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天棋
內容摘要:歷史悠久的滿族剪紙是我國燦爛的中華傳統文化和中華民族的重要藝術變現形式,是我國滿族民族人民精神文化和藝術品格的物質傳承,滿族剪紙是我國民間剪紙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塑造的精神產物和藝術結晶,滿族人民生活在我國東北地區,有青山綠水,肥沃的黑土地,但是由于生產力水平還很低下,人民無法抵抗災難,疾病,氣溫等問題使滿族人民陷入苦惱,于是,把人類不能完成的愿望希望可以通過信仰得以解決,薩滿文化在那時作為人民的信仰擔負起這樣的使命,薩滿作為人類和神溝通的橋梁和紐帶,為薩滿文化更好的普及和傳承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滿族剪紙作為特定時期的文化載體也擁有自身獨特的藝術語言和表現形式,散發著獨特的魅力,并體現出民俗性,地域性等特點。
關鍵詞:滿族剪紙 薩滿文化 民俗性 地域性 生產力水平
滿族人民主要居住在我國東北地區,因此東北地區是我國滿族文化的發祥地,滿族剪紙最早被發現在我國長白山一帶,長白山地區有高大山脈阻擋與外界聯系相對較少,因此相對較好的保存了滿族文化,史料曾經記載,滿族剪紙開始于我國明代,并且經歷了緩慢的發展過程,在沒有紙之前滿族人民已經用皮革,魚皮,植物的葉子等通過剪裁或者刻的方式形成大致的圖樣,為剪紙的出現奠定了基礎,滿族人民把剪好的圖樣做成裝飾品,用來裝飾服飾,被子等,在沒有紙出現的時期,人們只能用食材或者動物的皮來制成,在長白山地區,也發現有用樹葉,辣椒等材料剪裁,形成艷麗的顏色,別具一格,滿族剪紙的內容豐富,與滿族人民的生活環境和生存狀態息息相關,剪紙通常表現滿族人民的日常活動或者心愿祈福等內容。
滿族剪紙之所以在長白山地區流傳甚廣與薩滿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一定時期的文化是受特定的生產力水平所影響的,當生產力水平低下,滿族人民無法與災難,疾病抵抗的時期,滿族人民只能通過信仰化解心中的恐懼,期望人類生產力水平達不到的目標由神完成,有喜慶的事情也希望得到神的見證,因此,滿族文化與薩滿教有著很深的淵源。滿族很多文化都有薩滿教的足跡,滿族剪紙尤其突出,滿族剪紙作為重要的薩滿教的表現形式,薩滿教與其他的宗教形式的主要區別在于,薩滿教中的薩滿是滿族人民和神溝通的橋梁和紐帶,薩滿可以通過某種形式使滿族人民內心的愿望得以某種程度的實現,薩滿教會有很多的祭祀活動,薩滿教對滿族剪紙的題材,形式,風格,主題都產生了重要影響,其中,薩滿教祭祀的種種活動成為滿足剪紙的重要內容和突出表現形式,在我國豐富燦爛的剪紙文化中,滿族剪紙以其特別性成為我國人民的民俗生活中最活躍的藝術形式之一,它體現著滿族人民的社會風俗和濃厚的生活氣息,體現出滿族人民積極健康的思想感情和對生活的美好向往。
滿族剪紙可分為幾大類,從題材上可分為表現現實生活類,主要為滿族人民的日常生活狀態,喜慶有寓意類,主要表達滿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慶祝和希望,傳奇故事類,每個民族都有很多民族傳說,滿族也不例外,很多滿族人民會把傳說故故事根據自己的想像剪裁成不同的圖案表現出來,體現出滿族人民豐富的想象力,最重要的一類為宗教祭祀類剪紙,宗教祭祀剪紙在滿族剪紙中最為突出,是滿族剪紙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滿族剪紙還可以從創作手法形式分類,從剪紙的顏色區別,主要包括紅、白、黑等,剪紙通常為染色或者填色,或者復色等不同的形式,其中復色剪紙又可根據其用途分為窗花剪紙,通常為節慶日為了渲染氣氛和表現人們喜悅的心情;祭祀剪紙,主要用于不同形式的薩滿活動;節令剪紙,在不同的節令使用;禮花喜慶剪紙等豐富多彩的剪紙類型。滿族剪紙從其存在的時間長度可以稱之為原始藝術,滿族剪紙不僅體現了各地區的特征又保持了自身文化的特點,它體現出滿族先民在生產勞動,社會活動之余,為滿族人們精神生活的需要創造出的一種藝術形式。滿族人民自己創作,把生活狀態融入剪紙,并把剪紙用于生活當中,是一種樸實,自由,豐富,充滿創造力的表現形式。
滿族剪紙的出現和地域性有很大的關系,滿族人民生活的地區主要為我國東北地區如長白山地區,大興安嶺地區等,這些地區維度高,溫度低,冬季非常寒冷,所以在冬季女性大部分時間選擇在室內度過,剪紙于是成為一種娛樂形式和生活需要,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和傳承。東北地區是滿族人民的聚居地,是滿族人民世代生活的地方,滿族剪紙藝術來源于滿族人民的自然神崇拜、祖先神崇拜,繁衍子嗣神崇拜以及滿族人民傳統的生活習慣為主要內容,是滿族的人文特征得以保留,并加入了獨特的藝術形式和豐富的薩滿文化為內容,滿族剪紙在一定的文化和生存背景下表現的都是當地人的生活方式,對超自然的力量崇拜,對神的敬仰,以及對心中向往的美好生活的追求。滿族人民信仰中的神有很多,其中有嬤嬤女神剪紙,分管著很多事情,負責兒女婚姻的是薩克沙媽媽,負責子孫繁衍的是佛托媽媽,滿族剪紙中的神大多為女神,這和滿族先民的母系社會有關系,在生產力水平低下,外部環境惡劣的生存狀態下,只能依靠女性的采摘維持生存,男性打獵不足以維持整個族人的生存,因為在母系社會中,所以滿族人民心中的神通常為女性。
滿足剪紙的用處特別的廣泛,可以放在鼓上,服飾上,祖宗板上等,根據滿族人民對薩滿教的信仰制成的剪紙,是生產力進步的表現,在生產力低下的時期,滿族人民蒙昧,愚昧,只能通過迷信的方式,想像自己心目中的神,超自然的力量能完成自己心目中的愿望來對抗災難,通過薩滿教,滿族人民找到自己的信仰,并通過自身的信仰保護自己,具有封建神秘色彩,但是伴隨著人類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人類的思維意識不斷進步,薩滿文化所傳遞的封建迷信色彩逐漸在生活中消失,但是薩滿文化卻作為滿族人民豐富的想象力的產物在今天才能有所體現。滿族剪紙和民俗也息息相關,在很多傳統節日中,滿族人民仍然會用剪紙裝飾窗戶,主要用來裝飾,鎮宅和去除疾病,這種剪紙的制作方式相對容易,滿族剪紙的圖案紋理都有一定的特點,構圖造型通常為平面的,具有圖案化,滿族剪紙的構圖方式比較大膽,開放,自由,不受題材內容,思維方式的影響,重點強調人民的主觀創造性和全面性,這是為了表現造型上的完整統一和特定的寓意。
滿族剪紙的形象通常比較夸張,但是簡潔,奔放,內容豐富,紋樣雖然古樸但是活潑多樣,生動,樸實大方,特別具有美感,滿族剪紙不會單獨刻畫人物的表情,但通過圖案可以感受剪紙中所蘊含的而文化內涵,長白山地區的滿族剪紙,還有很多作品表現薩滿的祭祀活動,有直接表現有間接表現,但是這種表現形式并不是巫術,而是反應滿族人民生活習俗生活習慣的藝術品,在長白山當地,很多老人仍然留存著大量珍貴的滿族剪紙,她們從小成長在長白山地區,受到滿族文化影響深刻,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民族特點非常鮮明,樸素。薩滿文化的表現形式也是豐富多彩的,凸顯出純正的民風和奔放的民族個性,并且還體現出一種天人合一,薩滿教中的薩滿是滿族人民和神溝通的橋梁,薩滿幾乎無所不能,薩滿可以和神訴說人類的愿望,提出人類的需要,把神當做一種信仰,認為神靈可以解決人類在生產力水平低下的階段出現的一切問題,具有迷信色彩,薩滿會舉行一系列活動,每次活動都是一次人類和神靈的溝通,表現著神靈對人類的關懷,使每個參與活動的人都能淋漓盡致的表達情緒,薩滿文化包含的方面很多,生產生活,物質,精神,所以成為一個合格的薩滿不容易,并不是天生的天賦,而是通過后天形成,需要很多年的練習,需要拜師學藝,薩滿文化是經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表現形式,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使文化水平也有一定程度的進步,薩滿文化不僅為后世留下了豐富的藝術,匯集民族文化中的奇珍異寶,薩滿文化活動中的神歌和舞蹈,都是豐富多彩的文化寶藏,滿族剪紙作為文化載體把這種文化形式表現的生動具體。
綜上所述,薩滿文化作為一種藝術形式豐富了滿族剪紙的變現形式,填充了滿族剪紙的內容題材,薩滿文化也通過滿族剪紙得到了藝術的表達,使之能得到更好的傳承,發揚,因此,我們要進一步做好滿族剪紙的保護工作,努力發掘更好的藝術和文化。
[本論文是“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級項目“滿族剪紙藝術中所蘊含的薩滿文化的調查與研究——以通化、九臺為例”(G201512026028)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大連民族大學文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