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黑龍港流域油葵栽培技術
邢臺黑龍港流域屬大陸季風性氣候,降水量較少,水資源匱乏,土地鹽堿化較為嚴重。油葵作為世界四大油料作物之一,具有適應性廣、抗逆性強、耐干旱貧瘠、早熟高產等特點,適宜邢臺黑龍港流域氣候土壤環境。葵花籽油富含人體所必須的氨基酸、油酸、亞油酸等,其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大大高于花生油、大豆油等,對降低膽固醇、調解血壓效果顯著。在鹽堿地上種植油葵,不僅使鹽堿地在利用中逐步得到改良,同時又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是提高鹽堿地生產力和農民收入水平的有效途徑之一。
在相同氣候環境與肥水量下,重茬種植會大大影響油葵產量,且病蟲害發生幾率提高。因此,選地時應盡量避免重茬,注意輪作倒茬。油葵耐鹽堿、瘠薄,但不耐澇,因此盡量不選擇低洼地區種植。整地采取旋耕或深耕20~25 cm,適時耙耱保墑,每畝底施配方肥45~55 kg。
建議播種遵循“春早播,夏晚播”的原則,這樣可使春播油葵的成熟期和夏播油葵開花期避開高溫高濕天氣,避免爛盤和授粉不良造成的損失。地膜覆蓋的春播油葵種植時間在3月中上旬,裸地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以保證地表積溫。夏播油葵播種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每畝播種量300~500 g。采用播種機條播,則播種覆膜同時完成,播種深度在3~4 cm,大行距80 cm,小行距40 cm,若采用人工穴播,則每穴2粒,種植密度不宜過高,以免造成植株倒伏細弱。
3.1化學除草。播前可用48%仲丁靈乳油100~150 ml,或33%二甲戊靈乳油100 ml,兌水20~ 25 kg均勻噴于地表。在土壤表面形成藥層,起到土壤封閉效果,以有效防除單、雙子葉雜草。
3.2補苗定苗。出苗后應及時查苗補苗,缺苗時采用帶土移栽法補苗,補苗后立即澆水。當油葵第一對真葉展開時進行間苗,第2~3對真葉展開時進行定苗,株距25~28 cm,畝留苗4 000~4 500株。
3.3打杈授粉。油葵生長過程中,要及時摘除分枝,及有病、老黃葉片,以促進主莖花盤生長,通風透光。油葵屬異花授粉作物,花期一般采用放養蜜蜂授粉效果最好,條件不足時可采用人工輔助授粉方式,將相鄰花盤輕輕對搓,授粉時間在上午10:00~12:00最佳,每隔2~3 d進行1次,一般進行2~3次即可。
3.4水肥管理。油葵苗期需水量較少,抗旱能力較強,現蕾至開花期適時結合澆水,并每畝追施尿素15~20 kg。
邢臺地區油葵常見蟲害有地老虎、金龜子、盲蝽蟓等,病害主要有霜霉病、菌核病、黑斑病等,如發生嚴重時可采取藥劑防治。
當葵盤背后發黃褐色,植株莖稈變黃,籽殼變黑,籽粒變硬飽滿,舌狀花瓣干枯脫落時即可收獲。應選擇晴好天氣將葵盤割下,收獲后及時攤開曬干脫粒,以免發生霉變。
054000河北省邢臺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郭雅葳
陳風云王莉姚曉霞
