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雪華
內容摘要: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思結合,通過好樂之門,打開語文神秘面紗,即而讓語文學習不再困難,好學樂學變成平常事,一切都會迎刃而解的。
關鍵詞:結合 語文學習
語文,是一門傳統而又博大精深的課程,需要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必然是重要的。我經常聽到學生或家長反映,語文學習有困難,不容易學得特別好。我想說這是認識上有偏差,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怎么能擁有打開語文之門的金鑰匙。
誠然每個人都希望學好語文,但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習興趣,養成性教育是不變的主題,需要老師、學生、家長三結合,老師抓,學生做,家長監督,養成好的學習習慣,積累學習方法,增強學習能力等。從讀完一篇學生認為的無趣的“爛文”開始,對一篇文章按老師要求下功夫做了,會為你的語文之路,墊基鋪路,為你的語文大廈添磚加瓦,為你的學習鋪上一條通關大道。能對語文學習感興趣,讓你的語文學習奠定最堅實的基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無論做什么事,興趣是最重要的。孔子曾說:知之者不如好這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這不正說明了“好”、“樂”是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的追求,可以說是精神支柱,學生,如果你目前還對語文不感興趣,不用著急,一切從零開始,不晚。先去培養興趣吧,真得沒你想象的那么難,勇敢的邁開第一步吧,老師等著你。比如我們可以去背誦,抄一些精彩的片斷,那些富有哲理的名人名言警句,還可以從讀一些課外的知識書籍開始。
愛因斯坦說過:“在學校里和生活中,工作的最重要的動機是工作中的樂趣,是工作獲得結果時的樂趣,以及對這種結果社會價值的認識。”如此不斷積累,有那么一天,你終于發現,成為一個才多識廣,知識淵博的學者自己也能做到。必要時能參加語文方面的一些活動,例如征文、演講或者參加社會活動等等。這樣你就贏了,自然會使自己斗志高昂,濃烈的興趣更多,反之,我們的積極性則會挫傷,反感語文,那可是適得其反呀?我們要堅定的回答:“不會的”。要正視自己的價值所在,“我能行”。如是說,我將信心百倍去學好語文,不怕失敗,經常自我檢討,是哪里做得不好,哪里就改進。“挫折是強者的一筆巨大財富,弱者的萬丈深淵”,及時發現錯誤、缺陷,及時去彌補,才能夠做得更好。學習興趣是基礎的話,好的學習習慣,則是一位技藝超群的建筑師。學習習慣的成果,直接決定你的學習質量的好壞。葉圣陶認為:“從小學老師到大學教授,他們的任務就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幫助學生養成政治方面文化科學方面的良好習慣”。此話讓我們充分認識到好的學習習慣的重要性,同好的學習習慣,主要是靠自己去養成的。不是有句俗語說 “習慣成自然”,如果你堅持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天長日久,就會變成固定模式的“自然”。那么如何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我們可以從學習實踐中,文章作品中去領會。《禮記》中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就是一個好的學習習慣,我們可以把它慢慢融入我們的學習之中。“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則又給我們敲響要“學”“思”結合的警鐘。“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有許多的名人對學習做出了總結,我們不妨一試(但不可盲目)。由此,要我們從學習中去總結,再比如,在一個安靜的地方,我們可以靜下心來坐下,默默想想散文、名言之類,既能愉悅心情,又能加深印象。如果說好的學習習慣是一位獨具匠心的建筑師,那好的學習方法則是精美實用的建筑材料
就學習方法而言,那和學習習慣是分不開的,積累與運用在語文學習中是非常重要的,讀、記、寫、背等方法都是積累的重要手段。語文知識包羅萬象,運用好語文知識體現在諸多方面,我們的一舉一動,言談舉指,各種學校的,生活中的,社會上的活動處處都可以反映。其實最終目的就是應用,這是不變的綱,不管是什么錦囊妙計,都不能偷懶,一步一個腳印的踏踏實實地堅持下來,那就是好的。
好的學習習慣,興趣很濃,方法很對,若沒有語文學習能力那還是無濟無事。學習能力是漸漸培養和積累的。再難懂得文章只要找到突破口,去理解一句話一定要聯系當時的時代背景,及上下文語境,這樣你才會將難題迎刃而解。學習要重視基礎鞏固能力,一定要慎記一些寫法、修辭及符號的用意,只有這樣堅實的基礎,才可去拔高。學習能力的培養并非一朝一夕,需要有恒心毅力。
總之,我們學習語文一定要態度端正,不要讓不好的心情壓垮,在語文方面做好每一項小事,認真聽課,做好筆記,認真完成老師交給的各項任務。我相信由此,一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學們努力吧,排除困難,勇敢向前沖。
(作者單位:新疆石河子市133團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