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舒祺
內容摘要:閩西客家土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杰出產物,是客家文化的象征,是遍布世界各地的客家人心目中共同的文化圖騰。本文通過對閩西客家土樓文化元素的解讀以及在現代首飾中的應用,細化客家土樓“天人合一”的組合設計和豐贍凝重的客家文化解讀,希望可以尋求首飾設計的新方向,并利用文化符號元素進行再創作。
關鍵詞:天人合一 符號 文化 首飾
一、客家土樓“天人合一”的組合設計
1、天人和諧組合的思想內涵
“天人合一”的思想對客家人的生活態度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天人合一”思想提倡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是中國古代哲學體系所宣揚的最要的理想、追求。正是這種人文精神核心制約著客家人的思想、言行以及人格理論,體現了客家人的和諧中庸的生活態度,客家人對于生態的保護實踐與人們的日常起居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客家人非常重視生存環境,在征服和改造自然環境的同時,也注重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天人合一”向來是客家人對于生活境界、生態平衡的一種追求,通過對風水的觀察來選擇適合生存和發展的地理環境。
2、天人和諧組合的設計應用
首飾設計要想從根本上實現“天人合一”的和諧理念,必須跳出單一文化指導這一個怪圈。對于首飾設計師而言,首先應當要反思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核心內容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講究的是天地人和,萬物共生。在客家土樓建筑中,恰恰體現了深刻的和合思想內涵,筆者希望可以通過對滲透在中國傳統文化和藝術生活中的觀念,從被現代人所忽視的一些新的生態哲學觀念中尋求一種新的設計思路與創作靈感,提高自我的認識從而帶動更多的人進行重新反思人類的文化生存方式。通過吸取生態文化發展中的精神理療,重新審視人文價值的重要性,進而對現代首飾設計起到一定的啟示作用。 另在現代首飾設計中,需要考慮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人在自然界中所承載的作用,希望可以在設計中體現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要以“自然為中心”作為設計的基本原則,走進客家土樓山區,貼近客家人的日常生活,你會感受到自然賦予這片神奇土地的力量,自然與人和諧共生。首飾設計的基本原則是以“自然為中心”,這就要求在設計中融入自然的元素,意識到人類對于自然的依賴程度中所獲得的情感升華、審美情趣以及倫理價值。單純的只從主觀上理性地對自然進行審美認識是不夠的,需要通過對情感態度分析的角度出發,關注和研究人們在體驗自然界過程當中獲得的滿足感,不單單是從視覺上給予觀賞者以享受,還要引導觀賞者樹立人與自然交流互動,激發人類熱愛大自然,樂觀積極向上的全新設計體驗。
二、豐贍凝重的客家土樓傳統文化
1、客家土樓的信仰文化
儒家文化石中國傳統文化原典之一。千百年來,儒家思想在世世代代的中華民族心中深深扎根。客家作為中華民族一支優秀民系也深深地根植于儒家思想之中。客家土樓居民興儒興教,絲毫不比其他地區的民系群體遜色。信仰典型體現在土樓楹聯上,好像一顆顆的明珠點綴著土樓建筑,它是儒家道德思想精髓的最好詮釋。
客家土樓居民的信仰是多元的,主要是信仰媽祖、佛教、道教、基督教等,但佛教的信仰最為普遍。客家土樓文化內涵中的與土樓的形狀緊密相聯,閩西客家土樓由于建筑體積龐大,內部講究陰陽八卦,其中廊道交錯,整個土樓好似一座迷宮。在于閩西客家土樓建筑設計中融入了《易經》中的精髓八卦的理念。“八卦”源于《易經》,《易經》有言:“無極生有極,有極是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名兇吉。”閩西客家的建筑設計理念采用的是睿智精深的八卦學說;閩西客家先民采用寓意和象征的表現手法,將《易經》中的八卦理念與地形、水勢、風向奇妙靈巧地統一起來,建造出一座座以陰陽為本的神奇美妙、驚世駭俗的杰出作品。
2、信仰文化對客家土樓建筑的影響
土樓文化博大精深,客家土圓樓的成因又是什么呢?有的人說這是中國的遠古時代蒼天崇拜,因為先民認為天是圓形的,地是方的;有的人說這是父母崇拜,因為古人以方和圓代表父母和天地;有的人說這是一種祝愿,認為“圓”具有無窮的神力,給人帶來萬事和合,子孫團圓。圓形,是大自然中最常見、最基本的形狀,圓形也是人們對原始空間認識的典范。因此,客家人產生圓樓的意向是不足為怪的。客家人從北方南遷,從四合院到五鳳樓,再從五鳳樓發展到防衛性更強的方樓,再將方樓四角切去而形成圓樓,最終選擇有更大優越性的圓樓,是完全符合事物一般“進化規律”的。
閩西客家土樓如何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
土樓外一座座大小不一、方圓相錯的土樓博物館。這些土樓若隱若現,與蔥蘢的修竹、遒勁的蒼松、如蓋的巨榕、古樸的廊橋、穿村而過九曲的溪流、低頭覓食的牲畜,頭頂斗笠在田間勞作的農人構成一幅自然和諧溫馨的圖畫。而在在土樓之內,展現在眼前的更是一幅和諧社會圖景。一跨進門樓,視線禁不住隨屋脊線而盤旋,空間出乎意料的明亮開闊,感覺和外觀完全不同。由纖細的木結構組成的圓環,充滿柔和之光——回廊門口張貼的春聯,鮮艷的紅色映襯出祖堂屋頂上的苔綠,協調而美麗。這里的一切給人的感知是:一個大尺度一個小尺度,一個泥土高墻一個杉木回廊,一個威嚴一個親切,人與自然和諧被演繹得如此出神入化。
3、符號文化的設計再創作
在現代首飾設計中,運用豐贍凝重的土樓文化符號印記,作為設計載體進行創作。首飾設計的目的就是佩戴,讓佩戴者感到身心愉悅是重要的,若能賦予首飾其深刻的文化內涵,使得首飾不僅僅是外觀上的美麗,還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蘊以及背景烙印,相信這是每一個首飾設計師們致力創作的動力。
在閩西客家土樓建筑中,傳統的建筑裝飾題材猶如一個個豐贍凝重的文化符號印記點綴著質樸厚重的土樓,這些符號印記的題材反映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倫理思想和人們的理想追求。各個時期流行的不同紋飾,隨著歷史長河的洗滌,一直沿襲至今,形成了客家土樓數不勝數的文化瑰寶。其中有寓意幸福美滿的:雙福、納福迎祥、福如東海、吉慶如意等;有寓意長壽的:松鶴長春、長命富貴、八仙祝壽、延年益壽等;有寓意豐足富貴的:年年有余、金玉滿堂、五谷豐登等;有寓意平安的:竹報平安、四季平安等;有寓意美好如意的:萬象更新、龍飛鳳舞、三陽開泰;有寓意愛情的:白頭富貴、龍飛鳳舞、連理枝等;內容題材不勝枚舉,體現了客家人向往美好生活以及寄情于物,具有很深的文化烙印。倘若能將這些富有美好寓意的符號印記,可以通過具象以及抽象兩種藝術表現手法運用于首飾設計中。
三、文化符號的具象表現手法
具象的表現手法也就是直觀的將看到圖案紋飾按其形狀外觀直接用于自己的作品創作中,在中國傳統的紋飾圖案中,龍和鳳是運用最為廣泛的兩種神靈。在首飾設計中的黃金婚慶產品中,龍鳳鐲絕對是婚慶首飾的主角。將龍鳳運用首飾設計的實例很多,例如深圳星光達珠寶有限公司推出的龍鳳系列,運用了大量貴重的珠寶盒名貴的寶石驚醒設計,使得整個首飾視覺效果搶眼,非常的奢華貴氣,將龍和鳳兩種吉祥瑞獸表現的生動逼真。另外較為常見的就是婚嫁的龍鳳金鐲,上面的龍和鳳雕刻的栩栩如生,正是運用了具象的表現手法使得人們可以更直觀的感受到它身上的那份喜氣。但是對于市面上看到的這些龍和鳳的金銀首飾,由于為了表現龍和鳳的具體形象,往往都運用了實打實的金屬材料以及貴重的寶石進行鑲嵌,所以整件首飾作品更多的適宜收藏,而并非平時的日常佩戴。
目前中國的珠寶市場份額在世界越老越重的比例,國外的大牌設計師為了迎合大批的中國顧客,在首飾設計融入了中國元素,運用了色彩艷麗、線條飽滿、奇花異朵、神話飛禽以及古典浮雕。雖然運用具象的藝術手法來表現首飾設計的主題,工藝較為繁瑣,但是能給人一種震撼、懷舊的效果。
四、文化符號的抽象表現手法
抽象的表現手法便是通過非直觀的,間接的將圖案紋飾運用自己的創作作品中,通過簡化、形似的藝術手法,將傳統的符號元素加以利用和再創作。抽象是一種表現和強調由內而外的自發性和無意識性,它安寧靜謐或是熱情奔放的,不論表達什么樣的心情,都表達了人們發自內心深處隱藏的東西,可以彌補具象所不能極盡表達的部分。抽象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它的美同樣也是獨立的,它可以豐富作品內涵的一種自我情緒的發泄,為現代時尚首飾的一個趨勢走向。在現代首飾設計中,極簡主義漸漸走進人們的視野,成為了與傳統首飾平分天下的另一番藝術首飾的創作源泉,“少即是多”的設計理念,賦予首飾極其強烈的現代主義風格,增加了觀賞者的主觀能動性,使得觀賞者更加有參與性,可以與首飾進行對話,使得首飾不僅僅是一個冷冰冰的金屬材質,而是一個有溫度,有情感的首飾作品。代表中國五千年深厚文化底蘊當然不僅僅是龍鳳元素。還有很多其他的符號印記,如葫蘆、松竹梅、花鳥蟲魚、福祿壽喜、書法以及象棋等都能成為設計師筆下的創作素材。設計師們運用東方古文化以現代首飾形式表現出來,體現出中國符號特有的風采。
(作者單位: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