早參與到教師的研究工作中去。
3.3 積極營造創新創業氛圍,打造多種創新創業教育平臺
培養創新創業人才,必須重視創新創業文化建設。要加強校園輿論環境建設,利用校園廣播臺、網站、報刊等宣傳大學生成功創業的典型案例,弘揚創業精神。還可以組建形式多樣的學生社團活動,讓有創業意向或者已經走上創業之路的學生進行交流互動,積極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創新文化氛圍。
3.4 開闊視野,組織形式多樣的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活動
重視開展形式多樣的相關教育活動的宣傳工作,為學生開創一個積極主動、熱情洋溢的創業環境。為定期舉行創業技能大賽以及創新創業社會實踐等活動提供支持。學校要通過多種方式獲得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資金支持,為學生們開展活動提供一定的物質保障,使他們能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得到鍛煉與提升。
4 結語
創新創業教育是適應時代需要的全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在高校中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對實現大學生創新型人才培養目標,提高高校學生就業能力具有重要意義。現代高校在發展過程中必須樹立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意識,在對傳統的人才模式改革的同時,不斷創新教育思想,合理優化教育資源,建立起有高校特色的專業創新創業教育教師隊伍,構建真正科學有效的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
參考文獻:
[1]張顯悅,郗婷婷.應用型人才培養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路徑[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5(01):147-149.
[2]劉偉.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體系構建的思考[J].教育科學,2011,27(05):64-67.
[3]尹喜.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路徑的探索[J].臨沂大學學報,2015,37(2):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